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06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多地可達40℃以上。氣象專家介紹,此次高溫天氣過程是今年以來影響範圍最廣的一次高溫天氣,并且強度大、持續時間長。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7月11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表示,結合當前我國季節的氣候特征,部分地區出現高溫天氣屬于正常現象,但某些地方出現破紀錄的高溫就不正常了。
7月10日,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級工程師符嬌蘭在接受央視新聞《新聞30分》采訪時表示,7月初以來伊朗高壓異常發展,并向東影響我國西北和西南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西伸發展,控制我國南方大部地區。而受高壓脊的控制,上述大部分地區盛行下沉氣流,天氣以晴熱少雨為主,因此白天受太陽輻射的影響,氣溫升高比較快,導緻出現了大範圍的高溫天氣。“入夏出現高溫天氣比較正常,但今年高溫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還是具有一定的極端性。”
PART1
56歲女子因中暑去世
從發病到去世不足10小時
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孟慶冰值夜班時,接診了一位56歲的女性,她來自石家莊趙縣,到醫院時已意識不清,體溫達40℃以上,全身多器官衰竭,血壓低到測不出來,還未來得及搶救就去世了。
據患者家屬回憶,當天天氣炎熱,該女子整個下午在田間噴灑農藥,下午6點多突然出現神志不清、頭暈嘔吐等症狀,家人送其至當地醫院做頭部CT檢查未發現問題,醫生診斷其為重度中暑,急轉上級醫院。最終病人因重症中暑去世,其發病到去世不足10小時。
PART2
嚴重的中暑緻死率
高達81.3%!
在這樣高溫悶熱天氣裡,中暑已成高發疾病。但很多人都覺得“中暑”是個小問題,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嚴重中暑的死亡率極高!
重症中暑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類型。
近期高發的熱射病就是最危險、最嚴重的中暑,表現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幹燥(早期可以濕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會導緻中樞神經系統、肌肉組織、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問題,極易引發多器官衰竭,病死率極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科醫師高巍2018年在其微信公号刊文介紹,體溫超過40℃的嚴重中暑病死率為41.7%,若超過42℃,病死率高達81.3%。
PART3
這三個中暑等級
一定要知道!
中暑根據輕重程度分為三級: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跑步和戶外運動出現以下症狀時,你可能已經中暑了,必須立即轉移到陰涼地方,避開高溫,對症處理。
☞ 先兆中暑
是指高溫高濕環境下出現多汗、口渴、乏力、頭暈、眼花、耳鳴、頭痛、惡心、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體溫正常或略高。
解決辦法:及時補水、降溫!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短時間就可以恢複。
☞ 輕症中暑
是指先兆中暑加重,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惡心嘔吐、全身疲乏、心悸、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速、血壓偏低、動作不協調等,體溫升高至38. 5℃左右。
解決辦法:及時補水、降溫!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數小時内可恢複。
☞ 重症中暑
按遞增的嚴重程度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也可出現混合型。多發生四肢抽筋,經過多次牽拉無效或無誘因的腹痛、背痛。
1、體溫調節中樞正常:熱痙攣、熱衰竭
2、體溫調節中樞異常:熱射病
處理方法:撥打120,現場及時通風、補水、降溫。
01
熱痙攣
熱痙攣是在高溫悶熱環境下活動出汗太多、電解質流失、肌肉疲乏後引起短暫性、間歇發作的肌肉抽動,一般持續時間約3分鐘。
急救處理:移到陰涼處、緩慢伸展收縮的肌肉、局部加敷溫濕毛巾、補充水分、電解質。
02
熱衰竭
呼吸急促、四肢濕冷、大汗、血壓降低等,可伴有肌痙攣、體溫正常或略低、皮膚蒼白濕冷、脈搏快而弱、頭暈、 惡心、嘔吐、疲倦、頭痛,昏厥或意識模糊。
急救處理:脫離高溫環境、通風處擺放休克體位(頭腳稍作擡高)、補充水分、電解質、嚴重時需送院。
03
熱射病
最嚴重的中暑類型,體溫升高超過40℃,意識不清,少汗或無汗時,可伴有肌痙攣。熱射病發生率占熱症侯群不足 1%,但死亡率卻高達 70%-80%。是臨床表現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急救處理:立即脫離高溫環境、擺放休克體位、以毛巾或海綿浸冷水拍拭身體使其降溫、補充水和電解質、盡快從速送到醫院。
休克體位☝
PART4
室内運動
也要防中暑
持續高溫天裡,戶外工作者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溫,與此同時,不要認為“在家就沒事”,尤其是老人群體,要警惕“非勞力型熱射病”,發現或救治不及時,後果可能緻命。
圖片來源:網絡
持續的高溫天裡,老人在家可以适當開空調,将空調調到26攝氏度左右,早晚通風。
同時牢記“三個重點”:
第一,在夏天要适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一口氣大量喝冰水;
第二,可以适當吃些西瓜、桃子等瓜果蔬菜,保持體内電解質平衡,營養均衡;
第三,不吃隔夜食物,尤其是老人,隔夜的食物即使放入冰箱也不建議老人再食用,因為夏天食物非常容易變質。
特别提醒
高溫天氣外出要注意防暑防曬
及時補水
出現因中暑導緻的
體溫升高、意識不清症狀時
切勿遲疑,要及時就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