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訊(記者 田雪皎)45年前,簡陽民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技術,在龍泉山崇山峻嶺下,鑿出一條6公裡引水隧道,堪稱“地下長河”。45年過去,這條成都城邊的“地下長河”内部情況怎麼樣了?12月16日開始,簡陽人朋友圈熱傳《徒步穿越龍泉山引水隧道》的圖文貼,展示了這條“地下長河”45年後的現狀,其中部分隧洞壁上長出了鐘乳石。
洞壁上的石鐘乳
17日,龍泉山灌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向外界展示的圖片來自12月12日一次例行檢修,當天除了檢修工人外,少量作家、攝影愛好者受邀參加,這也是龍泉山引水隧道建成45後,隧道内情況首次向外界公開。
斜井中石闆鋪成的台階
“地下長河”最深位于地下600米 穿越全程需要3小時
洞壁上的施工記錄
龍泉山引水隧道檢修每年都會進行,時間一般安排在每月11月或者12月,與上遊東風渠歲修時間同期進行。
2017年的檢修于11月29日開始,經過一周時間維修維護,12月12日檢查驗收時,3名簡陽當地攝影愛好者和作家有幸受邀參加,這也是檢修工人以外的人員首次進入“地下長河”。
“地下長河”檢修
龍泉山灌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人工“地下長河”總長6274米,離地面最深近600米。雖然隧道有6米高,如同一條地下長廊,但由于上面有水滲透,腳下水聲叮咚,時常會被絆腳,檢修人員隻能持手電緩慢行走。“如果檢修較順利,徒步穿越需要3-4小時,檢修發現問題,時間要得更長。”
斜井中結出的鐘乳石
龍泉山引水隧道是資陽、簡陽兩地超過100萬人的飲用水、灌溉水“咽喉”,因為這條”地下長河“貫穿龍泉上,才有龍泉山腳下煙波浩渺的三岔湖和龍泉湖。
洞壁上數據油漆仍鮮豔 斜井中長出鐘乳石
洞壁中的位置記錄
此次穿越的圖片顯示,主隧道洞壁上關于隧道修建時間、位置标識數據等仍清晰可見,一些紅油漆刷寫的數據仍十分鮮豔。“這些都是45年前,竣工後留下的。”龍泉山灌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這條6公裡長的地下隧道,當年除了從兩頭開挖外,還從龍泉山表面向下斜打了14口井,以擴大隧道修建作業面,加快工程進度。
12日,穿越“地下長河”的人員發現,14口斜井已經封閉隻剩2口,斜井中的台階用石闆鋪成,結出了一些青苔。“這兩口斜井預留用于檢修,也是便于搶修的‘密道’。”龍泉山灌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斜井洞壁上漂亮的鐘乳石圖案
手電筒光線照進一口斜井,檢修人員發現,洞壁上長出了鐘乳石,厚厚的鐘乳狀物質已經封閉了洞壁上的縫隙。“若幹年後,這裡可能就是一個地下五彩池,不敢想象未來有多美。”随行的一名當地作家說。
龍泉山灌區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鐘乳石主要在斜井中形成,由于地下水滲透形成,對主渠道并無影響,也不會影響下遊用水安全。
仔細檢修“地下長河”每一個點位
(龍泉山灌區管理處供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