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血壓的這個誤區一定要認清?我國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患者高達2.45億,但治療率隻有30.5%,控制率僅為11.2%關于高血壓的認識誤區比比皆是,嚴重幹擾了高血壓的規範治療,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關于高血壓的這個誤區一定要認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國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患者高達2.45億,但治療率隻有30.5%,控制率僅為11.2%。關于高血壓的認識誤區比比皆是,嚴重幹擾了高血壓的規範治療。
誤區一
防控高血壓是個人問題
每天攝入2-3克鈉鹽是人體維持生命的必須。
每天攝入6克以上鈉鹽,血容量增加,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可導緻血壓,特别是清晨血壓和夜間血壓明顯升高。
如果家人堅持“重口味”,高血壓患者限鹽就成了一句空話。
不吸煙者暴露于二手煙,冠心病及卒中風險增加20%-30%。如果不戒煙,家人永遠消除不了這個心血管危險因素。
誤區二
正常血壓概念不清
正常血壓的标準是:收縮壓<120 mmHg和舒張壓<80 mmHg。
血壓水平120-139 mmHg/80-89 mmHg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血壓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當血壓≥120/80 mmHg,就應該改變生活方式!
高血壓的診斷标準是:診室血壓≥140/90 mmHg,家庭自測血壓≥135/85 mmHg。夜間血壓≥120/70 mmHg,即診斷為夜間高血壓。
當診室血壓≥140/90 mmHg時,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1-3個月),血壓仍超過140/90 mmHg,就應口服降壓藥物治療。
誤區三
憑感覺估計血壓高低
高血壓是用血壓計量出來的,不是感覺出來或估計出來的。
第一,沒有不适感覺,并不能說明血壓不高。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沒有症狀。
雖然有些人血壓明顯升高,但因為患病時間長,已經适應了高的血壓水平,仍沒有不适的感覺,直到發生了腦出血,才有了“感覺”。
第二,沒有不适感覺,不等于沒有危害。
研究結果顯示,收縮壓每升高10 mmHg,亞洲人群的腦卒中與緻死性心肌梗死發生風險分别增加53%與31%。
第三,對症治療藥,不能代替降壓藥治療。
有些高血壓患者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等症狀,使用西藥、中藥、保健儀器也可以緩解,但絕不能代替降壓藥治療。
誤區四
不願意過早服降壓藥
很多40-50歲的患者舒張壓被診斷為高血壓後,不願意服藥,擔心降壓藥會産生“耐藥性”,用得太早會導緻以後用藥無效。這是非常錯誤、而且十分危險的觀念。
第一,降壓藥不是抗生素,不會産生“耐藥性”。
第二,血壓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預防心、腦、腎損害。
研究結果表明,舒張壓每降低5 mmHg(收縮壓降低10 mmHg)可使腦卒中和缺血性心髒病的風險分别降低40%和14%。
第三,有些高血壓患者,開始隻用一種降壓藥,過幾年後需聯用兩種降壓藥。這不是耐藥了,而是随着年齡增長,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等,血壓比原來更高了。
誤區五
降壓藥傷腎
傷腎的是高血壓,不是降壓藥。
第一,所有的降壓藥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壓藥的副作用遠小于高血壓本身對身體的損害。
第二,藥品說明書上列舉的不良反應僅占1%-5%,但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藥後都會發生不良反應。
有些人擔心降壓藥副作用,是因為知識欠缺。有些人故意渲染誇大降壓藥副作用,是為了賣保健品,這是無德。
誤區六
開始不能用好藥
經濟許可時,優先用“好藥”。
第一,選擇長效降壓藥。
短效降壓藥指需每日3次的降壓藥。中效降壓藥指需每日2次的降壓藥。
同類藥物中,選擇每日1次的長效降壓藥,不僅依從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壓(包括夜間血壓和清晨血壓),能更有效地預防猝死、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第二,選擇适合自己的降壓藥。遵醫囑用藥。
誤區七
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住緩慢、平穩的原則。
如果血壓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腦、腎等重要髒器灌注不足而導緻缺血事件。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壓逐漸降至目标水平。年輕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較長,有合并症的患者,降壓速度則可稍慢。
絕大多數的長效降壓藥需要1-2周才能達到最大和穩定的降壓作用,不要急于更換降壓藥品種。
任何一種降壓藥都可能有個别人不能耐受。了解降壓藥副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藥。
誤區八
血壓降到正常後,
隔天吃一次降壓藥
很多患者以為,血壓≤140/90 mmHg就算正常了。
其實,即便血壓在140/90 mmHg以下,發生腦梗、腦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壓的升高而增加。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壓患者應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進一步降至<130/80 mmHg。
已經證明血壓大幅波動可加劇靶器官損傷。隔天吃一次降壓藥,血壓忽高忽低,與高血壓一樣有害。
誤區九
隻知道服藥,不知道定期檢查
目前還缺乏針對高血壓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療方法。
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終生服藥、定期檢查,以便評價降壓藥療效,監測靶器官損害。
1.監測用藥方案
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标者,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後,服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後,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
如果血壓≥135/85 mmHg,需要及時就診,并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
2.檢査靶器官損害
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行常規檢查:血常規;血生化(血鉀、鈉、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鏡檢);心電圖等。
健康順口溜
炒菜油鹽少放點,青菜水果多吃點
戒煙限酒自覺點,體重腰圍控制點
伸腰伸腿勤動點,精神愉快放松點
血壓心率常測點,勤看醫生定時點
綜合:醫學界心血管頻道、藥評中心
來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