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遇見美麗生活

遇見美麗生活

時尚 更新时间:2024-12-14 10:29:42

原标題:從這裡走向美麗生活

遇見美麗生活(從這裡走向美麗生活)1

互助東山鄉村風情。陳俊攝

遇見美麗生活(從這裡走向美麗生活)2

同仁市隆務鎮措玉村街巷。公保安加攝

遇見美麗生活(從這裡走向美麗生活)3

化隆縣黃河水上碼頭。陳俊攝

遇見美麗生活(從這裡走向美麗生活)4

河南縣那達慕。公保安加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鄉村美不美,事關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事關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實現基本覆蓋,23.46萬座農村戶廁改造完畢,農牧民群衆在住房方面“有沒有”和“保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農村牧區道路四通八達,農牧民用上了自來水、使上了安全電、住上了暖心房……行走在今日青海,鄉村環境優美,宜居宜業,令人沉醉。

“暖心路”走進百姓心窩

一條條新修的水泥路、柏油路寬闊平坦,縱橫交錯延伸,像條條“血管”連接着城市和鄉村,成為青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

如今的西甯市湟中區海子溝鄉景家莊村早已告别了曾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交通困境,随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利好不斷惠及湟中,海子溝鄉路段全部按照二級公路标準進行造面、拓寬,一條寬8.5米的平坦大道貫穿南北,聯結起了海子溝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美好未來。

“雖然距離省會城市西甯隻有短短六公裡路程,但因交通不便,讓當地村民外出務工困難重重,外地投資商望而卻步。誰能想到,如今村裡還能建成青藏高原農副産品集散中心的蔬菜保鮮庫,搖身一變成為‘菜籃子’的一部分。”站在海子溝鄉沿着大山不斷延伸的公路上,景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山發貴無不感慨萬千。

便利的交通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山發貴說:“我們把蔬菜保鮮庫租賃的費用交到海子溝鄉“三資”辦,進行統一管理。交通便利了,大家的緻富路也就暢通了,以後村裡的振興前景光明着呢!”

據統計,為切實解決廣大人民群衆尤其是邊遠山區群衆“行路難、出行難”等突出問題,湟中區始終把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闆作為重中之重,公路交通建設已成為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和“助推器”。截至2021年,湟中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715餘公裡,占全區公路總裡程的96.7%;鄉鎮、建制村道路通暢率達100%,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路通百業興,暢通交通“毛細血管”,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

自2014年“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全省4146個建制村中通客車建制村數量達到4120個,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99.37%。全省40多個農牧業産業園、養殖點,60餘處鄉村旅遊點以農村公路為載體,因地制宜展開“交通 特色産業”“交通 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模式,農牧區特産、農村旅遊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推動建成了一批典型的“幸福小康路”“特色緻富路”。

“小空間”彰顯民生溫度

夏壽林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副鄉長。近年來他所在的鄉村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試點工作,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群衆生活越來越便利。

“我們鄉戶戶都通了電,喝水也有了保障,現在有水、有電、有路,連我們的房子都是新的,但廁所還是老樣子。”夏壽林告訴記者,甘子河鄉屬于牧業區,這些年随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惠民政策實施,牧區群衆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如何在牧區推進無害化衛生廁所一直是個難題。

改善如廁環境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關系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全局。2021年海晏縣将農戶廁所建設改造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謀劃,對現有4313戶廁所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并建立5項台賬,建立水旱兩用雙格式衛生廁所方案。去年10月作為廁所革命試點的甘子河鄉修建了140座廁所,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夏壽林說:“實行廁所革命項目補助每家是3390元,群衆自籌是300元,每戶的廁所都有編号,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任何的問題,我們及時聯系廠家來維修。”

如今伴随着一個個衛生廁所的誕生,牧區群衆衛生意識普遍增強,夏壽林和駐村包村工作隊還将繼續深入到各片區各農戶,為兩年内甘子河鄉實現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補齊群衆生活品質的短闆這一目标而努力。

鄉村要美麗,廁所要革命,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完成,全省改造農村戶廁近23.46萬座、普及率達到58.27%。其中,6個一類縣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9%,8個二類縣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5%,一、二類縣均超額完成目标任務。

