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說不完的話題,咱們晚上接着聊
曆史掌故、娛樂八卦、情感、育兒、美食……
“壹點夜市”統統有!
快來壹點,逛夜市喽~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雙叒叕來了
不知何時起
這個美好的節日
竟變成了一個
讓家長和老師們都很焦慮的節日
雖說“拒絕收禮”的口号已經喊了多年,但仍有家長“前赴後繼”。
今晚的夜市,壹點菌跟大家來芙蓉茶館裡扯會兒閑篇,聊聊令人又愛又焦慮的教師節。
家長糾結
明天就是教師節。
每年這時候,家長提前十多天就為怎麼感謝老師而“糾結”。
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
送禮俨然成了一道考驗家長智商和情商的難題:
不送吧,心裡過意不去
送吧,什麼才合适?
不指望有啥“特殊”待遇
可也不能無動于衷
人家都送就咱不送
那麼孩子會不會被“冷落”?
……
不少家長不同意送禮,要對孩子和老師有信心。自己從未給老師送過禮,而孩子也沒有被老師區别對待。
有家長說,給老師最好的禮物,就是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
但也有很多家長還是覺得不送不踏實,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
“我們每年也都是随大流,不是說對老師不尊重不信任,隻是自己過不了心理關,總覺得人家都送,自己如果空着手,感覺不通人情一樣。”
“分座位、選班幹部、代表班級參加活動,老師們特别是班主任最有話語權。人家都送了我不送,還不不吃虧嗎?”
“孩子在學校裡的時間長,和老師處好關系是必須的,多為孩子争取一些鍛煉的機會。”
老師尴尬
作為老師,教師節真的快過成了“教師劫”。每到這一天,不少老師的電話就響個不停,甚至有的直接被迫關了機。家長們的熱情太“恐怖”,有的約飯、喝茶;直接點的幹脆就在學校門口、家門口堵着,想辦法塞禮物;還有個别家長,把購物卡夾到孩子的作業本裡。甚至,有的家長挺體貼,知道老師不好意思收,直接買了禮品、鮮花快遞到家……
“教師節當天,辦公室就變成花的海洋了。但花的壽命短暫,沒過幾天就枯萎了,最後隻能丢掉。”
“有的家長确實是想趁過節感謝老師,可有的家長‘目的’就不單純了,會提出給孩子換座位、上課多提問等要求,這讓我們很為難。全班四五十名學生,我們不可能有偏有向,都是一視同仁。不可能說家長送了禮物,孩子會被特殊照顧,不送的就不管了。”
“教師節送禮是對教師角色的亵渎。教師不是知識的權威,但仍然是教育的權威。可以說,教師收禮恰恰是對學生的一種’教育’,這種’教育’當然對孩子産生了惡劣影響。”
孩子頭大
壹點菌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對于家長送禮這件事,作為孩子其實更加尴尬。有的家長還直接讓孩子把禮物轉交給孩子,老師收還好,老師不收的話,會不會以後都認為自己是“壞小孩”,一陣頭大。即使老師收了,以後看到老師,眼神都不敢跟他對視,總感覺純潔的師生之間夾雜了些什麼,怪怪的。
“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就是因為父母送禮而在班裡表現得趾高氣昂,拿自己送的禮物和同學送的禮物進行攀比,班裡的風氣也受到了影響,很快這件事情就傳到了校長的耳朵裡,這個老師受到了非常嚴肅的處理。”
有“禮”才有“節”,該送
這教師節的禮物到底該不送呢?教師節是給了學生一個感恩老師的機會,應該表達!但送什麼孩子最有發言權,家長不要指手畫腳。比如孩子想親手制作一張賀卡、畫一幅畫,或者對老師說一句“辛苦了”……
甚至,有的學校提前就想到了這些,“我們今年讓孩子在周末給老師寫一段話,回憶與老師一起經曆的快樂故事,教師節當天,貼在校外的大型宣傳闆上。”
還有的是老師竟送給孩子禮物。海綿寓意着珍惜時間;書簽告訴孩子們要熱愛閱讀;橡皮筋代表着堅韌,希望同學們生活中都做一個有毅力的人……
其實,老師最想要的禮物是個懂事的乖孩子,“孩子能自覺遵守紀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這對于我才是最好的禮物。”
所以,與其煞費苦心給老師選禮物,不如配合老師成功地教育出一個好孩子,這就是老師最想要的。
壹點夜市”欄目分為琉璃廠、八卦攤、深夜食堂、芙蓉茶館以及歇心鋪五大闆塊,白天講不完的話題,晚上咱們繼續聊。
(齊魯壹點)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