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0 23:14:23

去年有七個省新高一的學生進入了新高考模式。

新高一的同學到了下學期,開始考慮如何選科了。

很多同學和家長也對選科後的在校學習、考試等模式很好奇。

今天列個清單一并介紹一下。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1

1、選科沒有那麼難。

原來的文理分科,就是兩個套餐,選擇相對容易;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就更容易糾結。

語數外是确定的,不分文理科,三門都一樣。“3 1 2”的共12種選擇模式。

不管是3 1 2模式,還是3 3模式,還是很簡單的,就四條原則:

第一,自己喜歡;

第二,自己擅長;

第三,同等條件下選擇理科,比如物理和曆史一樣好,首先物理;

第四,有确定職業規劃,也就是有明确專業訴求的,要考慮相關專業的選科要求,比如,想成為醫生,選理化生(牙醫要求必選理化,藥學要求必選化生)。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2

各種巧妙的算法說,各種投機取巧的規劃,這樣選劃算,那樣選科學;關鍵是,又沒興趣,又沒能力,學着多痛苦。因為最終是孩子來學,孩子來考,沒有必要花大價錢找人幫助規劃。

“影響終生”“終生後悔”之類的字眼,多是商業操作制造的焦慮。

比如說,大家會看到很多種組合的專業錄取比例,不管是96%,還是50%,組合對專業選擇的輻射面的大小,不必成為選科依據,隻要孩子喜歡,符合人生規劃,就沒問題。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3

當然,同等條件下,兩科同樣好,或者兩科同樣不好,專業覆蓋率可以作為參考。

在這種情況下,要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你選的那個科目,你的相對排名是最靠前的。

比如,你選生物,你這一科能排到所有選這個課的學生前30%,你選地理能排到前20%,從理性來說,就應該選地理。當然,難點在于,這是一種估計,是很難估得準的。

去年做直播時,我咨詢了班裡的學生,他們是新高考高三學生,他們對這個問題作了一些補充。可供大家參考。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4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5

有一次和一位校長吃飯,他開玩笑說,如果學生隻選物化生和政史地兩種組合就省事了。

顯然,新高考選科中,還有一股力量來自學校。

學校為了管理的方便簡化組合類型,為了使學生(或學校)的利益最大化使用“田忌賽馬”策略,會對學生和家長的選擇作幹預或引導的。

據說,目前已有不少學校通過各種勸說、操作,最終提供4-6種套餐,高一下學期就完成了。

合肥的學校,大多人數多,提供的套餐應該會多一些。

總體而言,就是到飯店吃套餐,怎麼選?要考慮:

喜歡吃什麼?(興趣)

适合吃什麼?(特長)

應該吃什麼?(需求)

飯店有什麼?(條件)

2、認為選文科組合會考不好,是因果倒置。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借鑒其他已經實行新高考省份的數據來比對,說選文科考得不好,不如理化組合,得出結論:不應該讓孩子選擇文科組合。

一方面,文科的錄取比例确實比理科低。

另外,這是典型的數據主義謬誤,因果倒置思維。

實際上,不是因為選擇了文科組合,導緻考不好;而是因為本來成績不是頂尖的,或考慮選理化拿不到A 或A等,所以才選擇了文科組合。

比如一部分同學選政治,是被動選擇,不是因為愛這一門課,而是因為理化生地等都不太好,沒辦法選擇了這一科。

順便說一下,對于将來準備考公務員的,同等條件下,可以考慮選政治。

第3點,孩子還是有固定班級的。

新高考後,孩子還是要分行政班的,還是有固定的班主任的。

很多家長以為學校裡邊要實行走班制,沒有了班主任,于是想着學校裡邊就會一到下課時間往各個教室去,甚至擔心會亂成一團。

不會的,不管是3 1 2,還是3 3的模式,至少有三科是固定的,而且語數外課時比較多,學生絕大多數時候是在自己班裡的。

再說,像安徽絕大多數高中,一個年級近兩千人,隻就12種組合,而且傳統的理化生、政史地組合肯定占絕對優勢的比例,一個年級隻有極少數班存在上述情況。

第4點,“重點班”還是會有的。

因為傳統組合(理化生、政史地)人數會占絕對優勢,學校大多也會往這個方面引導,所以,班級還是要分層的。

即使是自由選的學科,學校大概率也會分層教學。

這時,還要考慮孩子的匹配度。

不能盲目追求進“好班”,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5、班級人數會不均衡。

尤其是學生少的學校,每種組合人數不可能一樣,自然班級人數也會有差距。

6、考試時間會變長。

這裡說的是考試的安排。

原來,所有學科都是全年級統一的。高二分文理後,因為隻有兩種組合,沒有沖突,所以數理化和政史地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但現在就不行了,選科要排開,要分别進行。

