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莎士比亞的名言改編版這樣說:
“世界是一列火車,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隻是火車上的乘客而已。”在電影《雪國列車》中,那個運轉了17年的火車大概就是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雪國列車》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在韓國2013年上映之後,首日的觀影人次就達到了60萬,創下了韓國電影的票房紀錄。
這一部寓言式的故事,劇情并不複雜,然而所揭示的主題卻是具有警策意義的,即人類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到底是循環往複的改朝換代,還是颠覆式的别開生面?
平衡之下的生存法則
電影剛開始,就設定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故事。
在2031年,為了應付地球上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各國群策群力,向大氣中釋放CW7來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然而,因為設計的失誤,将全球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極寒深淵,地球上絕大部分生靈死亡,幸存者登上了一輛列車,這一輛列車圍繞着地球不斷的行駛,車上的乘客成為了永不停歇的列車流浪者。
列車是一個完整的世界縮影,在其他的電影中,列車行駛的方向都是前方,而雪國列車行駛的方式卻是周而複始的旋轉和輪回。
這駕列車,并不是諾亞方舟,而是一個小型的等級社會,有着嚴格的等級之分。從車尾到車頭,乘客們都有着自己相應的待遇和生活條件,車廂尾部的底層人,看不到天日,看不到希望,為了争取到更多的權利和平等,發動了無數次的反抗。
在一個看似充滿規則的列車中,每個人的命運是不同的。
就如同維爾福德在片尾一直強調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樣,這一列火車如同一個監獄一樣,在看似富有秩序性的列車空間裡,隐藏着對人的桎梏,這是電影的主題和引子。
現實社會需要平衡,而這一輛列車上也需要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平衡。
在列車上,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場所,這裡的水、食品、空氣、資源等因素都是人們生物鍊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導緻這一輛列車的停滞,影響到正常運轉。
居住在列車尾部的人們,不管是他們内部的自相殘殺,還是克勞德冷酷無情的殘酷統治方式,都是維爾福德減少人口的一種方式,看似殘酷的背後,其實也是對于現實社會的隐喻。
這一列列車,如同當今的地球,各國精誠團結,然而,也有很多國家為了資源和生存的權利而争奪着,導演奉俊昊利用這樣的一個故事,來暗喻現實社會的矛盾,在看似充滿科幻的背景前提下,體現的卻是人類的生存法則。
反抗者的人性救贖
奉俊昊曾經說過:
“最無情的故事,是直戳人們内心的沉重和隐喻。”
男主角柯蒂斯滿含着淚水,對小姑娘尤娜說:“我十七年在陸地上,十七年在列車上”,這一位鐵骨铮铮的硬漢在表達自己過去的時候,淚如雨下。
對于他來說,是尾部車廂的“起義領袖”,然而,在他的内心深處,也隐藏着被割成了兩半的靈魂,一半是光明的火炬,另一半是黑暗的陰影。
對于他來說,也是經曆過一段救贖之路,在剛開始,他因為饑餓,可以自私到為了食物将尖刀對準了同胞的惡人,然而,當他看到自己的同伴為了他人而割掉身上的肉時,他的内心觸動了,從此走上了帶領大家反抗,成為英雄的道路。
這一系列的轉變,不僅是柯蒂斯的崛起,也是他對于自我的救贖。
在西方神話中,天堂和地獄永遠都隻有一牆之隔,這樣的寓意映射到了電影中,也變成了火車頭部和尾部之隔,天使和魔鬼往往也隻是一念之間。
在列車尾巴,人們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然而,在通往“天堂”之路的過程中,卻能夠精誠團結,用自己的身體幫助戰友抵擋住敵人的槍口,而列車頭部的“貴族”乘客,卻充滿了暗算和懷疑。
這樣的反差對比,也體現了故事中主人公人性魅力和回歸。
是瘾君子也是“隐君子”
“隻有走出去,才能真正結束這一切。”
——南宮民秀
在密不透風的列車中央,帶着寒意的抽屜被打開,電力專家南宮民秀和自己的17歲的女兒已經被關了17年,對于一個為列車的正常運轉設計了複雜系統門鎖和安保系統的工程師來說,多年的禁閉和關押也隐藏不了自己對于自由的向往和對女兒的愛。
他的女兒尤娜,溫和而善良,透過一雙溫暖的眸子可以看出,多年的關押并沒有讓她喪失本該有的善良和真誠,她是一位瘾君子,他們卻幫助柯蒂斯連接電纜,打通了一道又一道的通往車頭的門。
和柯蒂斯的正面反抗不同,這一對父女也隐藏着自己的希望,他們熱切盼望能夠打開車門,獲得重生的機會,所以,父女兩人和柯蒂斯通力合作,兩者之間的關系既團結,也微妙。
故事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南宮民秀打開了那一盒人類僅存的兩根香煙,點燃之後,狠狠的擲在了地上,目睹這一群列車尾部的“尾部人”的哄搶。相比較柯蒂斯想要迫切的開啟那一扇複仇之門,南宮父女的追求更為簡單和純粹。
值得一提的是,南宮想要打開的除了真實存在的通往自由的門之外,更多是一種精神上的解脫和自由之門,他的目标超越了在列車尾巴生活了17年的“尾部人”,指向了更為高級的精神世界。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位工程師的身份不同,他是一個較為清醒的智者,看似癫狂,實則心細如發。在瘾君子的背後,他也是一位“隐君子”。
“時間太久了,别人都覺得那是一堵牆,然而,那卻是一扇門。”
南宮先生想要炸開的這一扇門,也正是他通往自由的禁锢之門,對于舊秩序的破壞和對于重生的希望,隻有真正走出這一扇門,才能夠看到冷天雪地中的新生。
最終,他沒有走出去,他的女兒卻走了出去,也算是完成了他最後的希望和寄托吧。
鳳凰涅槃之後的人間清明
這部電影中的孩子一共有三種。
第一種,是底層勞動者中頑強生存的兒童;
第二種,是被權貴階層“洗腦”的孩子;
第三類,是被當做“列車部件”一部分,機械化運轉着列車運營的孩子;
這三種孩子這也象征着人類的三種未來,看上去似乎都是弱小的個體,然而,他們所能夠代表的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希望。
當畫家将斷臂人孩子所作的畫給他父親看的時候,意味深長的說:
“這裡的光線太暗了,你看看這個孩子的眼睛,也許,你能夠看出希望。”
正因為孩子是社會的希望和未來的棟梁,所以,在這列列車上,孩子們也成為了兩個階級中争奪的重要資源。
在人類的資源争奪中,孩子們所能夠扮演的,正是各種權力制衡的“工具”,不管是被洗腦,還是被當做列車的零部件,孩子們都失去了自己應該享受到的陽光和正規的教育。
人們為了保存未來的有生力量,自我犧牲。
在故事的末尾,尤娜帶着被當做“零部件”的孩子一起走出了列車,在廣袤無垠的冰雪世界裡享受着陽光的照耀。
遠處雪地上的北極熊,代表着新的希望,也預示着一個新的開始,鳳凰涅槃之後的人類世界一片清明。
寫在最後:
《雪國列車》是秦俊豪導演的第一部英文電影,他将技術,叙事和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将自己的世界觀表達的較為完整的一部作品。
通過豐富而深入的影像呈現,為觀衆構建起了完整而充滿話題性的讨論價值,将現實生活中鏡像化的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場視覺和藝術上的盛宴,也有更多現實中未解之謎的思考,深化了故事的主題,也增強了電影的藝術感染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