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2:33:36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1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上海市委決定,表彰一批上海市優秀共産黨員、上海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和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靜安有7名上海市優秀共産黨員、8名上海市優秀黨務工作者、9個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上榜。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2


上海衆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

黨支部書記、理事長張斌峰

榮登上海市優秀共産黨員榜單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3


7月1日晚上

張斌峰在微信發了一條朋友圈:


“今天,對于我們黨、我們國家和全國人民來說,特别值得慶祝!今天,對于我個人來說,更是特别值得記憶——被光榮授予‘上海市優秀共産黨員’!”


他表示雖然因在内蒙古出差,未能親手領取這份榮譽,但能帶着上海和内蒙古的孩子們,為黨送上最誠摯的祝福,這對于自己來說更有意義。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4


張斌峰

上海衆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理事長

他投身公益14年,足迹覆蓋中西部地區220多個縣的偏遠鄉村,直接、間接幫助服務過的鄉村老師和孩子超過62萬人


“公益,起于感性,成于理性,不變的是信念”是他的深切感悟,“讓鄉村與城市共享”是他堅定執着的人生追求。



464間鄉村電腦教室

身體出不去,但眼睛和心靈可以

雖然孩子們的身體暫時走不出去,但他們的眼睛和心靈能夠走出去。

這是張斌峰發起并持續開展

“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

十四年來不變的初心。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5


2007年


張斌峰參與策劃、實施人民日報社“重走中國西北角”大型公益采訪行動。


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他發現鄉村學校的環境和條件仍然艱苦,依舊隻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闆”。這樣的現實讓張斌峰感受到強烈的心酸。


2009年起


張斌峰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義無返顧地成為一名專職公益人,率先發起“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公益項目——通過募集閑置電腦,組織專業力量進行規範再生,以性能良好的再生電腦幫助有需求的鄉村學校建設電腦教室,并持續監管及支持。


理順環節、建設團隊、精煉運營模式……通過12年的發展,愛傳遞項目已真正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2012年6月


張斌峰正式在靜安注冊成立了上海衆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在持續化、專業化開展“愛傳遞”項目的同時,還作為主要執行機構持續開展公益項目“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


該項目邀請邊遠地區的鄉村教師,利用假期到上海進行為期十四天的體驗式培訓,通過邀請鄉村教師做客、認領鄉村孩子心願、為鄉村教師買火車票、少年公益營等公益活動,使鄉村分享城市的教育、教學設備,讓鄉村教師體驗城市文化生活,接受新知、感受愛心,熔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心。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6


截至目前

“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項目


累計接收及綜合性處置來自社會各界捐贈的廢舊電腦及周邊電子産品近6.9萬台,累計為雲南、貴州、甘肅、新疆、西藏、安徽、江西等30個省份的偏遠地區及蒙古國、烏幹達等國的鄉村學校捐建電腦教室464間,讓19.1萬名鄉村孩子通過方寸之間,連接更精彩的世界,學習更豐富的知識。


“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項目


已累計使853所學校1512名鄉村教師43萬多名鄉村孩子直接或間接受益,成為搭建鄉村和城市之間橋梁的經典案例。


特色黨建模式

基于項目走進鄉村,做最有“愛”的聯合黨建


大學時期入黨,張斌峰已有26年黨齡。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堅持對自己的高标準、嚴要求,當先鋒、作表率。


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注重團結人、引領人,在實踐中建立了“黨建 公益”的共建新模式——基于項目走進鄉村,做最有“愛”的聯合黨建:

即基于鄉村援建項目,就地成立包括公益合作方黨員、衆谷公益黨員、援建學校黨員在内的“三方臨時黨支部”,以援建活動為黨建載體,以援建地為移動式黨建基地,開展有新穎形式、有豐富内容、有暖暖愛意的聯合黨建。


如,在開展項目同時,積極發掘當地豐富的“紅色”文化基因,組織臨時黨支部黨員瞻仰當地的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聆聽革命故事,項目援建地往往成為開展黨性教育的實踐基地。


又如,以參與式、體驗式的公益活動為載體,黨員和志願者們親自動手、親身體驗,搭建、調試電腦教室,教當地孩子學習使用電腦走訪和結對“家貧志堅”學生家庭,讓黨員和志願者們接受生動鮮活的沉浸式黨性教育。


印象特别深的是,一次,我帶領團隊與新疆巴楚黨員教師一起,在剛剛建好的電腦教室裡,為孩子們上了第一節電腦課。


孩子們剛剛學會操縱鼠标畫圓、畫長方形、畫星星,就有一位女孩迫不及待畫了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不一會兒,大家都畫起了國旗,整個教室紅彤彤的……

張斌峰感慨道:“孩子們能感受到國家和外界對他們的關愛,他們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


時隔51年他以另一種身份重回母校(他為62萬鄉村師生帶來)7


如今,“愛傳遞·再生電腦教室”和“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這“雙愛”項目,以聯建共建的方式,累計鍊接了全國近1000家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愛心資源,動員了超過2500名黨、團員傾情參與,彙聚了超過13萬人次的公益力量,為國家的教育扶貧、鄉村振興貢獻了公益人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2月,在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社會力量扶貧典型案例評選中,“愛飛翔”項目被評為“志願者扶貧50佳案例”,“愛傳遞”項目被評為“社會組織扶貧50佳案例”。衆谷公益先後榮獲“2014-2015年度上海市志願服務先進集體”“2019年度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團隊”等榮譽稱号,并被評為首批“上海市品牌社會組織”。

來源:上海靜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