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鲵特征

大鲵特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5:46:53

大鲵,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栖動物。這些動物早在幾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但在近些年來,卻成為了人類的盤中美食,以至于瀕臨滅絕,在自然界幾乎看不到野生大鲵的蹤迹。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1

最近,在江西省靖安縣境内,我國科學家采用标記重捕法,在18個月的時間内,一共記錄到了包括成體、亞成體和新孵化的幼鲵在内的700餘尾個體,并連續兩年觀察到野外繁殖。這真的是一條令人興奮的消息,因為今天的中國,想發現這樣的野生種群,實在是太難了!

其實,大鲵這種動物,大家并不陌生,它的俗名衆所周知,那就是娃娃魚,據說這是因為它的叫聲類似于嬰兒啼哭,所以古人就這樣稱呼它,一直流傳至今。

大約在距今2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大鲵為代表的兩栖綱有尾目動物就出現了。到了今天,有尾目一共有8科60屬300多種生活在地球上,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北半球,又分為原始的隐鰓鲵亞目和進步的蝾螈亞目,大鲵就屬于其中的隐鰓鲵亞目。我們說的大鲵是簡稱,其全稱叫中國大鲵,因為隐鰓鲵科下還有日本大鲵和美洲大鲵兩種。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2

到了今天,大鲵已經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栖動物了。成年大鲵通常可以超過1米,體重幾十公斤。最大的個體可以長到2米,重達59公斤,和一個成年男子差不多。

由于出現的時代非常久遠,大鲵身上仍然保持着早期爬行動物的特征,比如特殊的心髒結構等。因此,大鲵對于科學家們了解爬行動物的演化曆程有着重要的意義。

大鲵還有再生能力,這對于科學家來說也非常值得研究,希望找到其中的機制來幫助人類進行肢體器官的再生。而且,和哺乳動物相比,大鲵抵抗癌症的能力也非常強,這也讓科學家們非常好奇。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3

除了這些價值之外,大鲵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好吃。大鲵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味道鮮美,口感獨特,因此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衆所周知,咱們是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人們都愛吃各種各樣鮮美的食物,因此大鲵也就沒能逃過吃貨們的嘴,被大量捕殺。

在以前,大鲵曾經廣泛分布于我國大江南北,尤其在黃河、長江以及珠江流域及其支流,更能看到大量的大鲵。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我國的大鲵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在80~90年代,由于遭到大量捕捉,大鲵的數量急劇下降,在許多地區甚至已經滅絕。以山西省為例,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其全省大鲵資源量約為10噸,到了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銳減到隻有2噸了。和1950年相比,今天野生大鲵的數量減少了80%!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4

導緻大鲵數量銳減的,還不隻是這一個原因。

  • 大鲵的水環境非常依賴,遷徙能力非常差,一旦栖息地被山澗、湖泊、河流等地形分開,就可能導緻它們之間難以交流繁殖;
  • 人類活動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設施等都會侵占或破壞其生存環境,導緻局部滅絕;
  • 由于化肥、農藥使用或者污水排放等原因,導緻自然界水體污染,也會影響大鲵的繁殖甚至是生存能力;
  • 而且大鲵本身繁殖能力也不是很優秀,幼苗成活率低,也是導緻其種群比較脆弱的原因。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5

由于上述種種因素,我國境内的野生大鲵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了。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中國大鲵被列為極危動物,也就是比瀕危動物還危險。在《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大鲵也被歸類為二級保護動物。保護大鲵的活動和措施,已經刻不容緩。

正因如此,這一次發現了700多尾大鲵種群的消息,也足以讓科學家們興奮一陣子了。

不過,興奮之餘,科學家們也表示了擔憂。這個大鲵種群是一個單點分布的孤立種群,其所在的栖息地水域面積僅約36平方千米,因此它們的“家園”是比較薄弱的。夏天的時候,這裡可能會出現山洪,冬天又常因枯水而斷流。再加上下遊大壩的修建,也縮小了它們的栖息地。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6

換句話說,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保護它們的栖息地,這個珍貴的野生大鲵種群也有可能滅絕!也多虧有了這次發現,讓我國有機會挽救它們。如果這些大鲵在我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滅絕,那才叫遺憾!

盡管中國大鲵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了,但超乎很多人想象的是,現在國内仍然有人吃大鲵。不是說這些人在違法吃大鲵,而是有些大鲵确實可以吃。

必須要說明:自然界的野生大鲵,仍然是絕對禁止食用的!隻有養殖的子二代以上的大鲵,才是可以吃的。所謂的子二代,也就是“孫子”輩的大鲵,也就是野生大鲵繁殖後進行人工飼養的叫子一代,再下一代才叫子二代。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7

養殖大鲵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養的,必須要經過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許可才行,并且要辦理《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等證件。

當然,人工飼養大鲵也不都是為了吃,也會進行科學的增殖放流。不過,考慮到大鲵生存能力的特殊性,對它們的放流也需要非常謹慎,需要對流放地點進行生态環境評估,還要盡量避免投放到其近親的種群附近,防止近親繁殖。

盡管人工繁殖的大鲵非常多,達到了兩千多萬條,但野生的大鲵數量仍然隻有差不多5萬條,非常危險。我們需要保護的是野生大鲵,所以不論人工飼養的大鲵有多少,它今天仍然是極危動物。

大鲵特征(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8

希望在未來,我國科學家能夠發現更多的野生大鲵種群,拯救這些寶貴的“動物活化石”。不要因為人類的嘴和手,讓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栖動物滅絕。#江西發現純種大鲵野生種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