比如3 1 2模式,物理和曆史是可以同時考的(因為這兩科不能兼選),其他四科則必須分開考。

連高考都是要安排成三天。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6

不同的是,不一定是連續作戰,可能會休息半天或小半天,因為有的半天考的科目,你可能沒選。

7、連堂課将會增加。

因為,課表太難排啦。

等級考的科目肯定要優先,因為他們要同時上,語數外就要讓路,等他們排好再安排。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7

8、年級組共享教師。

因為上一個原因,如果有老師請假,調課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就要由同學科的其他老師幫助上課,或者并班到大教室上課。好處是學生可以接觸到一個學科組的很多老師。

還有,英語如果實現兩考,第一次考完後,有的同學覺得滿意了,後面的英語課就會被安排成别的課,還要專門排臨時班,抽别的老師來上課。

9、平常月考将受到重視。

因為錄取方式也在變化,強基計劃增加是大趨勢,平常在學校的考試成績将成為重要的參考。

命題、監考、閱卷将更嚴謹。

如有學生請假不能參加月考,還要制定相關規則。

10、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提高。

一方面同班不同科情況的出現,班級學科督促上不能“齊步走”,要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科負責。

另一方面,家長可能不太關注,就是高考命題改革,在經曆着從考知識、考能力,到考素養的變化。命題表現出綜合性、情境化、重任務、重解決問題等特點,包括題目形式變革,語文、英語減少選擇,理科增加多選等,學習方式的變革勢在必行,跟着老師走,甚至被老師牽着走、推着走的學習方式,都很難應付新高考。

以後高考《考試大綱》《考試說明》都不存在了,各個學科都參照“課程标準”及“高考評價體系”,對老師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對學生的學習也提出了新要求。

當然,新高考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洗牌,對學生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很多學校也準備借此機會或彎道超越再創新高,或鹹魚翻身重塑形象。

11、關注綜合素質評價。

大家經常聽到“兩依據,一參考”,這個“一參考”說的就是綜合素質評價。

課題、社會實踐将成為常态。

學校要培養全面的人,國家要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

這方面家長應予以支持和重視,不能隻想着孩子考高分。

學校一位校長開會時就說:“隻知道做題、死學,考上清華北大,這不是我們學校的培養目标。”

即使從功利的角度來看,也應重視,因為綜合素質評價,将作為高考錄取的重要的依據,落地隻是時間問題。

另外,生涯規劃教育将更受重視,家長也應提前關注。畢竟,考多少分、考什麼樣的學校,最終還是要看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

12、計分方式的變化,是為了方便排名。

首先說一下,選物理方向的和曆史方向的,是分開算分的,和以前文理分科時一樣的。

選考的科目不一樣,最後高考報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怎麼算分呢?

所以要由原始分,變為等級分。

這一點,不同地區,還不完全一樣。

上海高考總人數少,就直接按等級定分數:考了A 就是滿分70(上海等級考科目滿分為70),A級的就是67,再下一級就是64,依次類推。

但這裡有一個小問題,如果A 和A兩個等級的分數邊界是80分,你考了80就是70分是A ,我考了79分是A等,就是67分,原始分隻差1分,但計入總分的等級分,卻差了3分。每兩個等級之間,都存在這一問題。

其他新高考地區,選考科目滿分是100分,目前,采用的是一種換算制,這裡有一套計算方式。

如果數學還可以,大家看下面三個圖,很容易明晰。

第一張圖,就是你的分數排名在不同區間,有一個分數範圍。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8

第二張圖,就是你的原始分(實際考的分),會得到一個轉換分(實際高考參照的分)。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9

第三張圖,這裡有一個計算公式,用漢字表示,更容易明白一些。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10

看不明白也沒關系,簡單理解就是,學生在選了同一科的同學中的位次決定分數的高低。

要是還看不懂,沒關系,高考結束,你查到的分就是轉換後的分,系統算好了,不用你費勁算了。

為什麼要這樣折騰呢?

就是因為選科不同,試卷難度不同,分數不同,會帶來不公平。經過換算,可以更準确地體現你在所選科目群體中的排名。以排名折算來的分數來算分,相對公平。

13.思考孩子的生涯規劃。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11

新高考高一如何選科(新高考如何選科)12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