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父母都對孩子講過他名字的由來。今天不妨也來了解一下姓氏的由來,讓孩子學習更多的中國民俗知識吧!
現代中國人絕大多數姓都起源于周代,由來大概可以歸結為如下15類:
(1)帶女字旁的姓氏。如:姬、姜、赢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長的名姓稱号。
(2)以國為姓氏。即以古封國為氏。天子大封諸侯,各諸侯國子孫便以國為氏。如齊、魯、衛、項、晉、于、蔡、韋、霍、曹、陳、楚魏、呂、鄧、申、邢、成、鄭、阮、韓、朱、紀、牟江、安、畢、杜、楊、蘇、宋、吳、羅、趙、婁、夏、賈、秦、徐、蕭、黃、梁、彭、葛、蔣、程、舒、焦、曾、謝、賴、翟、譚、黎、薛、倪、唐、沈、廖、毛、章、聶、雷、殷皆以此為氏。
(3)以居住地為姓氏。以居住地為姓氏有以下幾種類型:有封土者以所封之地為氏;無封土者以所居之地為氏;有以所生之地為氏者;也有以山水名稱為氏者。如神農氏生于姜水,因而取姓為姜;虞舜因居于姚墟,因而取姓為姚。再如東郭、西郭、北郭、東門、西門、北門、歐陽以及林、艾、現、華、伊、池、佟、狄、邱、苗、封、郝、費、鐘、姬、周、濮、解、傅、莫、쓰等均為以此為氏。
(4)以封邑為姓氏。自周代實行分封制度之後,各受封于天子的諸侯國可在自己的封地内對公族卿大夫及有功之士賞賜大小不等的封地,俗稱“封邑”,作為受封者的食采之地,故封邑也稱“食邑”、“采邑”,後人因以為氏。如方、丘、晏、常、溫、元、盧、崔、管、邵、葉、甘、梅、樊、詹、祭、鄒、郭、馮、栾、田、裴、龐、易、查、鮑、裘、榮、陸、汪、範、倒、辛、祝、谷、夏侯等均為以此為氏。
(5)以部族為姓氏。以此為氏者可分為以下兩類:一是宗族、公族(主要是卿大夫、王公、大族)以分支為氏。二是古代少數民族,以部落、部族為氏。如尉遲、宇文等均為以此為氏。
(6)以官職為姓氏。即以其所任官職之職能、性質為氏。如帝堯時,臯陶擔任執掌刑獄的大理職務(司法官),子孫世襲此職,稱“理氏”,後又改為“李”氏。再如張、下、尹、烏、左、史、司、師、官、嶽、和、弓、宮、錢、祿以及司馬、司徒、司空、司寇、司工、司城、司功等均為以此為氏。
(7)以爵号為姓氏。多為王侯公室等貴族後裔,并以其始祖爵位封号為氏。如王、馬、顧、侯、王孫、公孫等均為以此為氏。
(8)以字名為姓氏。此類姓氏的來源,大都來自古代帝王、名臣、名人。如春秋時,秦大夫蹇叔有個兒子名丙字白乙,為秦名将,白乙丙的後代則以他的字為氏,稱白氏;再如劉、刁、萬、牛、毋、石、邊、伍、祁、連、湯、時、尚、豐、許、禹、武、祖、慶、駱、胥、袁、員、柴、熊、桑、餘、餘、遊、童、路、施、暴、潘、顔、穆、向、高、孔、段等均為以此為氏。
(9)以谥為姓氏。多為帝王、名臣死後追封加贈的褒獎之詞,後世子孫引以為榮,遂以此為氏。如周文王庶出子孫以谥為氏,稱文氏;陳胡公的後人以谥為氏,稱胡氏。另外以此為氏的還有丁、平、莊、闵、柳、宣、惠、簡、缪、戴、康等。
(10)以技藝為姓氏。古代百工技藝多子承父業,世代相傳,相沿既久,遂以為氏。如以陶為業者為陶氏;再如鈕氏、工氏、農氏、藥氏等均為以此為氏。
(11)以順序為姓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以始祖排行順序為姓。如古代兄弟排行通常用伯、孟、仲、叔、季來表示長幼之序,因而形成了伯、孟、仲、叔、季等姓氏。
二是以表示事物的先後次第為姓氏。
三是以表示時間先後、歲時順序的序号為姓。如甲、乙、丙、戊、己、庚、辛、王、癸、及子、醜、寅、叩、已、午未、申、西、戌、亥,原為天幹、地支的專用名詞,後演變為姓氏。
(12)以任所為姓氏。以擔任某地職守而為氏,在春秋戰國時較為盛行,是以封邑為氏的一種變相衍生。
(13)以物事為姓氏。以物為氏,古入常以祥瑞之物作為姓氏。如古劍有名辟闾者,善鑄此劍者,稱為辟闾氏。以事為氏者多含有紀念意義。如漢武帝時,丞相田幹秋因年老,每奉旨入朝議事,特诏乘小車出入宮中,以出尊老之意,時入稱之為“車丞相”,其子孫遂以車為氏,以此為氏的還有俞、喬等。
(14)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如馬、牛、羊、豬、蛇、龍、柳、梅、李、桃、花、葉、谷、麥、桑、麻、粟、山、水、林、木、風、雲、河、江、金、石、鋼、鐵、玉等,這其中很大部分是部落的圖騰。
(15)賜姓、冒姓和改姓。秦漢以後封建大統一的專制國家形成後,曆代帝王為褒獎籠絡臣屬的一種政治手段。賞賜對象多為有功之臣。例如,漢高祖劉邦為表彰婁敬、項伯的功績,賜婁項二氏為劉姓;唐朝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朱明王朝賜以朱姓;以此為氏的還有任、董、金、孫、龍、欽等姓氏。
冒姓、改姓多為避諱、避繁、避仇、避難等改稱他姓。如避諱,漢文帝名劉恒,凡恒姓因避諱改為常氏;晉朝帝王祖上有司馬師,天下師姓皆缺筆改為帥氏。
如避繁,古代少數民族大多為多字姓,如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退、耶律、完顔,、愛新覺羅等,與漢族大融合,譯成漢語後嫌字太長就簡化,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比盧氏改為祝氏、關爾佳氏改為關氏、鈕祜祿氏改為鈕氏,愛新覺羅改姓羅、金等。
如避仇、避難,伍子胥在吳被殺後,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内亂後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端木子貢後代避仇改沐姓,姓娃避仇改牢姓等。
怎麼樣,你找到自己姓氏的出處了嗎?
我是梅子,以下是我的簡介。歡迎您将此文轉發給身邊更多需要的朋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非常感謝!更多話題歡迎您持續關注@梅子說育兒,期待與您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