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文明城市現狀?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豔,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曲阜文明城市現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豔
5月25日,山東濟甯曲阜市尼山中學鄉村“複興少年宮”又迎來了每周一次的非遺課堂,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館館長李春漢化身志願者,教學生們制作尼山硯。
“尼山硯制作技藝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學習制作尼山硯不僅能磨煉心性、培養興趣,還能增強孩子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李春漢看來,一堂非遺課的意義不僅在于傳授技藝,更承載着立德樹人和文化傳承的使命。
尼山中學位于孔子誕生地曲阜尼山,該校依托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範區建設契機,整合學校和家庭、社會多方資源,打造全環境育人模式。其中,與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館聯合推出的非遺課堂,是該校最具代表性的育人品牌之一。
當前,“全環境育人”工作在曲阜深入紮根,豐富而厚重的文化資源,為曲阜立德樹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在文化“兩創”的沃土裡,曲阜一方面從深處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将立德樹人資源有效融入教育教學、課程實施、日常生活等諸多教育資源中,另一方面從廣處拓展和整合資源,在校園、社會、網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構建起全環境立德樹人的生态圈。
曲阜市防山鎮齊李村的鄉村“複興少年宮”每逢節假日,都會舉辦國學課堂、剪紙培訓、親子閱讀等活動,成為孩子們家門口的學習“充電站”、娛樂“大本營”。
“現在的校園生活很豐富,在家門口還啥都能學到,我媽媽也跟我一塊參加活動,我們倆共同進步,感覺每天都很充實。”家住齊李村的牛雨辰是防山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自從去年村裡有了鄉村“複興少年宮”,親子閱讀、“說出心裡話”等互動活動多了起來,在日複一日的共同參與中,母女二人親子感情也随之加深了。
在曲阜各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鄉村“複興少年宮”、農家書屋成為孩子們業餘生活的“大本營”。每逢節假日,親子讀書會、“母子傳承國學”“書香一縷傳家風”等主題活動便會在這些場所輪番上演,家門口的小陣地,延伸了教育共促共融的“生态鍊”,構建起家庭、學校、社會參與立德樹人的“融合圈”。
曲阜以深入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為抓手,将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把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從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多個維度,立體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融入學生成長成才的“全環境”,春風化雨般澆灌着“德育之花”。
“養成良好的品德及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黃金期,發揮少年兒童自我教育主體性,把立德樹人當作教育事業的核心、當作‘兩創’工作的關鍵,整合線上與線下、課内與課外、學校與社會等教育資源和手段,營造全環境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曲阜市委宣傳部部長李芳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02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