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端午節什麼時候定為國家節日的

端午節什麼時候定為國家節日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19:44:50

端午節什麼時候定為國家節日的?○湖廣漁夫·民謠鈎沉○,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端午節什麼時候定為國家節日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端午節什麼時候定為國家節日的(端午兩個字什麼含義)1

端午節什麼時候定為國家節日的

○湖廣漁夫·民謠鈎沉○

湖北作為屈原故裡,是端午文化的最重要發源地。

端午是個什麼含義?端午為何稱端陽?請聽湖廣漁夫解說。

《年年端陽鬧長江》

新打大船下河來,

摩天嶺中顯英豪,

屈原你現在何處落何方,

趕端陽,年年端陽鬧長江。

上文中荊楚民謠《端陽端陽,節令不忘》,是從尋常人家角度,談如何過端陽節,這首鄂南民謠《年年端陽鬧長江》鄂南民謠,專講紀念屈原的端午賽龍舟活動。“屈原你現在何處落何方”,表達了荊楚老百姓對屈原的深切懷念。

一、端午文化,發源于荊楚地區

端午節的主題很多,但中心主題是紀念屈原。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兩個标志性習俗俗是扒龍舟和食粽。相傳,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死于農曆五月初五日這天,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屈原是楚國大臣,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他忠君愛國而死。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楚國。荊楚地區人們認為他變成了水神,立祠祭祀。據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但沒有救起來。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就是這樣發展來的。古時荊楚地區,應包括現湖南一部分。

談到端午節,不得不提一本很有名的古籍《荊楚歲時記》。為我國南北朝時期梁朝官員、學者宗懔所撰寫,成書距今有1500多年,是中國現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記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散文著作,記述了荊楚地區的農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習慣和民間故事。

關于端午,《荊楚歲時記》載:“是日競渡。”其下注謂:“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從這本古籍的記載,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屈原,最早流行在荊楚地區。端午節,也稱為龍舟節。

到了隋唐一統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于荊楚地區了,而成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端午文化還傳播到韓國、日本等國家。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二、端午兩字什麼含義?

農曆五月初五這個節,為何稱端午?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古籍,是迄今為止中國較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書中說:“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

“端”有開頭、初始之義,如開端一詞,所以初五稱端五。端午節也稱端五節。

“午”又是什麼含義?

我國古代通行幹支曆(六十甲子),用天幹、地支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甲午戰争”“辛亥革命”這些曆史事件,就是幹支紀年。我們平常說的中午的午,子夜的子,就是地支紀時。

端午節早先不是五月初五,而是幹支曆的午月第一個午日,也稱重午節。幹支曆的午月,對應農曆五月。而幹支曆的午日,年年不相同。到了魏晉時期,陰曆曆法日益普及,為了方便過節,朝廷将端午節時間定為陰曆五月初五,但仍保留了幹支“午日”之義,所以端五稱端午。

三、五月裡來是端陽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端午、端陽、端五三個詞,端陽、端五,是端午的别稱。

湖北民間,端午節曆來稱為端陽節,所以在湖北民謠中,涉及端午一詞,多用端陽表述。

一些以十二月份起興的民謠,大多有“五月裡來是端陽”的句子。

情歌《十二月交情》中,有

“五月裡來是端陽,

繡個香袋歌帶上,

漂白汗褂好幹淨,

長街之上過一趟,

一街兩巷齊誇獎,

哎咳喲,這是誰家少年郎。

……

在歌謠《學文化》中,有一段:

“五月裡來是端陽,

學習文化要加強,

三個課本讀完了,

會寫會算掃文盲。

……”

不止是湖北,全國很多地方,端午也稱端陽。

四、端午為何稱為端陽?

端午為何稱端陽?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節有登高、踏青、鬥草習俗。仲夏登高,順陽在上。農曆五月是仲夏,五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稱端陽,還有陽辰說與夏至說。

古代的一種星命(風水陰陽)學說,把幹支紀日中,把地支處于單數的子、寅、辰、午、申、戌6個日期,稱為陽辰;處于偶數的醜、卯、巳、未、酉、亥6日,為陰辰。

陽辰時,陰錯;陰辰時,陽差,成語說“陰錯陽差”就是這樣來的。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中,午處于單數。

午日,是陽辰,所以端午、端五稱為端陽。

也有專家考證分析,端陽是“正陽”之義,與二十四節氣夏至相關。

《說文解字》:“端,直也。從立,耑聲。”。端字的本義是直、正。端正端正,端即正。

農曆五月初五,在夏至節氣前後。夏至大約是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或者是6月22日。古代本來有夏至節,後來被端午節取代。西晉《風土記》、南朝《荊楚歲時記》裡,分别有端午與夏至兩個節。《荊楚歲時記》裡,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

這個時間段,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陽之極”。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夏至一到,也就意味着天氣真的逐漸變熱。

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端午,是一年中天地的陰陽循環走到了至陽、極陽之時,所以稱之“端陽”。

陽辰說與夏至說,都與陰陽術數相關。(配圖來自網絡)

點關注,看湖廣漁夫趣說雜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