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親子溝通五個步驟

親子溝通五個步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6 02:50:43

知名教育機構5年授課老師,用心為您分享學習幹貨、生活感悟,請多多關注~

親子溝通五個步驟(十個改善親子關系的溝通技巧)1

小學時,我成績很好,經常考100分。但是,三年級時有一次發揮失常,結果不太理想。我回家告訴媽媽,希望能得到一些安慰,結果母親說了那樣一句話。後來,不管我考得多好、多差,再也沒有跟她分享過我的成績了。

我清楚地記得,成績出來後的那個周末下午,我和媽媽、還有弟弟在院子裡玩耍、曬太陽。陽光暖暖的,媽媽微笑着看着我們,一切都很好。在玩耍的間隙,我想到了考試成績,那一瞬間特别想要一句鼓勵,于是我滿懷期待地開口:“媽……嗯……最近這次考試結果不太好呢!”

媽媽回了一句簡單的話:“都怪你看電視看得多!”

一瞬間,幼小的心靈瞬間跌至谷底。我忍住了眼淚,沒有再說什麼。

後來,不管我考得多好、多差,再也沒有跟她分享過我的成績了。

生活中,類似的對話,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聽過或說過:

“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怎麼就不記得把玩具收起來?”

“你什麼時候才能聽話點?”

“考試沒考好,肯定是你沒有認真學習!”

……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說過:

所有的觀點從提出者的角度來看都是正确的。

這句話指出了所有争吵的根源:人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理解對方。

好的溝通方式,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想法、心理感受。

要核實,不要假定。

假定,即在沒有全方位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我們内心已經形成的結論。假定的本質是猜想。如果孩子出現問題,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第一直覺處理,而是應該去核實:了解事情真相以及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要探詢,不要說教。

指導孩子做事情,避免長篇大論,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去做,讓孩子從自己的經曆中去學習。

要鼓勵,不要指揮。

過多的指令會增強孩子的依賴性,消除主動性和合作意願。正确的做法是,對孩子發出邀請——變相鼓勵他們參與到事情中來。

要肯定,不要隻是期望。

家長對孩子抱有期望,希望他們能做得越來越好,這很正常。但是如果我們的期望變成了評判孩子的标準,那麼“期望”就會變成孩子成長路上的負擔。我們要尋找機會肯定孩子已經取得的成就和他本身的獨特性,讓他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否則,過高的期望,隻會讓孩子喪失信心。

要尊重,不要“成人主義”。

當家長忘記孩子不是成熟的成年人,并期望他們像成年人一樣思考和行動,就是“成人主義”。比如“為什麼你不能……?”“我跟你說多少遍了。”幾乎任何以“應該”或“應當”開頭的話,或者用生氣的語調說出來的話,都是一種成人主義。它傳達的信息是:你不明白我的想法,你就是錯的。

與“成人主義”不同,尊重,意味着接納:“不要因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而評判他們”。當我們以尊重的姿态看待孩子時,你就會發現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合理的。所以,生活中,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好的溝通方式,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真實想法和感受,促進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十個小技巧,快快用起來吧!

親子溝通五個步驟(十個改善親子關系的溝通技巧)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