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吹起細雨迷離,風雪逐漸喚醒冷的記憶。恩施山區海拔落差大,入冬之後細雨綿綿能落個半月,北方來的冷空氣能夠一夜之間漫山大雪。又快到小雪節,下雪的日子也差不多到了,看看農村怎麼熬過寒冬季節。
曾經在北方上學工作多年,北方城市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陸續進入熱呼呼的暖氣季節,對于在恩施州上過中學的人來說,那種感覺太爽,再也不用擔心在學校冷得起凍瘡。山旮旯冷啊,沒有暖氣就硬扛着,不像在家裡還可以烤烤火。
在火坑初離視線的年代,家裡用的是生鐵爐子,北京牌的,可以燒木柴也可以用煤炭,爐子升火之後煙大,熏得眼睛紅通通,當然比烤明火還是舒服的多。後來又有個貴州回風爐,再到現在的節能爐,爐子的構造是越來越精緻,但是都離不開柴。
農村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承包林地和自留山,松樹,杉樹,柏樹等用材樹種需要林業部門審批才可以砍伐。自己家的林子,自己愛護的緊,雜木,青岡,大雪大風折斷等就是柴火的主要來源。以前農閑還能看到老老少少齊上陣砍柴扛回家,現在人老樹大,做柴火的都是碗口粗的樹木。
砍小樹容易,大樹得靠鋸子出力,裁成小段拖回家,斧子剁吧剁吧,一堆堆劈柴晾曬在屋檐下。雨天沒法下地幹活,在家劈柴吧,活動活動筋骨還暖和。
一塊塊劈柴是山旮旯人民熬過寒冬的依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