“生态美”打造田園生活

每年七月,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王佛寺村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進了村大門,鄉村小道上一片整潔幹淨,右側便是休閑小廣場,嫩綠的小草從一塊塊紅色的地磚縫中鑽出來,四周楊柳成蔭,花團錦簇、涼棚亭亭,村民們悠閑自在地聊天納涼。再往前走,便是一條由東向西、清澈見底的小河,兩岸樹木花草郁郁蔥蔥,一個側轉身便能邂逅一座拱橋式木制涼亭橫跨在水渠上,在樹蔭下赫然挺立,農村婦女們在亭中喝着茶,做着針線活兒……有人将這裡稱為“樂都區壽樂鎮的‘小江南’”,清新的農村面貌和整潔的鄉村環境以及濃郁的鄉村文化給這座村莊增添了不少生機和美麗。

“以前總是羨慕城裡人的生活,一套房子幹什麼都方便,出門就是幹淨的街道和水泥路,但是現在我們也住上了敞亮的瓦房,用上了自來水,走上了水泥路,前不久村裡還通上了天然氣,以後我們農村比城裡還美!”王佛寺村祁春梅對生活充滿了期待,這些年,祁春梅一家依靠村裡的蔬菜産業日子越過越舒心、越過越幸福。

2014年以來,壽樂鎮王佛寺村持續推動建設生态宜居美麗新農村。依托“一村一品”項目,投資1500餘萬元,大力實施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從村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兩房”建設、産業建設、廁所革命等方面入手,打造美麗宜居綠色村莊。

“第一書記”李積彪介紹:“目前,天然氣已進村入戶,村級水、電、路等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同時,王佛寺村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建設生态宜居美麗鄉村為導向,通過實施河道治理、“百鄉千村”示範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如李積彪所言,行走在村間小道,俨然一派高原水鄉景象。

近年來,樂都區統籌生産生活生态,以農村垃圾、污水、廁所糞污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種資源,不斷強化各項措施,加快補齊樂都區農村基礎設施突出短闆,建設宜居宜業的高原美麗鄉村。截至2021年,樂都區共建成187個高原美麗鄉村,而今年,樂都區計劃繼續27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其中,省級财政資金投入3510萬元,将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重點與鄉村振興試點村相結合,全力推進樂都區鄉村建設。

鄉村之美,沒有千篇一律,卻是千姿百态。如今,青海大地上漸漸呈現出生态、綠色、文明、宜居、宜業的大美圖景,在這幅“望得見綠色、留得住鄉愁”的鄉村美景中,廣大農牧民群衆開始從這裡走向美麗生活。

【記者感言】讓美麗鄉村展現勃勃生機

2014年3月,青海省政府結合我省農村牧區建設發展實際,印發《關于加快改善農牧區人居環境全面推進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确從2014年起,在實施“千村建設、百村示範”工程和“黨政軍企共建示範村”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農牧區住房、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主要内容的“高原美麗鄉村”建設,每年确定300個建設村。

8年過去,青海的農村牧區已然變了模樣。截至2021年底,在這場“美麗變革”中,青海的2400個美麗鄉村全部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展現出“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氣象。

從最基礎的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出行方便等基本生活條件改善,到村莊人居環境實現整潔、便捷、舒适,再到鄉風文明的大力推進,建設美麗鄉村,全省各地黨委、政府瞄準鄉親們的急難愁盼問題,“硬件”“軟件”結合,既統籌兼顧,改造村容村貌,改善農牧民的生活品質,又重點發力,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讓鄉風更文明,進一步提升農民群衆的獲得感。

此外,村“兩委”班子積極發動黨員群衆對農戶房前屋後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全面清理,清除主幹道路邊豬圈、雞圈、旱廁,先後完成村衛生室的升級改造、易地搬遷小區廣場綠化、村主幹道路亮化、文體廣場及配套設施建設,為豐富群衆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

建設美麗鄉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組成部分,是譜寫美麗中國青海篇章的必由之路。我們以生态文明建設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就是為了使農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留住青山綠水,使農村生态更宜居。

建設美麗鄉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基礎條件,發展農村産業,幫助村民發家緻富,就是為了讓廣大村民生活更富裕,這也是在滿足廣大村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廣大村民最現實的利益,給鄉親們造福,讓鄉親們共享美好生活。

産業興旺,鄉村美麗,百姓富足,所有的收獲,都是踏踏實實、努力奮鬥的結果。一個個數字、一項項舉措背後,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成效,是群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 臻)

來源:青海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