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務分析總結 第一章 财務分析理論 1、财務分析 财務分析是以财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财務狀況、經營成果及未來發展趨勢所作的分析與評價 2、财務分析的目的 判斷企業的财務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為企業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依據 3、财務分析的作用 (1)評價财務狀況、衡量經營業績 (2)揭示财務風險、判斷發展趨勢 (3)揭示業績差距、尋求改善途徑 4、财務分析主體及目的 企業投資者:投資者主要關注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股東持股比例的不同導緻股東财務分析的差異 企業債權人 :關心企業的償債能力;長短期債權人的财務分析側重點不一樣 企業管理者 :關心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等各方面的财務信息 供應商:供應商和貸款人類似,他們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信用狀況較為關注 客戶:客戶希望通過财務信息了解企業的銷售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企業雇員:企業雇員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發展前景 競争對手 :對企業盈利能力、競争戰略等各方面的信息均感興趣 5、财務分析基本框架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6、财務分析評價标準 經驗标準 優點:相對穩定;客觀 不足:并非“廣泛”适用(即受行業限制);随時間推移而變化 曆史标準 好處:比較可靠;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不足:比較保守;适用範圍較窄(隻能說明企業自身的發展變化);當企業主體發生重大變化(如企業合并)時, 就會失去意義或至少不便直接使用;企業外部環境發生突變後,曆史标準的作用會受到限制 行業标準 優點:可以說明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和水平(競争的需要);也可用于判斷企業發展趨勢(利潤率變化) 不足:同“行業”内的兩個公司并不一定是十分可比的;多元化經營帶來的困難;同行業企業也可能存在會計差異 預算标準 優點:符合戰略及目标管理的要求;對于新建企業和壟斷性企業尤其适用 不足:外部分析通常無法利用;預算的主觀性,未必可靠 選擇:需要分析企業的發展趨勢,選擇曆史标準 需要分析企業預算執行情況,使用預算标準 外部分析者對企業進行獨立分析,使用行業标準 債權人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一般采用經驗标準 第二章 财務分析方法 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素分析法、Excell分析法 1、比較分析法 (1)橫向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 指标變動額 指标變動率 (2)縱向比較分析法(垂直分析法) 根據某一期報表中各項目的比重,把握項目與總體關系及其變動情況 2、比率分析法 标準比率的确定 算術平均法:将若幹相關企業同一比率指标相加,再除以企業數所得出的算術平均數 綜合報表法:将各企業報表中的構成某一比率的兩個絕對數相加,然後根據兩個絕對數總額計算的比率 中位數法 3、趨勢分析法 定基指數=計算期數據/固定基期數據; 環比指數=計算期數據/上一期數據
4、因素分析法
(1)連環替代法(例)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實際指标:80%×98%×30%=23.52%
基期指标:82%×94%×22%=16.96%
分析對象:23.52%-16.96%=6.56%
基期指标:82%×94%×22%=16.96%
替代第一因素:80%×94%×22%=16.54%
替代第二因素:80%×98%×22%=17.25%
替代第三因素:80%×98%×30%=23.52%
計算各因素對總資産報酬率的影響程度:
(1)總資産産值率的影響:
16.54%-16.96%=-0.42%
(2)産品銷售率的影響:
17.25%-16.54%=0.71%
(3)銷售利潤率的影響:
23.53%-17.25%=6.27%
最後檢驗分析結果:
-0.42% 0.71% 6.27%=6.56%
(2)差額計算法
根據前例,運用差額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影響程度
分析對象:23.52%-16.96%=6.56%
因素分析:
(1)總資産産值率的影響
(80%-82%)×94%×22%=-0.42%
(2)産品銷售率的影響
80%×(98%-94%)×22%=0.71%
(3)銷售利潤率的影響
80%×98%×(30%-22%)=6.27%
最後檢驗分析結果:-0.42% 0.71% 6.27%=6.56%
【例題】
某企業上年營業收入淨額為6900萬元,總資産平均餘額為2760萬元,流動資産平均餘額為1104萬元;本年營業收入淨額為7938萬元,總資産平均餘額為2940萬元,流動資産平均餘額為1 323萬元。
要求:
(1)計算上年與本年的總資産周轉率(次)、流動資産周轉率(次)和資産結構(流動資産占總資産的百分比)
(2)用差額分析法計算流動資産周轉率與資産結構變動對總資産周轉率的影響
【答案】
(1)有關指标計算如下:
上年總資産周轉率=6900/2760=2.5(次) 本年總資産周轉率=7938/2940=2.7(次)
上年流動資産周轉率=6900/1104=6.25(次) 本年流動資産周轉率=7938/1323=6.0(次)
上年流動資産占全部資産的百分比=1104/2760×100%=40%
本年流動資産占全部資産的百分比=1323/2940×100%=45%
(2)流動資産周轉率與資産結構變動對總資産周轉率的影響計算如下:
流動資産周轉率變動的影響=(6.0-6.25)×40%=-0.1(次)
資産結構變動影響=6.0×(45%-40%)=0.3(次)
第三章 企業競争戰略分析
1、行業經濟特征分析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2、行業生命周期分析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3、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波特“五種競争力量模型”
現有企業間的競争、新進入企業的威協、替代産品的威協、購買方的讨價還價能力和供應商的讨價還價能力,這五種競争力量共同決定着行業的競争強度和盈利能力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4、競争戰略分析
