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區工業用地初探

山區工業用地初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1:44

山區工業用地初探(工業用地基本盤)1

代表全市工業用地“基本盤”的工業産業區塊,成為釋放産能提振經濟的重要依托。圖為百濟神州新廠房建設項目。

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攝

7月,在廣州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廣州市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暨防範化解經濟領域重大風險工作小組分析研判會,以及市領導調研活動中,“強化要素保障”“穩定企業預期”“加快産業項目建設”等表述頻頻出現。

面對二季度以來不少超預期因素,廣州經濟需要不斷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

其中一個重要的要素保障,就是工業用地的供給。相比人才、資金等一定程度上需要外力推動的發展要素,用地在穩定企業預期、加快産業項目建設上,是實效和時效兼具的一招。

廣州提出“制造業立市”後,雖然上半年經濟受到影響,但招商引資、增資擴産項目仍然比往年多出不少,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7%,全市在建制造業投資項目1591個,比上年同期增加119個。

在此節點,代表全市工業用地“基本盤”的669塊工業産業區塊,便成為保障項目盡快建設完成、釋放産能提振經濟的重要依托。有這個“家底”,廣州制造業就有後勁。

●南方日報記者 蘇力

劃定工業用地“保護線”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所謂工業産業區塊,是指在以工業為主導的區域,政府相關部門把适合發展工業的地塊“劃一個圈”,規定這個“圈”裡的土地主要發展用途是工業。一個一個“圈”集合起來,構成了整個廣州市工業産業區塊。此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各區共同劃定了669塊工業産業區塊,總面積621平方公裡。

黃埔、南沙、花都、番禺等廣州市工業重鎮,同時也是工業産業區塊劃定的“大戶”。

該負責人舉例說,番禺汽車城是廣州市汽車産業發展重要戰略闆塊之一,用于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整車制造、研發、零部件配套中心,便被劃進了工業區塊。還有一些重要的工業項目、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等重要的制造業發展區域,都被納入了工業産業區塊範圍。

這和2022年上半年廣州制造業發展的布局重合度很高。廣州76個制造業項目上半年完成超億元投資,合計完成投資增長26.6%。超視界、樂金光電、康甯科技等顯示器件新生産線、百濟神州新廠房建設等重大項目的投資進度已超80%。

為何說669塊工業産業區塊能讓廣州制造業發展有後勁呢?

劃定工業産業區塊,就是劃定了工業用地“保護線”,這是基于廣州市産業發展戰略需要,也是一個認識深化的過程。

一方面,廣州市前些年工業占經濟總量比重下降,2015年至2020年比重從30.2%下降至22.9%。另一方面,廣州現狀工業用地面積前些年也有逐步下降趨勢,再加上近年來土地供給趨緊、土地使用成本上升,制造業企業“用地難、用地貴”矛盾顯現。

在這種背景下,669塊工業産業區塊被确定為工業用地的“基本盤”,就能結合産業發展需求,保障工業用地的供給和合理布局。

這就給了企業投資發展的信心。“企業反映用地需求,花都區成立服務專班幫助解決難題。”海華集團董事長潘長海直言,花都作為我國最大皮具生産銷售中心,兼具空港區位優勢,企業本來就很看好,鑒于發展需求得到較好滿足,海華集團直接将總部遷址到了花都。

這還能助力企業升級發展。去年成為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的廣州澤亨實業有限公司,近年來受惠于南沙區大力支持,實現了快速成長,一舉成為噴塗行業“領頭羊”瑞士金馬的全球最大代理商。該公司與南沙區簽約了澤亨高端塗裝設備智造總部項目用地協議後,公司市場部部長羅紫芊直言,“這是我們邁向下一個台階的重要倚仗。”

形成産業生态集群格局

整體來看,首先是助力工業發展,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廣州近年工業發展穩中求進,2021年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的趨勢扭轉,由2020年的22.9%上升為2021年的23.8%。主要指标也實現了新突破,比如2021年工業稅收(含海關代征)占比超過4成,工業投資邁上千億新台階。

2022年提出“制造業立市”後,廣州市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1.7%上升至23.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比2021年提高12.1個百分點。

其次,對于企業來說,用處則更為明顯。

第一個用處,是提高了工業用地利用效率。位于區塊内的工業用地容積率上限、建築密度上限,大部分要比位于區塊外的工業用地指标高。比如在滿足消防、環保、工藝等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工業産業區塊内的一類工業用地項目容積率由過去最高2.0提高到4.0。比如一個地塊原來建築面積是1萬平方米,容積率是1.0,如果容積率提高到4.0,則可以擴容到4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

根據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計,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區塊内有153個工業項目、總用地面積1697公頃的工業用地獲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平均淨容積率由2.1提升至3.5,産業載體建築面積增加2020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的建築面積是不需補繳土地出讓金的。

第二個用處,是工業産業區塊範圍内,普通工業用地可以進行工業物業的産權分割和轉讓。在工業産業區塊範圍内,制造業企業的國有普通工業用地上已确權登記的産業用房,可按幢、層、間等固定界限為基本單元分割登記、轉讓,最小單元的建築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用于引進相關産業鍊合作夥伴的産業項目。這意味着企業聚集在一起,溝通成本、測試成本、運輸成本、時間成本等都得以降低。

在此前召開的《廣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發布會上,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華而實曾透露,廣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的工業用房分割轉讓給産業鍊合作夥伴企業,有利于上下遊企業集聚和協同發展,形成縱向的産業生态鍊結構。同時還鼓勵新型産業用房和工業用房分割轉讓給各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橫向的産業生态集群格局。産業用房最小分割單元為500平方米,符合鼓勵條件的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到400平方米。

第三個用處,是廣州市直部門把事權下放各區,激發基層活力。今年上半年,工業産業區塊内的工業用地控規局部修正審批權、控規深化及優化審批權,也都已經下放委托各行政區具體實施。此前,需要先報廣州市政府同意開展控規調整工作,再由申請單位編制方案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審查、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市政府審批,流程複雜、時限較長,一般一個項目快則一年左右,慢則一年半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