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研究的人,應該都知道王羲之,以及他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晉代貴族、會稽内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42位全國軍政高官,在蘭亭修禊後,飲酒賦詩,王羲之為這次文人集會所作之詩寫序,于是便有了千古流傳的《蘭亭集序》。
當時,王羲之等在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後,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遊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觞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即興賦詩并飲酒,此即是曲水流觞的真實表現。
曲水流觞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歡慶和娛樂,二是祈福免災。
曲水流觞現今的另一種含義為中國傳統園林中專門為舉辦此種活動而設置的程式化景點,一般以“流杯池”、“流杯亭”等水景為中心。
如今,還有不少文化活動都會再現曲水流觞的景象。
另外一提,這一雅俗也東傳日本,1983年清明前夕,福岡縣書法美術振興會、西日本電視台、太宰府天滿宮聯合組織了“曲水之宴訪華團”,專程到蘭亭朝聖王羲之,與紹興書法家一起進行“曲水流觞”、飲酒斌詩和書藝交流,足見曲水流觞這一習俗和會稽儒風流傳之廣,影響之深。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