(1)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以較低的成本提供與競争對手同樣的産品或服務。獲取成本領先的方式,包括規模經濟、提高生産效率、簡潔的産品設計、降低投入成本和銷售成本等
途徑
簡化産品設計、優化産品生産過程、利用規模經濟、降低采購成本
降低銷售成本、建立嚴格的成本控制系統
優勢
Ø 低成本可以有效抵擋現有競争對手的對抗,也是企業進行價格戰的良好條件
Ø 成本領先企業對潛在進入者形成了進入障礙
Ø 成本領先戰略通過降低價格提高現有産品的性價比,可以降低或緩解替代品威脅
Ø 在防禦購買者的力量方面,低成本能夠為企業提供部分的利潤率保護,防禦來自強有力的買方的議價能力
Ø 在抵禦供應商的談判優勢方面,處于低成本地位的企業可以有更多的靈活性來解決由于供應商供給的生産要素漲價所帶來的困境
風險
Ø 行業新加入者或追随者通過模仿使得整個行業盈利能力下降
Ø 顧客需求從注重價格轉向注重企業的品牌形象,使得企業原有的優勢變成劣勢
Ø 與競争對手的産品産生了較大差異,使企業失去競争優勢
Ø 為降低成本而采用的大規模生産技術和設備過于專一化,适應性差
Ø 技術進步或通貨膨脹的影響會使原有的成本優勢喪失
(2)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是指企業能夠以低于客戶願意支付的價格提供某一獨特産品或服務的競争戰略。實行差異化戰略的企業試圖在客戶高度重視的某些方面保持獨特性
途徑
增強産品設計能力和加大研發投入、生産衆多的産品種類和建立靈活的生産方式
采購高質量的原材料、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
采用靈活的送貨方式、采用創新的控制系統
優勢
Ø 實施差異化戰略,可以增加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降低客戶對價格的敏感性
Ø 由于産品獨具特色,顧客的忠誠度很高,從而使潛在進入者必須克服這種獨特性才能與企業競争
Ø 差異化戰略通過提高産品的性能來提高産品的性價比,以抵禦替代品的威脅
Ø 産品的差異性削弱了購買方讨價還價的能力
Ø 差異化戰略可以為企業産生更高的邊際效益,增強了企業對付供應者讨價還價的主動性和靈活性
風險
Ø 競争對手的模仿和進攻會使已建立的差異縮小甚至轉向
Ø 企業形成産品差異化的成本過高,從而與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競争對手的産品價格差距過大,購買者不願意為具有差異化的産品支付較高的價格
Ø 市場需求發生變化,購買者需要的産品差異化程度下降,使企業失去競争優勢
Ø 過度差異化會導緻産品的價格過高或差異化的屬性遠遠超過購買者的需求
第四章 會計分析
1、資産負債變分析的目的
在于了解企業會計對财務狀況反映的真實程度,以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據此對企業财務狀況做出恰當的評價
Ø 分析企業财務狀況的變動情況及變動原因
Ø 評估企業的财務風險
Ø 評價會計政策選擇的合理性
Ø 評價對企業财務狀況反映的真實程度
2、資本結構與資産結構的對稱性分析
對稱性關系可以分為穩定結構、中庸結構和風險結構三類
(1)穩定結構
這種結構的主要标志是流動資産的一部分資本來源由流動負債來滿足,而另一部分由長期籌資來滿足
流動資産 |
流動負債 |
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 | |
非流動資産 |
(2)中庸結構
在中庸結構中,以流動負債來滿足流動資産的資金需要,以非流動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來滿足非流動資産的資金需要
流動資産 |
流動負債 |
非流動資産 |
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 |
(3)風險結構
這種結構的基本特征是流動資産全部由流動負債提供,不僅如此,部分非流動資産也由流動負債提供
流動資産 |
流動負債 |
非流動資産 | |
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 |
3、營運資本管理與OPM 戰略
² 現代營運資本管理思想側重對無收益流動資産和無成本流動負債管理
² 無收益流動資産:應收款、存貨、預付款(不但無收益,還可能發生減值損失)
² 無成本流動負債:應付款、預收款、應交稅金及其他應計流動負債
² 營運資本需求量WCR=應收款 存貨 預付款-應付款-預收款-應交稅費-其他應計流動負債
² 簡化WCR =應收款 存貨-應付款
² 營運資本>0,公司資本被客戶無償占用;營運資本<0,公司無償占用了供應商的資本
² OPM(Other People‘s Money):無本經營戰略,是指企業充分利用做大規模的優勢,增強與供應商讨價還價能力,将占用在存貨和應收賬款上的資金及其成本轉嫁給供應商的營運資本管理策略
Ø 現代營運資本管理基本思想:盡量減少資金在無收益流動資産的占用,同時增加無成本流動負債,并延長無成本流動負債的償債時間
Ø 當應收賬款小于應付賬款時,公司是個“強勢公司”
Ø 當應收賬款大于應付賬款時,公司是個“弱勢公司”
Ø 當公司營運資本需求量增加時,公司正在由“強變弱”,可能是以下三種情況導緻:
Ø 采購無法享受商業信用,導緻應付賬款減少或預付賬款增加
Ø 産品生産出來賣不出去,導緻存貨增加
Ø 産品賣出去貨款無法收回導緻應收賬款增加
Ø 因此,加強“三控”——控制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
Ø 負營運資本并不一定是高财務風險的标志,而很可能是卓有成效的營運資本管理的标志
提高流動資産質量的三控政策
Ø 銷售環節控制應收賬款
Ø 采購環節控制應付帳款
Ø 生産環節控制存貨
4、利潤變分析的目的
Ø 正确評價企業經營業績
Ø 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Ø 為投資者、債權人的投資與信貸政策提供正确信息
5、共同比利潤表
通過計算各成本項目、各種财務成果在營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反映企業在各環節的利潤構成、利潤及成本費用水平,說明财務成果的結構及其增減變動的合理程度
6、現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
Ø 分析企業現金變動情況及變動原因
Ø 判斷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
Ø 評價企業盈利質量
7、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發展時期此比值應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資機會時此比值較大為好);
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發展時期此比值較大為好)
8、财務彈性
指企業适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的能力。具體是指公司動用閑置資金應對可能發生的或無法預見的緊急情況,以及把握未來投資機會的能力,是公司籌資對内外環境的反應能力、适應程度及調整的餘地
