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11:17:22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1

[微風]在剛經曆被按下暫停鍵的特殊時期後,今年世界環境日讓我們用可持續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究竟需要怎樣一種正确的打開方式。

​[微風]有理想的企業往往能夠獲得超額回報,就是因為緻力于創新性地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他人不願涉足的問題,企業隻有提供社會需要的、有價值的責任履行,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創造,也為我們這一代和将來世世代代的良性健康可持續作出積極的貢獻。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2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3

鄭琴琴,複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商業倫理,企業社會責任。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4

疫情緩解後,上海緊鑼密鼓開始複工複産準備工作,大家都期待着上海能夠盡快回到昔日“魔都”的盛況。6月5日,我們迎來了世界環境日。

50年前的今天,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上提出了“為了這一代和将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号。在剛經曆被按下暫停鍵的特殊時期後,今年世界環境日讓我們用可持續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究竟需要怎樣一種正确的打開方式。

01

環境可持續,人類才可持續

1962年美國作家蕾切爾·卡森創作了廣為人知的科普讀物《寂靜的春天》。在這本書中,卡森描述了人類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态破壞帶來災難性後果的情景,令人警醒。

60年過去了,在疫情籠罩下上海春天的清晨,我們許多人都是被歡快的鳥鳴聲喚醒。沒有汽車的喧嚣和人類的幹擾,上海的鳥兒倒是縱情享受了一個美妙春天,值得我們深思。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5

作者在書中描述了人類濫用農藥和殺蟲劑将會造成的後果:春天變得寂靜,蟲鳥不再名叫,整個地球了無生趣。

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氣候的危害衆所周知。在2019年《自然》雜志的文章中,斯特芬等氣候學者指出全球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9個。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也警告,全球升溫一旦突破臨界點,氣候災害将打破生态平衡,引發諸多連帶效應。

即使2020年的全球疫情和極端天氣給全球數百萬人造成雙重打擊,但随着經濟和工業的快速恢複,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創下曆史新高。美國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計劃負責人瓦斯科表示,如果不采取實質性的集體行動來抑制排放,2020年碳排放的暫緩,将隻不過是全球碳記錄上的一個小插曲。

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始終擺脫不了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緊密相關的魔咒。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邁克·阿什比在其專著《材料與環境——節能優選法》中指出,人類從最初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逐步轉向利用不可再生資源,到2000年後人類社會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已高達96%。如果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轉變,隻會加速資源耗竭,加速碳排放和環境破壞,人類的生存也就難以為繼。

02

低碳經濟撲面而來

2020年提出我國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低碳意識已經深入全社會各個層面。我國需要深刻領會“碳中和”目标的涵義,不斷推進低碳轉型,才能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和”,出自《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中和”的意思是相對的事物互相抵消,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于和諧境界。

對于我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标,本人認為主要包含兩層内容,第一層内容是指在2060年我國的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夠達到“收支相抵”,即沒有新增的碳排放;第二層内容是“碳中和”為我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了一個萬物和諧共生的低碳循環模式,即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狀态。

碳中和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能源結構變化,它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轉變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更是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經濟技術的再造。低碳不僅僅是負面減排,更是中國發展的新機遇(朱民,2021)。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6

對于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而言,在實現“雙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低碳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創造出有效的“低碳價值”?企業不能僅僅單方面依賴通過創新的技術手段來減少碳排放,更需要企業與社會各界在低碳理念上提升,通過引入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經濟模式再造,共同努力打造一個良性循環的高質量發展體系,從而最終實現萬物和諧共生的“碳中和”境界。

企業的低碳行動需跟上國家宏觀調整的步伐,不隻是被動減排,更需要抓住機遇積極進行戰略調整和低碳價值創造的重構。從市場需求端分析,企業隻有提供市場上需要的低碳價值,讓市場對企業低碳行為認可、讓消費者或者下遊客戶願意接受企業産品或服務中的“低碳價值”并買單,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創造,才能在未來碳中和的大趨勢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03

Z世代的低碳可持續主張

随着Z世代人群陸續步入社會,他們不僅成為核心消費者,也是市場潮流的推動者。Z世代消費者擁有較充裕的經濟來源和綠色的消費态度,對氣候變化和低碳可持續也愈加關注。

在日常生活中,Z世代消費者也往往具備了一定的低碳情感和理念訴求,例如他們願意支付高于平均水平的價格,選購綠色商品來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數。

《2021年商場綠色消費報告》顯示,伴随低碳宣傳成長起來的90後、00後們,已然形成較強的環保意識和低碳生活觀念,他們對“綠色消費”的理解程度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是促進綠色和可持續消費的主力軍,并有意識地踐行着低碳環保理念。

世界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我們聊聊低碳與可持續發展)7

随着低碳理念和實踐的大幅度推進,對低碳“價值”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從低層次功能型價值到高層次理念型價值的逐步提升。不難發現,在低碳價值體系中,我們不能僅僅隻是從單一的降碳功能角度來關注價值創造過程。

事實上,企業尚未充分識别和滿足低碳實踐中更高層次的價值需求: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關注。企業完全可以通過低碳産品或服務的消費或使用過程,例如低碳親民潮流、綠色主張引領等,來喚起某種情感狀态或理念認同。

低碳可持續行動與廣大人民群衆的福祉密切相關,企業需要對社會低碳的訴求做出積極回應,才能實現更好的價值創造。如今企業的關注點應當從綠色低碳是否應該成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轉向哪些綠色低碳模式可以用來指導企業決策,以及哪些具體措施可以幫助企業将低碳行動和低碳價值創造有機融入企業日常經營和創新發展的各個方面

結 語

複旦大學管理學院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并堅持對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推廣。我們在管理學必修課程中始終強調,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更需要思考如何采用創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創造出企業和社會均滿意的高層次價值,實現企業與社會互利雙赢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德魯克指出,“把社會問題轉化為企業發展機會可能不僅僅在于新技術、新産品或新服務,而在于社會問題的解決。一個善待社會、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增加無形資産。這必然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有理想的企業往往能夠獲得超額回報,就是因為緻力于創新性地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他人不願涉足的問題,企業隻有提供社會需要的、有價值的責任履行,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創造,也為我們這一代和将來世世代代的良性健康可持續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Ashby, M. F. Materials and the environment: Eco-informed material choice, Elsevier, 2012.

∙Carson R. Silent Spring, Houghton Mifflin,2002

∙Lenton, T.M., J. Rockstr.m, O. Gaffney, S. Rahmstorf, K. Richardson, W. Steffen, H.J. Schellnhuber, Climate tipping points — too risky to bet against, Nature, 575, 592-595 (2019).

∙南方周末、新零售智庫,2021年商場綠色消費報告,

朱民:碳中和是再造中國經濟的巨大機遇,中新社“邁向碳達峰:地方經濟轉型與能源發展新機遇”論壇的發言,2021年5月18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