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北京哪裡有好吃的?哪裡可以吃到正宗好吃的美食?北京的風味小吃有300多種,老北京人常吃的小吃有焦圈、豌豆黃、艾窩窩、豆汁、炒肝、爆肚……下面小編在這裡分享北京最有名的10種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全聚德烤鴨
1、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是一道享譽世界的北京美食,以全聚德”為代表,有着近600年曆史的老字号。北京烤鴨食材選用優質北京鴨,工藝為果木炭火烤制,味道具有色澤紅潤,肥而不膩,外脆裡嫩的特點。
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吃法很有講究,冬、春、秋三季吃烤鴨其味最佳,因為此時鴨肉最為肥嫩。北京烤鴨不能直接吃,這樣會很油膩,首先把甜面醬抹在荷葉餅上,再夾幾片烤鴨片蓋在上面,最後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蔔條,将荷葉餅卷起,這是最通常的吃法。如果有的人不喜歡吃蔥,還有另一種吃法,就是拌白糖。
吃法
我第一次吃北京烤鴨,是在2019年五一跟爸媽去旅遊的時候。我們吃的是全聚德烤鴨,味道還不錯,人很多,缺點就是太貴了,吃一隻鴨子花了298元。貴是貴點但如果去了北京沒吃烤鴨,也會是一種遺憾。
2、炸醬面
炸醬面是老北京的特色傳統小吃,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菜碼分别用8個碟子裝着,有芹菜、黃瓜絲、豆芽、青豆、心裡美蘿蔔絲、白菜絲、青蒜和大蒜。隻有擁有這八個配菜的北京炸醬面,才算得上是正宗的北京炸醬面。炸醬面價格很平民,一般在20元左右,在北京街頭巷尾都可以吃到,但如果想吃到正宗、有“京城味”的炸醬面,一定要到偏僻的小巷裡或者胡同裡,那裡藏的才是正宗老北京人做的炸醬面。
炸醬面
3 、炒肝兒
說到老北京美食,很少人知道炒肝兒。據記載,炒肝是由清末(公元1862年)的“白湯雜碎”發展而成的。以豬大腸、豬肝、蒜伴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郭德綱相聲有這一段:“我這吃的可講究,早上炒肝,中午炖吊子,晚上鹵煮!”可見老北京人對炒肝情有獨鐘。炒肝其實不是炒,而是煮出來的,因為用澱粉勾芡攪拌的時候像炒,所以稱為炒肝。雖然名字叫炒肝兒,但是主料是豬肥腸,豬肝的比例隻有三分之一。
炒肝
4、 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非常好看。因其最後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味道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别具風味,老人和小孩都愛吃。
驢打滾
5、豆汁兒
北京豆汁是北京獨有的怪味小吃,它不是豆漿,而是綠豆經過發酵後熬制成的。據說早在乾隆年間,豆汁已經傳入皇家了。老北京有句話,“不喝豆汁兒,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因為豆汁的氣味及味道獨特,外地遊客很難習慣。很多遊客喝豆汁兒隻是為了挑戰自己、獵奇嘗鮮。
6、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擁有100多年曆史的老字号,是京城生産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廣受大家歡迎。北京人走親戚,喜歡拎個點心盒子,每到逢年過節買糕點的人就特别多,自己吃送禮都倍有面子。稻香村真有那麼好吃嗎?我是吃過的,講實話味道确實還可以,造型精緻,品種繁多,帶餡兒的,不帶餡兒的,甜的、鹹的,酥皮兒的……
稻香村
7、爆肚
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講究立秋時吃爆肚,滋補營養。北京最出名的爆肚馮在前門外門框胡同、什刹海銀錠橋邊的是爆肚張,一般景區吃的爆肚都不太好吃。
8、羊蠍子火鍋
“羊蠍子”火鍋是由羊脊梁熬成的湯底,因為脊骨形狀酷似一隻蠍子,由此得名。味道鮮美、低脂肪、高蛋白具有滋補功效。因為富含高鈣質,有“補鈣之王”的美譽。吃羊蠍子火鍋最好吃的就是吃完肉後把吸羊脊髓吸幹淨,口感非常好,這隻有吃過它的人才知道。
羊蠍子火鍋
9、糖火燒
糖火燒是北京傳統小吃,制作時用缸作成爐子,将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老人和小孩都适合吃。
面茶
10、面茶
面茶不是茶湯,而是糜子面煮成的糊狀物,再淋上芝麻醬和芝麻鹽。面茶是北京小吃,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面茶,幹姜麻醬總須加”。 喝面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邊轉圈喝,吃得就是這味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