(1)現金流量充足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現金流量充足率大于1,說明經營活動産生的淨流量足以更換固定資産、償還債務和支付股利
(2)經營性現金流量對資本支出的比率
現金流量資本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資本性支出額
該指标越大,說明公司内涵式擴大再生産的水平越高,利用自身盈餘創造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越強;當該比率大于1時,則說明經營現金流量的充足性較好,對公司籌資活動的風險保障水平較高
(3)經營性現金流量對借款償還的比率
經營性現金流量對借款償還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償還借款額
該指标反映公司運用經營現金流量償付到期債務本息的實際水平。該比率小于1,說明公司到期債務的自我清償能力較差,經營現金流量的充足程度不高
(4)經營性現金流量對股利支付的比率
經營性現金流量對股利支付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支付股利
該指标表明企業用經營活動所産生的現金淨流量來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該指标越大,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現金越充足
(5)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經營現金淨流量-資本性支出-營運資本增加額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淨營業利潤 折舊及攤銷)-(資本性支出 營運資本增加)
從定性的角度看,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維持現有經營規模的前提下,能夠自由處置(還本付息和支付股利)的經營性現金淨流量。
從定量的角度看,自由現金流量等于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減去維持現有經營規模所必需的資本性支出(更新改造固定資産的現金流出)。這是因為,固定資産經過使用,必然會陳舊老化,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首先必須滿足更新改造固定資産的現金需求,剩餘部分才可用于還本付息和支付股利。
将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還本付息、支付股利所需的現金流出進行比較,就可評價企業創造現金流量的真正能力。
9、現金流量與盈利質量分析
(1)盈利現金比率
盈利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淨流量÷淨利潤×100%
在一般情況下,該比率越大,企業盈利質量越高
如果該比率小于1,說明本期淨利中存在尚未實現現金的收入。這也可能發生現金短缺,在分析時,還應結合企業的折舊政策,分析其對經營現金淨流量的影響
(2)經營現金流量對營業收入的比率
經營現金流量對營業收入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營業收入×100%
反映企業主營業務的收現能力
(3)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的比率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營業利潤×100%
(4)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與投資收益比率=投資活動現金淨流量÷投資收益
反映企業從投資活動中獲取的現金收益與賬面投資收益的關系
(5)資産現金流量回報率
資産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平均資産總額×100%
表明每1元資産通過經營活動所形成的現金淨流量,反映企業資産經營收現水平
10、财務報表粉飾的動機分析
(一)業績考核動機
(二)信貸資金獲取動機
(三)股票發行動機和上市資格維持動機
(四)納稅籌劃動機
(五)責任推卸動機
第五章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
Ø 股東進行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
Ø 管理者進行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生産經營的正常進行
Ø 債權人進行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正确的借貸決策
短期償債能力指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産÷流動負債
一般經驗認為,生産企業合理流動比率是2。這是因為流動資産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資金約占流動資産總額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強的流動資産至少要等于流動負債,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才會有保證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速動資産÷流動負債
速動資産=流動資産—存貨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為1,低于1的速動比率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
l 為什麼在計算速動比率時要把存貨從流動資産中剔除?
(1)流動資産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
(2)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經損失報廢還沒做處理
(3)部分存貨已經押給某債權人
(4)存貨估價還存在着成本與合理市價相差懸殊的問題
3、現金比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意義:是評價企業短期償債強弱最可信的指标,其主要作用在于評價企業最壞情況下的短期償債能力;分析: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是過高的現金比率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
4、現金償付比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反映企業以現金償還利息的能力
