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吃菌菇的時候,不過随之而來我們也會看到很多因亂吃野生菌而住院、甚至危及生命的新聞。菌菇味美、營養價值高,在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吃菌那些事兒。
01
吃菌菇有着悠久曆史
我國是最早認識和食用菌菇的國家,據考古發現浙江餘姚縣河姆渡村遺址的出土物中就有菌類,這表明早在距今約6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古人就已經開始采食蘑菇。
到了有文字記載的時期,食用菌在古籍中則常被稱為芝、蕈、栭、苬,《列子》中曾言“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呂氏春秋》中載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史記》中也記載“千歲松根,食之不死”。
不僅會吃,古人還早早就掌握了人工培植菌菇的方法。隋朝時期描述溫州永嘉風物的《山蔬譜》中有香菇的記載:“永嘉人,以黴月斷樹,置深林中,密斫之,蒸成菌,俗名香菇,有冬春二種,冬菇尤佳。”唐代蘇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也記載了:“煮漿粥安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爾”的原始木耳栽培法。
到了明代,潘之恒在宋代陳仁玉著的《菌譜》的基礎上編寫了《廣菌譜》,收錄各種蘑菇40餘種,并把雲南、安徽、廣西等省出産的19種食用菌作了介紹,這便使得菌菇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02
讓人欲罷不能的菌菇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菌菇類食品約600種,我國約有360種。地大物博的土地為各類美味的菌菇提供了豐沃的生長環境,民間也流傳着“南菌北菇”的說法,我國可食用野生菌的分布向來有着“南有雲南,北有大興安嶺”的說法。
西南地區是國内野生菌最大的一個産區,其中以雲南省産量最大。雲南素有“真菌王國”的美譽,野生食用菌産量占了中國的三分之二以上,松茸、幹巴菌、羊肚菌、雞油菌等都是雲南菌菇的代表。
東北是國内野生菌第二産區,主要集中于大興安嶺地區,其中榛蘑、大腿蘑、白香菇、雞油蘑們都是優秀的東北菌菇。
不僅是這兩大産區的人們對菌菇欲罷不能,菌菇的美味也在征服越來越多人的味蕾,據《2022京東超市糧油調味幹貨消費趨勢報告》,食用菌類相關産品銷量持續飙升,線上購買人群也是食用菌消費的一大主力。
03
食用菌菇類要注意
菌菇類一般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在一些野外的森林、草地便常常可以見到各類菌菇,很多人缺乏基本的辨别能力或者難以抵禦菌菇的鮮美,便會出現誤采、誤食的情況,從而影響到健康。
食用菌菇類這幾點要注意:
• 到正規市場購買,選擇有營業資質的店鋪購買菌菇類食品,不要采食不熟悉、來源不明的菌類。
• 加工烹饪菌菇類時一定要煮熟、熟透,吃菌時最好不要喝酒,因為一些野生菌會和酒發生反應,引起中毒。
• 不要輕信民間一些辨别有毒野生菌的方法,從科學權威的渠道獲取正确信息,不确定的情況下不要觸碰、采集、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菌。
• 食用菌菇不小心中毒,要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前往醫院治療,不要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一個新的口号:合理的膳食結構要謹記六個字“一葷一素一菇”。菌菇類所含營養物質豐富,還有着獨特的口感,我們喜歡吃菌菇,也要吃對、吃好菌菇,切莫因貪圖一時美味反而危害到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