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三峽 散文 郦道元 描寫三峽雄奇險拔、清秀幽美的景色。語言凝練,動靜結合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書信 陶弘景 描寫秀美的山川景色,表達遊覽者的自豪感。結構缜密,語言凝練
記承天寺夜遊 小品文 蘇轼 借助空明甯靜的境界,傳達複雜的心境。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與朱元思書書信吳均描繪富春江美景,抒發厭倦世俗官場和寄情山水的情感。動靜忽見,骈散結合
唐詩五首 野望 律詩 王績 全詩于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抒發了惆怅、孤寂的情懷。融情于景,動靜結合
黃鶴樓 崔颢 詩人登臨古迹黃鶴樓,抒發了吊古懷鄉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至塞上王維刻畫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抒發慷慨悲壯的情懷。比喻生動,遣詞精妙
渡荊門送别 李白 登臨黃鶴樓,抒發含蓄而悠長的思鄉之情。意境高遠,風格雄健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描繪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發對西湖的熱愛之情。意象典型,結構巧妙
第9課《三峽》
1.文學常識
郦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所撰《水經注》,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廣泛補充發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凝練、生動的筆墨,描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重點字詞
【字音】
阙處( quē ) 襄陵(xiāng) 絕巘(yǎn) 屬引(zhǔ) 沿溯(sù)飛漱(shù) 禦風(yù) 猿鳴(yuán)曦月(xī) 素湍(tuān)長嘯(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澗(jiàn)肅 重岩疊嶂(zhàng)
【通假字】
略無阙處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異義】
(1)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或者。
(2)雖乘奔禦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義:是兩個詞,動詞“至”和介詞“于”。今義:連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詞多義】
(1)自自峽三峽七百裡中 介詞,在自非亭午夜分 連詞,假如,如果
(2)絕沿溯阻絕 動詞,斷絕絕巘多生怪柏 形容詞,極高的衷轉久絕 動詞,消失
【詞類活用】
(1)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2)回清倒影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3)空谷傳響名詞作狀語,從空曠的山谷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清榮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語水、樹、山、草)
(2)有時朝發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詞“于”,意思是“從白帝城”)
4.重點問題
(1)作者是怎樣抓住特征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
文章先總寫三峽形貌,接下來分寫三峽四季不同的景色。因為三峽的夏天以水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寫夏水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乘奔禦風,不以疾也”表現長江洶湧澎湃、一瀉千裡的迅猛;寫三峽春冬之景,突出其“清榮峻茂”的特色,顯露出大自然的無限生機,令人心曠神怡;寫三峽的秋天,則通過描寫“林寒澗肅”、高猿哀鳴且回聲久遠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峽秋天的凄清悲涼的氣氛。
(2)結尾引用了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怎樣理解這一歌謠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後以凄涼的漁歌作結,是為了表現山水雖佳,但世上猶有勞苦和貧窮的人,從側面表現了當時三峽漁民、船夫的悲慘生活。
探究2:文章結尾引用漁歌,是為了表現猿鳴之哀,渲染秋天的肅殺氣氛。
探究3:結尾引用漁歌,從結構上看照應了前文,總結了全文,升華了文章中心。
第10課《短文兩篇》
1.文學常識
陶弘景,字通明,号華陽隐居,人稱“山中宰相”,南朝齊梁時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蘇轼,北宋著名文學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擅長詩詞、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東坡全集》傳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賦》《飲湖上初晴後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
《答謝中書書》:
本文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過借古證今,強調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的觀點,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記承天寺夜遊》:
本文通過對庭院月光的描寫,創造了一個清幽甯靜的藝術境界,傳達了作者複雜微妙的心境:貶谪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在其中。
3.重點字詞
【字音】
夕日欲頹(tuí) 沉鱗競躍(yuè) 與其奇者(yù) 未寝(qǐn )相與(yǔ) 遂(suì) 藻(zǎo) 荇(xìng) 竹柏(bǎi) 猿(yuán)
【古今異義】
(1)四時俱備古義:季節今義:某個時候
(2)曉霧将歇古義:消散今義:停止、休息
(3)夕日欲頹古義:墜落今義:衰敗,萎靡
(4)蓋竹柏影也古義:大概是今義: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
(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清閑的人今義:指與事無關的人,多含貶義
(6)念無與為樂者古義:考慮,想到今義:想念
(7)月色入戶古義:單扇的門今義:主要指人家
【一詞多義】
與未複有能與其奇者(動詞,參與,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無與為樂者(動詞,和)
【詞類活用】
(1)五色交輝(名詞做動詞,輝映)
(2)夕日欲頹(形容詞做動詞,墜落)
(3)相與步于中庭(名詞做動詞,散步)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蓋竹柏影也(“……也”表判斷)
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語“餘”)
(2)倒裝句: 相與步于中庭(狀語後置,應為“相與于中庭步”)
4.重點問題
(1)《答謝中書書》寫景是如何體現動靜相襯之美的?