5、現金流量比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現金流量比率(也稱經營活動淨現金比率),較之現金償付比率重點考慮對利息費用的支付能力,現金流量比率則是強調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6、近期支付能力系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反映企業近期内有無足夠的支付能力來償還到期債務的指标
7、速動資産夠用天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長期償債能力指标
1、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越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償付利息;否則,相反。
2、債務本息保證倍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對于債權人而言,按期收回本息是最終目的。除了常規性的定期收回利息之外,當年應當收回本金的安全狀況如何,也是債權人非常關注的問題。
3、固定費用保證倍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除了按期還本付息之外,有些固定費用必須定期兌現,否則将會發生财務困難。
4、銷售利息比率
銷售利息比率= 利息費用÷營業收入
根據資産規模
1.資産負債率
資産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産總額)×100%
反映總資産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負債取得的,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資産負債率分析
對這一指标,站在不同利益相關者角度,看法存在較大差異
站在債權人的立場。他們最關心的是貸款的安全程度
站在股東的角度。由于企業通過舉債籌措的資金與股東提供的資金在經營中發揮同樣的作用,所以,股東關心的是全部資本利潤率是否超過借入款項的利率
站在經營者的立場。如果舉債規模很大,超出債權人心理承受程度,企業就借不到錢;不借錢,缺乏資本運作能力
2.産權比率和權益乘數
産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權益乘數=資産總額/股東權益總額=1 産權比率=1/(1-資産負債率)
産權比率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财務結構是否穩定。該指标也表明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說是企業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權益乘數反映企業負債程度
3.有形淨值債務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實際上是更保守、謹慎的産權比率
4.或有負債比率
或有負債比率=或有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反映所有者權益對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的保障程度
其中,或有負債總額=已貼現商業承兌彙票金額+對外擔保金額+未決訴訟、未決仲裁金額+其他或有負債金額
5.長期負債比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6. 債務保障比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表明企業現金淨流量對其全部債務償還的滿足程度
第六章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目的
通過計算反映企業資産經營效率與效益的指标,來評價企業資産經營的效果,發現在資産營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指明方向
流動資産營運能力分析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營業收入
應收賬款與收入之比=平均應收賬款÷營業收入
反應應收賬款回收速度,越高,表明企業占用資金少。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效率高。管理應收賬款質量好;對償債能力是一種重要保障。
注意問題:
(1)關于營業收入問題。公式中的“營業收入”數據來自利潤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營業收入淨額
(2)關于應收賬款問題。“平均應收賬款”是資産負債表中“期初應收賬款餘額”與“期末應收賬款餘額”的平均數。這裡的應收賬款是指扣除壞賬準備後的金額
(3)應收票據應計入收賬款周轉率,稱為“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周轉率”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否越少越好?賒銷比現銷有利就不是越少越好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 營業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 360÷存貨周轉率 =(平均存貨 ×360)÷營業收入
存貨與收入比=平均存貨÷營業成本
反映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産、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存貨變現速度越快,存貨資金占用量低,資金成本低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3、流動資産周轉率
流動資産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流動資産餘額
流動資産周轉天數=計算期/流動資産周轉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流動資産周轉率=流動資産墊支周轉率×成本收入率
非流動資産營運能力分析
1、非流動資産周轉率
非流動資産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非流動資産
非流動資産周轉天數=計算期/非流動資産周轉率
2、固定資産周轉率
固定資産周轉率= 營業收入淨額/平均固定資産淨值
反映長期投入資本的報酬率。較高的固定資産周轉率,表明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得當,固定資産結構合理,固定資産利用效果好
3、固定資産更新率
固定資産更新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100%
反映固定資産在計算期内更新的規模和速度
4、固定資産成新率
固定資産成新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該比率反映了企業固定資産的新舊程度。該比率越小,則說明企業的固定資産老化程度越高。該比率與企業的成立時間有關,應結合企業成立時間一并考慮
