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愛你剛剛好》 朱永新、孫雲曉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紅網時刻11月1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張倩)父母不僅要愛孩子,更要智慧地愛,科學地愛,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讓這種愛變成“溺愛”。這是書名《這樣愛你剛剛好》的含義,也是該書傳遞的前沿教育理論。
日前,由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旗下湖南教育出版社,聯合衆多業内名家精心打造的家教類重磅力作《這樣愛你剛剛好》(小學段6冊)正式面世。該叢書由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著名教育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擔綱主編,凝聚了四十餘位國内家庭教育專家集體研究和讨論的結晶,具備完整、科學的體系,代表了我國家庭教育發展的主流。
書中,劉秀英、孫宏豔、李燕、楊詠梅等多位一線育兒專家和教育專家傾情奉獻,在分享多年育兒經驗和心得的同時,手把手傳授讀者育兒知識和技巧。内容以理論和案例交互呈現,既具備理論的高度,又具有實操的溫度,兼具可讀性、趣味性、實用性。圖書設計新穎,裝幀别緻,文中配以插圖和色塊小貼士,圖文并茂,給讀者以舒适的閱讀體驗。
《這樣愛你剛剛好》是專為新生代父母量身定做的成長說明書,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劃分,從孕期到大學,每年1種,共20種,其中孕期1種、學前6種、小學6種、中學6種、大學1種,旨在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成長經曆的一些變化、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針對新生代父母的難點和疑點,解疑釋惑,建言獻策,提出實用的解決方案,并配以鮮活的典型案例,非常實用且具操作性,為中國新生代父母成長提供科學指導。
相關鍊接
《這樣愛你剛剛好》(小學段6冊)内容簡介
一年級:培養習慣最佳期
“我上一年級啦!”孩子揚着興奮和驕傲的小臉,對他的新角色充滿好奇和期待。一年級的孩子,身心處于迅速發展又比較特殊的時期,他在邁進童年的同時,還存留着許多幼兒的痕迹。帶着這兩個發展時期交替轉換的特點,他開始脫離父母,獨立走向一個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這個轉變對他來說是多麼巨大而重要,可想而知又會遭遇多少手忙腳亂,甚至意外頻出。在他真正長大的開始,在他學校生活的起點,在他的良好習慣形成之初,在他的閱讀世界拓廣之際,作為父母的您,該如何鼓勵他、幫助他、引領他、陪伴他,又該如何适時鞭策他、适度放開他,并跟他一起适應和面對、一同學習與成長?
二年級:“秘而不宣”變化期
經過一年的曆練,孩子終于結束了有些手忙腳亂的一年級,開始了相對平穩的二年級生活。也許您會覺得松一口氣,各種應接不暇的事務性工作告一段落,孩子也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可以“享受”一下小學生活的歲月靜好了。但靜水流深隻是表面現象,孩子的成長并不會停滞不動,他們可能大部分時間在進步,但有時也會開一下倒車。這種發展的暗流會隐藏在孩子的言行舉止、學業表現、情感品德的逐步成熟中,二年級就是這樣有些“秘而不宣”的階段。您可能在這個階段不太容易發現孩子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又覺得孩子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
三年級:生命成長關鍵期
三年級是孩子生命成長的一個關鍵期,預示着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大腦發育,三年級(8歲左右)時,大腦約重1400克,已接近成人腦的重量。大腦對信息的接收和傳遞越來越趨于定向選擇,孩子的思維越來越靈活、反應越來越快,行為也越來越敏捷。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生活接觸面的擴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獲得進一步發展,喜歡探索新奇,想象力與創造力不斷顯現,在成長過程中更多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勵。
進入三年級,孩子将迎來成長的新機遇,您與孩子也可能遭遇新的問題與挑戰。比如孩子成績的波動、孩子自理能力的養成以及孩子提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等等。對于家長來說不僅需要學會科學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份積極健康的好心态。
四年級:性格能力雙長期
帶着青澀的童稚感,四年級孩子逐漸出現個性和能力的明顯差異。他們會在一道難題面前“死磕”,會為集體和他人投入時間和精力;他們還學會了向成人“讨要說法”,不再處處言聽計從。面對學習任務日益加重,身心發育漸趨成熟,人際交往逐步深入,孩子的成長心事您可曾體察,又将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平穩發展?
家庭不僅是孩子接受愛的場所,更是孩子付出愛的首站。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該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尊重;控制情緒,自我調節;教孩子感恩并不等于讓孩子補償自己,而是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自我調節情緒,做到臨危不亂。
五年級:浮躁不安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由混亂—成長—平衡發展不斷循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有相對平靜的階段,也有因成長而浮躁不安的時期,五年級的孩子就處于後一個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他們反感被控制,開始與父母作對了;競争是他們喜歡的對抗方式,哪怕在鬥嘴中取勝也會讓他們成就滿滿;哄騙式表揚失效了,他們更關注對自己内在品質的評價,喜歡被尊重的感覺;他們不再什麼話都對父母說,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父母們要了解孩子的這些變化,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努力營造一個理性的家庭教育環境。父母們要做到這些不容易。盧梭曾說:“孩子生而為孩子,父母卻并非生而為父母。”愛孩子并不代表就能教育好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父母們就不能放棄自我成長,要讓自己的成長來引領孩子的成長。也許有一天父母們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讓我的生命走向開闊的,是孩子。”
六年級:好奇敏感青春期
轉眼間,您的孩子到了十一二歲的年紀,他讀六年級了。六年級,身體剛剛發育的少年。他們感覺到身體奇妙的變化,他們對生命充滿了好奇。身體上剛發育的種種,使他們變得敏感,脆弱,經常處于情緒的疾風驟雨中。他們對人生似懂非懂,卻希冀自己像一個大人,用理知的價值去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但他們又常常情不自禁,沉溺在少年的心事裡,不懂訴說。
青春恰如春天枝頭的那點新綠,顫顫巍巍,悸動而美好。作為父母,你将怎樣呵護這宛如新生的青春期呢?
青春期的孩子好奇而又敏感,作為父母,任何不恰當的舉動,如當着衆人的面談論孩子的外表,評點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不敲門就走進孩子的房間等等,都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情緒反彈。父母應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相互友好溝通和商讨,不能命令式的發号施令。
小學階段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很多好的習慣的養成和童年的美好記憶,都發生在小學階段。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家教是言傳身教的陪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