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的保有量,電動車是一定要管的。現在電動車的規矩真的不少:要上牌、戴頭盔、限速、限乘……如今多地也開始嚴管遮陽篷和擋風被,這件事引發了不小的争議。遮陽篷搖搖晃晃不安全,但裝個擋風被為啥也不行?
夏天車主裝遮陽篷擋光,冬天裝上擋風被保暖,出行的舒适度能大大提升。也許會問,既然裸車舒适性不佳,那為啥不換個交通工具?經濟因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汽車停車難、堵車多,而電動車的小巧靈活是任何出行工具都沒辦法取代的。
遮陽蓬、擋風被已成為電動車标配現在天氣冷了,走在路上10輛電動車裡9輛都裝着擋風被,大部分還都是那種加長加厚的款式,能夠把車主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而随便打開一個購物平台搜索“電動車擋風被”,動不動銷售量就是數萬甚至數十萬。遮陽篷的銷量也十分可觀。
可見,遮陽篷、擋風被已成為電動車的标配。但随之,由擋風被引發的交通事故也層出不窮——
多地已經明确提出即将禁止擋風被
從年初開始,各地包括官方都發文,指出擋風被存在安全隐患,應該盡量拆除。直到日前,多地開始進行“大整治”,明文規定電動車車主拆除擋風被,甚至還設立了專門的助拆點,幫助車主們盡快拆除。
廬江:2021年12月31日前拆除遮陽蓬、擋風被
全縣設立了42個助拆點,目前主要是幫助車主拆除遮陽篷,不涉及罰款,對安裝擋風被的車主同樣進行拆除勸導。
石家莊:重點查處拼裝、加裝電動車
不管是遮陽篷還是擋風被,都屬于電動車加裝,石家莊這次直接将其提上了“違法”的高度,交警攔車助拆,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遂甯:車主應主動拆除,否則将采取強制措施
遂甯目前也是在勸導警示階段,但提及:如果在助拆過程中車主拒不配合,那就将采取措施,嚴厲打擊。
可以看到,目前電動車遮陽篷、擋風被處在勸導、助拆階段,不過預計明年開始,就會有一些強制措施出現了。
關于“禁止擋風被”,都有哪些争議?最大的争議:安全問題
最大的争議就是安全問題,多地相關部門在回複車主的疑問時都是從安全入手,提到擋風被的危害:影響車輛靈活性、影響刹車以及擰把、容易絞進車輪等。
而部分車主認為:這畢竟隻是小概率事件,隻要慢行,多看路是能夠避免的,因噎廢食不合理,而且厚手套、反穿衣其實更不方便手部活動,整體來看,擋風被是電動車保暖最好的選擇。
争議二:不應該罰車主,應該管源頭
像是深圳這些對電動車管得很嚴的地區,會以非法加裝為由進行罰款,30—50元,不多,但車主心裡别扭,而“不讓用擋風被”的規定一出,就有越來越多的車主提出:不讓上路就應該從源頭禁止擋風被生産和銷售,為啥最後承擔損失的是買家?
争議三:沒有明确規定擋風被的樣式
還有車主表示:從根本上來講,手套、護膝、擋風被類型都差不多,何必一刀切全禁止呢?不如對擋風被的尺寸、規格、質量做出要求,把擋風被設計的安全性高了,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天冷,騎電動車怎樣保暖與安全兼備?
但既然有規定,車主們也得遵守,還有哪些能讓騎電動車保暖的裝備?
除護膝、手套以外,車主也可以在後頸脊椎處貼一個暖貼,貼在這裡的話能讓身體更快的暖和起來。注意:貼暖貼一定要隔着衣服,防止燙傷。
另外騎行時也要放慢速度,尤其是冬天容易打滑,轉彎、過紅綠燈時要多觀察行人和車輛。
對于多地不讓電動車用擋風被這事,你怎麼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