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曾經說過:“身為父母,最重要的一項天職,便是在孩子年幼時,用規則來約束他們。”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從而朝着錯的方向生長。
父母的教育和提醒就是規矩,能夠及時糾正偏差,規範孩子的成長。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敬畏才知行止。
立下這九條家規,将會助力孩子走得更遠。
郭麒麟被譽為“最有禮貌的星二代”。
長輩站着,他絕不會坐着;
走紅毯時,彎腰伸手示意其他人先走;
工作人員給他遞物品,雙手接過并道謝……
因為好教養,他收獲了好人緣,星路也越走越燦爛。
這一切都得益于郭德綱對他的嚴厲教育。
從小,郭德綱就給他立了很多家規:
稱呼長輩一定要用“您”;來客人了要主動打招呼;吃飯要請客人先上桌……
别看這些規矩很小,聽上去甚至有些苛刻,其實,它在孩子心中種下的是“教養”的種子,開出的是“包容”的花朵。
常言道:“不學禮無以立。”
意思是,懂禮貌的人更容易獲得好感和尊重,更容易獲得成功。
作為父母,應當教會孩子講禮貌,讓孩子把“您好” “謝謝” “請”等詞挂在嘴上,更要落實在行動裡。
有了“禮貌”這張通行證,孩子的成長之路才會越走越順暢。
在《情緒解鎖》一書中,耶魯兒童研究中心教授Marc Brackett說:
“很多孩子發脾氣都是因為沒有辦法精準地描述自己的感受。”
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卻又無法用語言去描述,隻能大哭大鬧、撒潑打滾。
隻有父母接納孩子的情緒、察覺生氣背後的原因,并積極回應,才能幫助孩子走出情緒困境。
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能夠在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準确地将情緒表達出來,那麼在表達的過程中,他的情緒就會減弱80%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引導孩子去識别各種各樣的情緒:開心、傷心、憤怒、沮喪……
培養孩子的情緒自我覺察能力和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
如此,當他們遇到不滿的事情時,就能夠正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好好說話,好好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胡亂地發脾氣。
愛爾蘭的一家咖啡館出台過一項規定,如果顧客未能制止孩子的尖叫行為,将會加收15%的費用。
這個看似不合理的規定,卻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
孩子在公共場合随心所欲地喧嘩吵鬧,父母不但不出手阻止,還饒有興緻地欣賞孩子的活潑,美其名為釋放孩子的天性。
這确實很令人讨厭。
有規矩的自由叫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放肆。
給孩子設定明确的期望,提前告訴孩子在公共場合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能大聲喧嘩。
孩子做到了,給予正面、積極的反饋,不斷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早一點培養孩子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他将來在社會闖蕩時才不會處處碰壁。
有一種父母,舍不得孩子受苦受累,凡事包辦。
最後孩子長大了,連系鞋帶、洗衣服、整理屋子這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替孩子吃的苦,最後都成了他的坑。
與其給孩子打一輩子的傘,不如給他造一把遮風擋雨的傘。
要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隻需要把生活的主動權歸還給孩子。
少插手,不包辦,恰當的時候給予指導,孩子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從穿襪子、疊被子、收拾桌子這樣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他慢慢修煉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在跌跌撞撞中長出堅韌的盔甲。
一個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他的媽媽知道後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并讓孩子手寫檢讨書發到業主群裡道歉。
她也認真地為教育失責道歉,并讓孩子打掃電梯一個月作為懲罰。
這一頓操作被網友盛贊為“教科書式育兒”。
我想她的家規裡一定有一條:做了錯事要敢于承認和改正。
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擔和面對,任由小錯釀成大錯。
美國托德·帕爾在《犯錯沒關系》裡說過:
“小孩對待錯誤的方式都是從父母身上模仿而來的。父母如何對待錯誤,孩子便會如何對待錯誤。”
父母無視,孩子就永遠認識不到錯誤,隻會變本加厲地犯錯;
父母責罵,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而隐瞞和逃避,無法做一個坦蕩的人;
父母懂得和善而堅定地糾錯,孩子才能在錯誤中反思,學會責任和擔當。
看過一個視頻,小女孩看到豆芽賣得特别好,萌生了自己種來賣的想法。
看着女兒好奇的眼神,她的媽媽堅定地點點頭:“嗯,我們試試。”
第一次種植失敗了,媽媽鼓勵沮喪的女兒:“沒關系,我們再試。”
她帶着女兒一起探索,翻閱資料,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最終換來了豆芽的旺盛生長。
對于女孩來說,媽媽的那句“我們試試”就像一劑神奇的養料,滋養了她的好奇心,培養了她勇于探索,不怕失敗的精神,她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博士。
保護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也許他就會是下一個牛頓。
珍視孩子的每一次提問,正面引導孩子去觀察、思考、尋求答案。
一個勇于不斷嘗試和挑戰新事物的孩子,更能活出自我,擁有更廣闊的人生。
相信有不少家長感受過孩子磨蹭帶來的痛苦吧?
早上起床賴了一分鐘又一分鐘;
出門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拿東西;
寫作業前要喝水,要吃零食,要整理文具……
磨蹭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時間觀念,還不懂得時間的寶貴。
一個做事磨蹭、拖拉的孩子缺乏專注和耐心,容易半途而廢,也不會輕易取得突破。
一個磨蹭的人也很難成為守時的人。
而不守時是社交的大忌,容易給人留下不負責、不靠譜的印象,從而喪失重要的發展機會。
高明的父母懂得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教會孩子去掌控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從而形成自己的内在節奏。
在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親社會行為”,是指在社交行為中表現出來的分享、幫助、合作等利他和助他行為。
簡單點來說,就是培養對他人的善意。
相關研究表明,這種親社會行為的發展能夠提升滿足感和成就感,促進自我行為的調整,幫助兒童形成正确的價值觀,形成積極的群體意識。
我們要給孩子種下“善”的種子,在成長中多給孩子關愛他人的機會,讓孩子在分享和助人為樂中厚植善念。
同時,身為父母更應該以身作則,用身體力行去感染孩子。善良的父母教不出自私自利的孩子。
我們立的所有規矩,都是在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去規範孩子的行為,指引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成長。
然而,當孩子遭遇危險時,請告訴他們,所有的家規都不作數。
他們可以不講禮貌,可以大聲呼叫……
最重要的一條家規就是教會孩子自保。
我們可以通過社會新聞、繪本故事、情景模拟等來形成孩子對危險的認知,培養孩子的危險辨别能力和安全防範意識。
《遜志齋集》中寫道:“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愛孩子而不加以教育,如同不愛; 而教育又不引導向善和上進,如同不教。
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家規,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願我們的孩子都成為守規矩,有教養的人。
作者 | 花朵之藍,有遙遠的夢想,和最樸素的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