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43:58

今天,走進永濟市虞鄉村的一戶農家,年過八旬的閻淑元老人正在縫紉機制作手工藝品。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1

她說:雖然八十多了,但眼不花,耳不聾,穿針引線都是自己弄。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2

看到我的到來,老人停下手中的活,從家裡櫃中拿出珍藏的寶貝:小孩戴的虎頭帽。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3

在家門口擺攤

老人在家裡手工制作的布老虎。在虞鄉當地,新生嬰兒過滿月時,姥姥會送孩子布老虎等禮品。

布老虎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工藝品,它是兒童玩具、室内擺設、饋贈禮品。

布老虎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4

老人制作的香包,每年端午節前,她就帶着香包上集趕會賣香包,一次能賣好幾百塊錢。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5

老人正在縫制香包。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6

老人給我說道:“手工做這些有一二十年了,最初是同村人叫去幫忙,制作布老虎,那些東西拿到平遙城賣了成萬塊錢。後來,人家不幹了,自己就在家裡做。”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7

這是村裡結婚時用的香包,做成花馍的形狀。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8

香包,又稱荷包、香囊,主要用錦制作,又稱錦囊或錦香袋。一般系于腰間或肘後之下的腰帶上,也有的系于床帳或車辇上。佩戴香包之俗,在民間盛行。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9

香包是古代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标志的古代農耕文化的産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10

香包,曆經千年,依然在民間廣泛流傳。這是十二生肖圖案香包。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11

這是一件虎頭帽,過去給小孩子戴的保暖帽,做工精細,式樣老舊,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老人說:“這種虎頭帽,以前常見。後來想做時,還是在南梯村找見了一件老式樣,仔細看了,才會做了。在平遙城,一件賣了130元。”

傳統虎頭帽,每一個部件都是手工完成。或許以今天的審美來看略顯粗陋,但一針一線浸透的都是長輩對孩子的愛意與祝福。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12

老人熱情地端來了水果讓我吃,她說:“現在人生活條件好了,兒女過得都好,平常沒事,做些針線活,不圖掙錢,就是給自己散心,有個事幹。人老了,常常回想過去苦日子,常常想起爹娘,偶爾還會想起娘家黃家窯村,回想自己的同齡夥伴。”

繡花口金包制作教程圖解(虞鄉八旬老人手工制作傳統的布老虎)13

臨走時,老人拿了兩對小香包送給我,說:圖個吉利,保佑家人平安!

虞鄉曆史悠久,物寶天華,鄉村還保留着一些傳統的手工藝,但這些傳統文化正面臨着後繼無人、難以傳承的消失境地。

(拍攝、編輯:李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