總資産營運能力分析
1.總資産周轉率
總資産周轉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總資産周轉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流動資産占總資産比重×流動資産周轉率
總資産周轉期=計算期/總資産周轉率
2、總資産産值率
總資産産值率=總産值/平均總資産×100%
該指标反映了總産值與總資産之間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該指标越高,說明企業資産的投入産出率越高,企業總資産營運狀況越好
第七章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企業管理人員:
利用盈利能力指标衡量企業經營業績;通過分析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投資人(股東):獲得更多的利潤
債權人:為了更好地把握企業的償債能力,以維護其債權的安全、有效
資産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1、總資産報酬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該指标反映全部經濟資源獲利能力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2、淨資産收益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淨資産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該指标越高,反映盈利能力越好。評價标準通常可用社會平均利潤率、行業平均利潤率等
淨資産收益率=[總資産報酬率 (總資産報酬率-負債利率)×産權比率]×(1-所得稅稅率)×100%
明确了淨資産收益率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運用連環替代法或差額計算法,可分析各個因素變動對淨資産收益率的影響(教材P252例7-1)
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二)成本利潤率指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三)營業利潤的計算與分析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1)銷售量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2)銷售價格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3)營業成本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
營業成本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産品實際銷售量×(單位産品基期成本-單位産品實際成本)
(4)産品品種構成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5)等級構成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6)稅率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消費稅稅率變動對營業利潤的影響=産品實際銷售額×(基期消費稅稅率-實際消費稅稅率)
教材P265例7-8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基本每股收益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 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2、稀釋每股收益
(1)存在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情況
稀釋每股收益=(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可轉債稅後利息費用)/(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定可轉債已轉換為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例:某公司2009年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是100萬股,可轉換公司債若幹(年息20萬元,共可轉換普通股7萬股),2009年淨利潤250萬元,所得稅率25%。
要求:計算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具體計算如下:
在不考慮可轉債的情況下:
基本每股收益=250/100=2.50(元/股)
考慮可轉債的情況下:
稀釋每股收益=[250+20(1-25%)]/(100+7)=2.48(元/股)
(2)存在可轉換優先股的情況
稀釋每股收益=(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優先股股息)/(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定可轉換優先股已轉換為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例:某公司2009年淨利潤32萬元,2009年度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20萬股。公司有兩種可轉換證券:(1)2008年發行可轉換優先股2.5萬股,年股息1.5元/股,共可轉換普通股5萬股;(2)2009年5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50萬元,年息7%,共可轉換普通股2.4萬股。所得稅率25%。
要求:計算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具體計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32-2.5×1.5)/20=1.41(元/股)
稀釋每股收益=【 32+50×7%×(1-25%)×8/12】/【20+5+2.4×8/12】
=1.27元/股
(3)存在認股權證和股票期權的情況
稀釋每股收益=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定行權而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拟轉換的普通股數-(行權價格×拟轉換的普通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例:某公司2009年淨利潤27萬元。2009年度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是4.5萬股,認股權證若幹(認購價格10元/股,共可認可普通股1萬股),2009年末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是5.2萬股,普通股平均市價12元/股。
