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迪
梧州,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下轄地級市,毫無疑問在行政層面上屬于廣西的範圍。然而,當你将梧州放在和南甯、桂林、憑祥與百色等廣西城市放在一起時,又會發現梧州這個廣西城市非常缺乏廣西屬性,反倒是可以百分百無縫銜接于廣東省的經濟民俗文化圈之中,那麼,梧州這個廣西城市為什麼很廣東呢?
圖/梧州騎樓城
01.最早的嶺南王者
嶺南第一次納入中央王朝的行政管轄,起于秦國統一戰争的後續階段。公元前214年,始皇帝派遣五路大軍翻越南嶺,成功在今天的兩廣建立起于中央政權緊密聯系的郡縣制度。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朝軍隊攻破了獨立的南越國之後,将其故地分為七郡,設交趾刺史進行監察,徹底将兩廣納入漢文化的核心之中。
當時的南越國都位于番禺(廣州),為了擺脫南越舊貴族在當地盤根錯節的勢力。漢武帝下令将地區長官的駐地轉移到了蒼梧郡廣信縣(今梧州),取“廣布恩信”之意,加強控制,安撫民心。當時的漢朝中央政府将嶺南中心定在梧州,除了避開番禺之外,更多是考慮梧州所處的中心地理位置,其位于珠江中遊一帶,可以有效聯系上遊廣西十萬大山中的各條河流,從而保證兩廣地區與中央的緊密聯系與完整統一。
02. 人為分割的兩廣
梧州地區在兩漢時期長期作為中原文明輻射嶺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得到了大量北方移民的青睐,來自南嶺以北的漢人大量聚居于此,并與土著的民衆發生經濟文化上的交融,從而形成了是粵語和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也成為了廣府民系(嶺南漢民)發源地。
盡管在東漢末年之後,兩廣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再次轉移到了珠江出海口的廣州一帶,但是梧州作為嶺南漢族文化溯遊而上進入廣西中西部山區的窗口,也被中央政府長期予以重視,一直以漢文化進入桂地的水上樞紐城市而屹立于嶺南的山水之間。
圖/廣西水系
明朝開始,廣東廣西分别成為省級單位(布政使司),梧州被劃分給了廣西。這一劃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廣西作為獨立的省級單位不能太過閉塞,需要有梧州這個水陸交通樞紐來盤活全省經濟。
因此,廣西屬于梧州這個概念其實是行政權力出于實際需要,而對人文地理環境的一種不得已的分割。因此,梧州人對廣東的認同感依舊深厚。
03. 梧州之心
從地圖上看,無論是貫穿南甯的邕江郁江、還是縱橫來賓柳州一帶的柳江黔江,甚至是聯結中原的漓江-桂江,都無一例外的在梧州彙聚成了珠江的上源西江,成為了兩廣的母親河。梧州的曆史位置正如這條河流一樣,雖然處在廣西向東的核心位置上,卻因為與珠三角的地理位置關系而親近與廣東。這種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與人文曆史背景,造就了一個很廣東的梧州。
參考文獻:1.明史
2.漢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