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歌曾唱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似乎對于愛情來說,先動心,就意味着落了下風。
人們總說,感情裡愛的更深的一方,注定更容易受傷。所以在愛情裡,是否真的存在着欲擒故縱的技巧。
蔡格尼克效應
如果要用心理學解讀愛情裡的欲擒故縱,還是有章可循的。
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她安排志願者去完成一些簡單的小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蔡格尼克讓一部分的志願者心無旁骛地做自己的事情,而另一部分志願者做到一半就被終止了任務。
過了一會,蔡格尼克讓志願者回憶自己做過的任務,根據數據顯示,沒有的工作的志願者平均可回憶68%,而完成工作的志願者卻隻能回憶43%。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強調的是人們對于未完成的事情的在意程度遠比已經完成事情的在意程度要多得多。
所以許多人們放不下的事情,并不是因為事情本身有多麼的難能可貴。很多時候,所謂的放不下,僅僅是因為不曾完全擁有。
而蔡格尼克效應在情感關系上的應用,便引申為了欲擒故縱。
尺度、距感、新鮮感
就我人來說,是很不願意把欲擒故縱視作是愛情裡的套路的。套路這個詞,總是暗含着欺騙與不擇手段的意味。而我認為,欲擒故縱運用的基礎是愛,它隻是加速愛情催化,提升愛情濃度的小方法。
它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構建一段健康的情感關系,更好的愛對方,而非單純的占有。
所以對于那些所謂的“速成的欲擒故縱手段”,我是不建議大家使用的。如果,在感情裡,關注的是對方的弱點,而非幸福點。那麼這些從對方的弱點下手,通過所謂的欲擒故縱構建起來的“草頭關系”也必将變得十分不穩固。
有利于健康情感關系構建的欲擒故縱,應該是尺度、距離感、新鮮感的和諧。
控制親密關系的尺度。對親密關系尺度的控制,主要包含兩方面,即溝通親密度與接觸親密度。溝通親密度,主要指溝通的語言。在彼此的交往中,不要過多的做話題的代入者。每次都由自己提起話題,一方面會令自己顯得強勢,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在溝通中,了解對方的喜好。适當的降低溝通的熱度,等待對方提起話題,學會做一個安靜地傾聽者,反而會展現出别樣的溫柔魅力。而接觸的親密度,則要求我們把控肢體接觸的尺度。異性間肢體的接觸确實會有助于拉進彼此的距離,萌發心動的感覺,但過于迅速突兀的肢體接觸,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形象,讓這段關系變得輕浮。在确認關系前,表達好感的肢體接觸方法,應該是在一個彼此舒适的氛圍下,輕微的單次觸碰,例如走路時,手背不經意的觸碰,又或者是為Ta整理衣服時,手指在皮膚上輕微的劃過。這樣細微,而又點到即止的觸碰,反而會勾起對方的遐想。
把握生活的距離感。即使已經成為情侶或扶夫妻,雙方的生活也不應該是完全重疊的。隻有保持合理科學的個人空間,才能讓一段關系擁有健康的發展機會。對于心動的對象,我們應該做到的是,讓對方在不經意間感受到,自己與其生活匹配度,而不是無時無刻的出現在對方眼前。走進對方的生活,隻需要抓住幾個點即可。我們可以選擇對方感興趣,自己又擅長的事情,并且在這些事情上,尋求更多的參與度。比如如果對方喜歡運動,那麼就選幾樣自己擅長的運動,與Ta 共同參與,在展示自己優點的同時,創造更多的溝通話題。但切記,千萬不要抱有太強的好勝心。即使某件事,我們很擅長,也不要表現出想要在這件事上超過對方,比對方做的更好的感覺。畢竟我們的目的是,構建共同話題,達成共同愛好,而不是赢過我們喜歡的人。
時刻保持新鮮感。即使是相愛多年的夫妻,也不要将自己的全部展示給對方看。你可以有100個優點,但沒有必要一次性拿出來,讓對方看個清楚。不妨一點一點的展示自己。慢慢探尋的過程總是更加讓人着迷,而在自主的不斷尋覓過程中,發現對方的優點,也有助于創造驚喜感。這個過程,有時會遠比優點本身更讓人欲罷不能。如果你擔心的是自己的優點不夠多,不都吸引人。那麼就更加不能孤注一擲,過早的亮出底牌,如果不能一擊即中,反而會輸得更慘。不妨在慢慢展示的過程中,摸索對方的喜好,然後暗自培養,悄悄地提高自己。那麼即便最後沒能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成長。
愛情需要順其自然。這是因為感情的永遠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但美妙的愛情,同樣需要一點小技巧。它并不會妨害到愛情的純粹,它就如同感情裡的一點調味劑,讓我們更好的品味愛情的多姿多味。
為什麼有些人在生活中,總愛取悅别人?
為什麼男人總願意管束女人的穿衣打扮?
《做家務的男人》背後,那些奔波于家務的女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