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一直是學生和家長都很頭疼的問題,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剖析
這三個字用法的文章給大家。
●“的、地、得”用法●
“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
如:
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
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
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
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
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
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後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
如:
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
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
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
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
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
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态的詞或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
這裡有一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湧,無邊無際。
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
小明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
總結如下: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
結構形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 的 名詞。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方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 地 動詞。
“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 得 補充、說明的詞語
●“的、地、得”的讀音●
“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着連接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讀音,但當他們附着在詞,短語,句子的前面或後面,表示結構關系或某些附加意義的時候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别。
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這樣可以區分他們在書面語用法上的不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确化。
●用法不同,意思有别●
“的”、“地”、“得”用得對,意思表達就明确,用得不對,有時也會産生意思的變化。
比如:
看了這場電影,她激動得哭了。
看了這場電影,她激動地哭了。
這兩句話從表面看隻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強調“激動”,“哭了”是對激動程度的補充說明。後一句主要是陳述“哭了”,“激動”是對哭的樣子的修飾。因此兩句用了不同的“de”。
●區分“的地得”順口溜●
(一)的
左邊白,右邊勺,
名詞跟在後面跑。
美麗的花兒綻笑臉,
青青的草兒彎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東流,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暖暖的風兒輕輕吹,
綠綠的樹葉把頭搖,
小小的魚兒水中遊,
紅紅的太陽當空照,
(二)地
左邊土,右邊也,
地字站在動詞前。
認真地做操不馬虎,
專心地上課不大意,
大聲地朗讀不害羞,
從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來放松,
用心地思考解難題,
勤奮地學習要積極,
辛勤地勞動花力氣。
(三)得
左邊雙人就是得,
形容詞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
烏龜烏龜爬得慢,
青青竹子長得快,
參天大樹長得慢,
清晨鍛煉起得早,
加班加點睡得晚,
歡樂時光過得快,
考試題目出得難。
每天一小時,讓我們做更棒的家長!
更多教育資訊,模拟試卷,英文學習資料,學科知識,歡迎大家關注同名公衆号“一小時家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