要求:計算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具體計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27/4.5=6.00(元/股)
稀釋每股收益=27/(4.5+(1-10×1/12)=5.79(元/股)
(4)存在承諾回購股份的情況
稀釋每股收益=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定回購而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回購價×承諾回購的普通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承諾回購的普通股數
綜合題
例,某公司2009年初發行在外普通股數是80000股,2009年淨利潤750000元,所得稅率25%,2009年末普通股平均市價23元/股。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2009年4月1日回購20000股發行在外的普通股;
(2)公司有10000股不可轉換累積優先股,每股面值20元,年固定股息率8%;
(3)2009年末,有可轉換為10120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其中4600全年存在,5520為本年5月1日新發),行權價為20元/股;
(4)公司可轉換債券價值250000元,10年期,每份面值100元,年息8%,發行價100元/份,每份可轉換5股普通股。
要求:計算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具體計算如下:
(1)基本每股收益= (750000-10000×20×8%)/
[80000-20000×9/12]
= 11.29(元/股)
(2)稀釋每股收益計算如下:
①認股權證的影響
權證增加的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 =4600+(5520×8/12)-[(4600×20/23) (5520×20/23×8/12)] =1080(股)
②可轉換債券的影響
分子增加:(250000×8%)×(1-25%)=15000(元)
分母增加:5×250000/100=12500(股)
③稀釋每股收益=[ 750000-10000×20×8%+1340]/[80000-20000×9/12 +1080+1250]=10.92(元/股)
3、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淨利潤-優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數
= (股東權益/普通股股數) ×(淨利潤/股東權益)
= 每股淨資産×普通股權益報酬率
每股收益主要取決于每股淨資産(每股賬面價值)和普通股權益報酬率兩個因素。每股淨資産可幫助投資者了解每股權益,并有助于潛在的投資者進行投資分析。淨資産收益率的變動會使每股收益發生相同方向的變化
4、每股淨資産
每股淨資産=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股數
每股淨資産,是期末淨資産(即股東權益)與年度末普通股股份總數的比值,也稱為每股賬面價值
5、股利支付率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股利支付率,一方面反映了普通股股東的獲利水平,股利支付率越高,反映普通股股東獲得的收益越多;另一方面反映了企業的股利政策,企業往往綜合考慮其盈利水平、成長性、未來的投資機會、股東的市場反映等因素制定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率是綜合權衡這些因素的結果
6、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該指标反映投資者對企業每股收益願意出的價格。市盈率越高,投資者對企業每股收益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公司股票,說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反之,意味着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不太看好
同時,該指标還反映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市盈率越高,投資者承擔的風險越大;反之,投資者承擔的風險越小。把多個企業的市盈率進行比較,并結合對其所屬行業的經營前景的了解,可以作為選擇投資目标的參考
7、市淨率
市淨率=每股市價/每股淨資産
市淨率反映投資者對企業每股淨資産(賬面價值)願意出的價格。一般地,市淨率越高,說明投資者對每股淨資産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該公司股票,意味着企業資産質量越好,股票投資的風險越小;反之,意味着企業資産質量較差,股票投資的風險較大。通常優質公司的市淨率往往較高
影響盈利質量的因素
p 會計政策的選擇
p 會計政策的運用
p 盈利與經營風險的關系
第八章 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企業發展能力分析的目的
Ø 利用發展能力的有關指标衡量和評價企業的增長潛力。
Ø 通過發展能力分析發現影響企業增長的關鍵因素,調整企業戰略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杜邦分析體系中的财務信息
1.淨資産收益率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财務指标,是杜邦分析圖的核心
2.總資産周轉率也是一個重要的财務指标
3.營業淨利率反映了企業淨利潤與營業收入的關系,提高營業淨利率是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所在
4.權益乘數反映了所有者權益與企業總資産的關系
杜邦财務分析體系的主要關系式
1、淨資産收益率=總資産淨利率×權益乘數
2、權益乘數=資産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産負債率)
3、總資産淨利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産周轉率
4、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
5、總資産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産總額
6、淨資産收益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産周轉率×權益乘數
例題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