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覺得,李世民在玄武門政變中殺兄弟,顯得心狠手辣。既然如此,當初他為什麼不一并把父親李淵也殺掉呢?因為留着父親,實在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一者,父親是皇帝,權力很大。對他殺兄弟這件事,會不會很生氣而給予打擊,從而處理他?二者,李世民對皇位志在必得,他做出殺兄弟的事情後,李淵還會不會立他為太子?又會不會讓位給他?
(李世民劇照)
總之,一切都是未知數。反而,如果除掉父親李淵,當皇帝的事情就完全落到實地了。那麼,為什麼李世民不那樣做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李淵是李世民的父親,又是皇帝,李世民如果殺李淵,那就是弑父弑君,不孝不忠,是千古罪人,他怎麼敢那麼做呢?
但是,實際上李世民殺了李建成,已經是弑父弑君,不孝不忠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李建成是長兄,所謂“長兄為父”,殺兄相當于弑父。還有,李建成又是東宮,其他皇子與東宮的關系,就相當于臣子和皇帝的關系。因此,殺掉東宮太子,也就相當于弑君。
既然已經做出了不忠不孝的事情,再多一件,似乎也是無所謂的。那麼,李世民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我認為,李世民實際上已經做出了“弑父”的舉動,隻不過他後來發現,沒有必要這麼做罷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之後,立刻讓尉遲敬德前往臨湖殿見李淵。要知道,當時尉遲敬德是穿着铠甲,手裡拿着長毛,全身血淋淋進去的。
我們必須要特别注意尉遲敬德的這種打扮。要知道,古代大臣見了皇帝,是絕對不敢穿铠甲拿武器的。
(尉遲敬德劇照)
當年漢文帝的使者去見周勃,周勃因為害怕,穿上了铠甲。這事立刻被漢武帝揪出來,認為他是想造反。總之,見皇帝的使者都不準穿铠甲,何況是見皇帝。
除了不準穿铠甲,更不準手拿武器。當年荊轲刺秦王的時候,但凡朝堂上有一個人手裡有武器,秦王也不會逃得那麼狼狽。一個大臣如果有權力手拿武器,那将是朝廷給他極大的恩惠。我們看《三國志》,裡面寫到了好多次包括曹操、司馬懿之類的權臣,最後獲得“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三種特殊的待遇。“劍履上殿”就是說可以腰挎寶劍,腳穿鞋進殿去見皇帝。可見,要獲得多大恩惠的人,才能做這件事。
還有,尉遲敬德身上血淋淋的,要知道,他身上的血,很大一部分是李元吉的血,因為李元吉是尉遲敬德親手殺死的。尉遲敬德身上濺着李淵兒子的血去見李淵,那對李淵将是多麼大的震撼!
總之,尉遲敬德所有的這些打扮,都是為了吓唬李淵。
這其實隻是李世民的第一步計劃。李世民還有第二步、第三步計劃。
當尉遲敬德見到李淵以後,立刻對李淵說,外面太子和齊王造反,對您老人家不利,我是來保護您老人家的。為了更好地保護您老人家,您趕緊把兵權交給我吧。你要不交給我,别人拿到了兵權,事态就沒辦法控制了。
所謂“槍杆子裡出政權”,兵權是皇權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皇位最重要的保障。隻有兵權在手,皇位才能安穩。如果兵權不在手,皇位就岌岌可危。
(李淵劇照)
李世民在讓尉遲敬德逼李淵交出皇權的時候,不會想不到這一點。因此,我認為當時李淵的步驟就是,先吓唬李淵,吓住他以後,再逼迫他交出兵權。如果他爽快地交出兵權,就以保護他為由,把他軟禁起來。如果他不交出兵權,那麼,尉遲敬德可能就會動武。
好在李淵很配合,沒說什麼,就把兵權交給了尉遲敬德。這就是第二步。
還有第三步。第三步不是由尉遲敬德來完成的,是由蕭瑀和陳叔達來完成的。當時李淵交出兵權後,隻是傷心感慨道:“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于是,蕭瑀和陳叔達便說:“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讨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複事矣。”就是說讓把朝政大事交給李世民。
這兩個人是不是已經被李世民事前收買了,我們沒有根據,不能妄下結論。但是這兩個人在玄武門之變後,其他朝中大臣都降了官,而這兩個人不降反升,因此也不排除李世民曾收買過他們。
如果當時李淵不同意,那麼,尉遲敬德就在身邊,他照樣可以對李淵不利。不過,李淵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封李世民為太子,把朝中大事交給他處理。幾天後,立刻禅位給他。
總之,李世民安排的這幾個細節,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新唐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