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遊魚躍水為動。以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成了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
(2)你是如何理解蘇轼所說的“閑人”的含義?
“閑人”并非閑極無聊、無所事事而包含着複雜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閑情雅緻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在政治上雖有遠大抱負,但卻被一貶再貶,是一個被貶的閑人。
第11課《與朱元思書》
1.文學常識吳均,南朝梁文學家。吳均長于描寫山水景物,風格峻拔清新,時人紛紛效仿,稱為“吳均體”。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作者從行船遊江的實見實感出發,由遠及近地着力描繪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發了作者對官場的厭倦、對功名利祿的鄙視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點字詞
【字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軒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飛(yuān) 戾天(lì) 經綸(lún) 窺谷(kuī)
【通假字】
(1)蟬則千轉不窮(通“啭”,鳥鳴,文中指蟬鳴)
(2)窺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異義】
(1)一百許裡古義:附在整數詞之後,表示約數。今義:應允,或者,可能。
(2)鸢飛戾天者古義:至,到達。 今義:罪過,乖張。
(3)經綸世務者古義:籌劃,治理。 今義:比喻規劃、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詞多義】
(1)絕猿則百叫無絕(動詞,窮盡、斷絕)天下獨絕(形容詞,絕妙)
(2)上負勢競上(動詞,向上生長)橫柯上蔽(名詞做狀語,在上面)
(3)直直視無礙(形容詞,一直)争高直指(形容詞,筆直)
(4)百一百許裡(數詞,指十個十)猿則百叫無絕(數詞,極言其多。這裡指不停地,相當于副詞。)
(5)無直視無礙(副詞,沒有)猿則百叫無絕(副詞,不)
【詞類活用】
(1)負勢競上名詞做動詞,向上生長
(2)互相軒邈形容詞做動詞,争着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3)任意東西名詞做動詞,向東或向西
(4)風煙俱淨形容詞做動詞,消淨,散淨(5)橫柯上蔽方位名詞做狀語,在上面
(6)猛浪若奔動詞做名詞,飛奔的馬
(7)望峰息心動詞使動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省略主語“小船”)
(2)急湍甚箭(省略介詞“于”,應為“急湍甚于箭”)倒裝句鸢飛戾天者(後置定語,應為“飛戾天之鸢者”)
4.重點問題
(1)“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觸景生情、以情明志,既從側面表現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贊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山中的各種聲音,有什麼作用。作者描寫了山中的各種聲音,表面上看來熱鬧異常,其實卻是以鬧寫靜,顯示出山深無人的幽靜。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為後文的“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埋下伏筆,強調大自然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
第12課《唐詩五首》
文章思想内容
《野望》:
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怅、孤寂的情懷。
《黃鶴樓》:
詩人登臨古迹黃鶴樓,通過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話傳說的觸動,抒發了吊古懷鄉之情。
《使至塞上》:
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艱苦行程,以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塞外壯闊绮麗的景象及到達邊塞訪問的情況,表達了詩人出使邊塞的悲壯情懷和難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荊門送别》:
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
《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遊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陰裡”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理解性默寫
《三峽》(郦道元)
1.從視覺角度描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隐天蔽日。
2.《三峽》中極盡誇張,從側面烘托出三峽山的高峻險要、壯麗絢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三峽》中描寫三峽夏水洪大兇險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4.《三峽》中描寫三峽夏水湍急、行船極快的句子是: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5.《三峽》中用誇張、側面烘托江水流速極快的句子是: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6.朝發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這使我們想到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
7.有一句話把三峽春冬季節山水草木的秀麗景色概括無遺,這句話是:清榮峻茂
8.《三峽》中描寫春冬之景時,采用動靜結合的寫法,先寫了“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靜景,然後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
9.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0.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成功實現“蓄水315米”,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晨現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漁者歌曰”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凄異景狀一去不複返了。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1.統領全文,充當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表現山水相映之美)
3.講究色彩搭配,表現一年之美,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4.将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5.找出文中的議論句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6.表現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曉霧将歇,猿鳥亂鳴。
7.表現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記承天寺夜遊(蘇轼)
1.《記承天寺夜遊》中以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點明主旨,抒發作者感慨,表達作者曠達情懷的語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3.《記承天寺夜遊》中表露作者複雜而又曠達心境的句子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與朱元思書(吳均)
1.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2.文中與“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比喻、誇張)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曆曆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态和動态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四句是:負勢競上,互相軒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表達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贊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6.文中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潔志趣的句子是: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