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絕妙的創意[中國贊]
本來平平無奇的一個花瓶和一段松枝,放在一起,挂上一個标牌“放輕松”,就變身熱銷品,成為很多職場人辦公桌上的風景。[強]
這個創意,實際是“一字雙關”。“雙關”是一種修辭,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兩種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靈光一閃]
其實,“雙關”修辭古已有之,從上面的解釋來看,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借音雙關,比如:孟浩然《裴司士見尋》中的“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按照對仗的要求“雞”與“楊”相對,但雞是動物,楊是植物,不屬同類,對仗不夠嚴謹。其實,這裡“楊”與“羊”同音,所以,是借“羊”與“雞”對仗。[小鼓掌]
另一種是借義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馮夢龍的《山歌》“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這裡“絲”借“思”的義,表達相思。[驚喜]
現在,“諧音梗”無處不在,用得好錦上添花,比如“得力”文具,這個名稱起得就很好。但也有一些濫用之嫌,比如,曾看到一個飯店叫“飯醉團夥”。[偷笑]
一時獵奇終不長久,新意的核心應該在“意”上。[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