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張秀雲和丈夫是一對失獨夫妻,他們來自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本來他們有着一個乖巧懂事的兒子,但卻遭遇了變故。(視頻截圖)
齊魯網11月19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最近,随着國家對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在中國存在了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落下了帷幕,或許過不了多久,像“隻生一個好”這樣的宣傳語就會被人們漸漸忘記。但對于一個特殊的群體來說,獨生子女政策給他們帶來的心靈傷痕,卻可能永遠都無法彌補,這個群體就是失獨家庭。
每個星期一,山東紅十字會醫院的不孕不育門診大廳裡都擠滿了從全國各地趕來就診的夫婦。在一對對夫妻當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尤其惹人注目,平均四五十歲的年齡,讓他們在年輕的就診人群中顯得有些奇怪。如果不是親眼看到他們進入就診室,很難相信他們也是急切求子的家庭之一。而在診療過程中,他們也顯得格外緊張和焦慮,不時便發出陣陣啼哭聲。
醫生表示,日常的門診中,接觸的失獨家庭很多很多,當初響應号召,隻生一個孩子好,但是現在來看,他們這種特殊的群體,也是一種比較悲慘的特殊群體,他們現在要求再生育,有的人可以實現,可能再生一個孩子,但是對多數人來說可能不能再生育了。
記者采訪了一名勇敢的失獨母親,她名叫張秀雲,今年43歲。他和丈夫冀福林來自聊城臨清市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本來,他們有着一個乖巧懂事的兒子,一家三口享受着平凡卻很安逸的幸福,然而,兩年前的一次變故,卻讓這一切徹底改變了。
“當時就是看見孩子有個疙瘩,心思是腮腺炎,後來到了醫院一查不是,說是白血病,就要開始化療。”張秀雲說,僅僅一年的時間,兒子的淋巴白血病就迅速惡化轉移,夫妻倆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依然沒能阻止孩子離開的腳步。轉眼之間,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變得破碎不堪,夫婦兩人也長期沉浸在失去獨子的悲傷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為了填補孩子逝去給家庭留下的巨大缺口,夫妻倆開始四處求醫問藥,揣着全部家當走上了艱難的求子之路,而這一走,就是整整兩年。“聽到哪個地方治的好就去,也吃過中藥,各個地方中西醫治療過,但是到最後還是沒有結果,甚至到最後,都到了人工助孕的地步了,做了試管也沒有成功。”
今年10月,冀福林和張秀雲夫婦開始進入山東紅十字會醫院進行專業治療,醫院的專家告訴他們,當女性超過45歲之後,在醫學上就将陸續退出生育年齡,所以,留給43歲的張秀雲的時間已經非常有限,因為女性卵巢功能随着年齡的增長,在逐漸地走下坡路,在給張秀雲檢查之後發現,張秀雲雙側的輸卵管不通,盆腔的環境和子宮内膜的環境也都不樂觀。
針對張秀雲的身體情況,山東紅十字醫院的專家對她進行了微創手術治療,而為了增強她再生育的信心,醫院還專門安排了年齡相當的病友對她進行鼓勵。經過一個多月的前期治療,醫院終于給張秀雲帶來了令她激動萬分的消息,“醫生說我的卵泡發育良好,也沒吃什麼藥,順其自然吧,能懷上更好。” 張秀雲夫婦露出笑臉了,“不管怎麼樣,我試孕試好了,我們都看到了希望。”
前期治療的良好效果,讓兩年來一直飽受挫折的夫妻倆終于看到了新的希望。而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好消息也随即傳來,由省内新聞媒體和山東紅十字會醫院共同發起的失獨家庭再生育醫療救助平台決定,将張秀雲列為再生育救助對象,對她的這次再生育治療進行全額免費資助。
院方表示,省内的失獨家庭面臨着貧困壓力,通過前期檢查篩選除了一些可能成功的個例,所以醫院決定對他們中的一些進行幫助,這對于正在求子的失獨家庭來說,他們不僅僅是在重新孕育一個生命,更是在重新修複已經破碎的生活,找回積極生活的信心。“我奉勸四十多歲想要二胎再就是失獨的家庭,隻要是自己的自身條件還可以,身體都好的話,一定要到專業正規的醫院做個詳細全面的檢查,如果自己各個方面還行,不要放棄,一定要走下去,我覺得會有好的結果的。”醫生說。
截至目前,山東失獨家庭再生育醫療救助活動已資助三個家庭成功完成再生育,資助活動仍在繼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