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若林,每天為你解析情感故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吧~
戀愛很容易,婚姻卻從來都不簡單。
即使是非常相愛的兩個人,進入婚姻之後,随着責任漸漸增多,生活壓力會逐漸加大,很多讓人困擾的問題可能也會随之而來,比如“媽寶男”、冷暴力、感情變質等等。
自由戀愛尚且如此,更别說“相親”這種“為了結婚而結婚”的結合模式了。
如果兩個人在感情基礎不夠牢固、對婚姻理解不夠透徹的情況下,盲目進入婚姻,情況将更加糟糕。
但即使如此,由于父母們對兒女婚姻的幹涉和催促,“相親”依然是很重要的走向婚姻的途徑。
有不少女孩,在年紀很輕、閱曆很淺、心理不夠成熟時,就在父母的催促下進行了相親,早早地進入了婚姻。
就像《歡迎光臨》中的“九斤”一樣,明明對王牛郎有好感,卻會聽從父母意見,放棄大城市與心上人,選擇與在老家相親認識的人結婚。
并不是說相親結婚的都不幸福,而是說,這種婚姻就像抽盲盒,好賴全靠運氣,而抽中好運的概率很低。
婚後,随着時間一天天過去,這種草率的結婚方式的弊端也慢慢顯露,當她們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時,大多數孩子也已經有一兩個了,繼續過下去不幸福,擺脫婚姻更難,就這樣耗着,非常煎熬。
“八年之前,我懂什麼是婚姻嗎?”李女士和丈夫肖先生結婚八年了,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但現在她卻一心想離婚,無論肖先生怎麼挽回,都不能使她改變主意。
之所以如此,李女士解釋說,是因為自己對丈夫實在是太失望了。
結婚八年來,肖先生一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掙錢了也先緊着自己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過得像個單身小青年。
他給到李女士的錢非常有限,根本不夠她和孩子的日常開銷。
李女士心氣很高,要一次不給、兩次不給,她就不願意再開口要第三次了,所以她一直都是自己打工養活兩個孩子。
要情沒有,要錢不夠,除了兩個孩子能證明她有個老公之外,她在丈夫那裡實在感覺不到溫暖,更沒有過“家”的感覺。所以,要這麼個“雲老公”有什麼用?
當李女士淚流滿面地講述婚姻中的辛酸時,一旁的丈夫顯得非常木讷。他顯然不能理解李女士的心情,結婚八年來,他心理上從未适應“丈夫”與“父親”的角色,不明白“婚姻”意味着什麼。
而這一切,隻能怪他們結婚時太年輕了、也太随意了。
回憶過往,李女士說,那天自己正在上班,忽然有人開車把自己接了回去。她看到家裡有好多人,肖先生也在其中。
然後,肖先生給了她一個大紅包,她明白這意味着什麼,但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就這樣,她和肖先生訂了親,繼而結了婚。
不願意“麻煩”父母的女孩
結婚之後,李女士的生活過得很不好,但她一直自己撐着,從沒有跟父母抱怨過。
可是,父母不應該是孩子的依靠嗎?那為什麼孩子總是報喜不報憂呢?
這一方面是因為,父母太“弱”了,聽了孩子的傾訴,他們非但給不到抱持,孩子還要反過來去處理他們的憂慮。
另一方面是因為,父母不會支持自己的孩子。當孩子跟他們訴說自己真實的打算後,父母會對自己的計劃進行破壞。而大部分父母,都是同時具備以上兩點,隻是成分占比不同。
總之,當李女士說出了自己要離婚的想法之後,母親的反應是:“怎麼可能呢?我看他挺好的。”然後,她極力勸女兒多想想孩子,不要離婚。
其實,當初她之所以結婚,很大程度是覺得,父母也是關心自己,所以不想讓父母為難,乖得不得了。
而等到自己真的需要幫助了,卻發現父母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在意自己。所以聽到母親的話,女兒心裡的感受可想而知。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發現父母不愛自己,也是一種解脫。
人,總要為自己而活人生沒有一段自由自主的成年時光,是很遺憾的。如果結婚時懵懵懂懂,那至少離婚時遵從自己的意志吧。
因為自由選擇,為自己負責,才是成年人生活裡的意義與樂趣所在。
對于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說的?快來評論區留言吧,期待你的到來。
我發現,喜歡讀我文章的朋友,往往活得比較通透!看完了就點個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