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垃圾分類教育從小做起

垃圾分類教育從小做起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6 10:18:33

垃圾分類教育從小做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市民要依法履行生活垃圾産生者的責任,減少生活垃圾産生,承擔生活垃圾分類義務,違反規定的會受到處罰《條例》要求:“教育部門應當将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理的知識,納入中小學校及學前教育教學”,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垃圾分類教育從小做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垃圾分類教育從小做起(中小學生的重要一課)1

垃圾分類教育從小做起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市民要依法履行生活垃圾産生者的責任,減少生活垃圾産生,承擔生活垃圾分類義務,違反規定的會受到處罰。《條例》要求:“教育部門應當将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理的知識,納入中小學校及學前教育教學。”

作為一個針對千家萬戶、全體市民的社會生活管理《條例》,中小學貫徹執行時,不應僅僅停留在規範性要求和動員宣傳上,而應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全面融入中小學生的學習内容與校園生活。孩子不僅要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投放,還應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投放,投放後的垃圾最終去了哪裡,其他國家垃圾分類現狀如何。

在學校生活中,學生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還要多一份責任擔當,互相提醒、監督,帶動其他學生共同減少垃圾産生、做好垃圾分類。為此,在全社會倡導、規範垃圾分類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将垃圾分類作為中小學生的“重要一課”,學校可以從四個層面付諸行動。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類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發展之後提出的一種新型文明形态。建設生态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态文明是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文明,建設生态文明社會,就是在建設人類未來的理想社會。所以,應該從更高站位看待垃圾分類,讓中小學生理解,垃圾分類是多種環保行為中的一種,棄置垃圾看似“一舉手、一投足”的小事,其背後卻關乎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大問題。因此,在中小學生中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可以垃圾分類這一社會熱點事件為由頭,借助主題教育活動、校園閱讀活動,倡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簡約生活、綠色出行、“光盤”行動、綠色消費等一系列低碳生活方式,降低占有物質的貪欲,減少自己的“生态腳印”,樹立生态倫理觀,引導學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摒棄“人類中心主義”的錯誤思想,回到“生态中心主義”的文明軌道上來。

納入學校育人體系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作為德育内容之一,并提出了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六大途徑。課程育人是主渠道,在小學科學、中學地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等學科中,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内容自覺滲透垃圾分類、垃圾處理的相關知識,了解保護環境的法律要求,适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

教師還可以将垃圾分類作為研究性學習選題内容,指導學生開展跨學科綜合性學習,以“為何要進行垃圾分類”為主線,研究其物質流動的過程,包括從資源開采、生産、運輸、消費到廢棄、回收、再利用,了解垃圾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知道“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形成“垃圾分類、減排垃圾等積極行為對保護環境有益”的價值觀念,了解許多大城市面臨“垃圾圍城”的嚴峻挑戰。如果學生經曆了這樣的研究過程,一定會受到觸動,成為自覺踐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小公民。

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考察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展覽館、污水處理廠等資源單位,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可以開展“垃圾分類我行動”這類主題班會、隊會、團日活動,或走進社區做志願服務。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不通過生活是沒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學生從周一到周五每天要在學校過8小時左右的集體生活,會經曆上課、下課、課間操、午餐、飲水、體育運動、同伴遊戲等多種活動,學習玩耍地點有教室、樓道、圖書館、實驗室、操場、食堂、廁所、花園等廣闊空間,住宿生還有宿舍。在如此多的空間裡,必然會産生垃圾、廢物。節假日,學生在家庭中、在校外景區、在街市道路停留或行走,都可能會産生生活垃圾。在不同場合,如何處置生活垃圾,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個人或群體的品德修養、人口素質乃至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垃圾分類教育是一種環保教育,一種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也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因此,負責任的學校教育不應該隻管理學生在校園丢棄垃圾的行為,而應該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有效進行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

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

垃圾分類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由近及遠認識生存環境的契機。垃圾問題隻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問題,還有很多環境惡化問題人類尚無解決辦法。透過垃圾分類這一小問題,可以聯系很多相關因素,由自己周邊擴展到全世界,更深刻地認識環境問題。當學生由自己出發,以任何一個問題線索聯系到全世界的時候,就自然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闊視野思考問題,仍然可以指導孩子落在自己的行為層面,如在消費中要減少生活垃圾,不買或少買過度包裝商品;拒絕使用一次性物品和不可降解物品,減少能源使用,減少碳排放。減少浪費也可以減少垃圾,即便富有的人也沒有權利肆意揮霍和浪費。從這些角度去思考,垃圾分類不僅是一種節約教育、環保教育、生活方式教育,還是一種國際理解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公平正義教育。

(作者系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1日第11版

作者:宋世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