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05:39:16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

腫瘤患者從癌症确診之前,就跟各種檢查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最常做的檢查,當屬血液類檢查

檢查指标中,白蛋白減少是最常出現的一個,在腫瘤患友中發生率約為30%。白蛋白減少往往提示着患者營養狀況、肝功能等出現了問題,這些問題的後果将進一步影響患者的治療及預後。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2

因此了解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清楚如何正确補充蛋白,對于患者及其家屬來講均是非常有必要的。

1.為什麼腫瘤患者容易出現白蛋白低?

白蛋白是血漿總蛋白質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比40%-50%。一般正常人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其中白蛋白低于35g/L,就可以診斷為低蛋白血症。當人體白蛋白<28g/L時容易出現水腫,表現為下肢水腫、腹水等。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3

根據白蛋白降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把低蛋白血症分為三度。輕度是指白蛋白在30g/L-35g/L之間;中度是指白蛋白在25g/L-30g/L之間,而重度是指的白蛋白總數小于25g/L

大家也可以根據下表,來判斷自己體内白蛋白的水平:

正常範圍

35-55g/L

輕度缺乏

30-35g/L

中度缺乏

25-30g/L

重度缺乏

≤25g/L

​白蛋白在體内主要發揮維持血漿滲透壓(對于調節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換、維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運輸有機物、營養素和一些藥物等作用。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4

因此,一旦出現白蛋白減少,血漿滲透壓就會降低,身體就會出現水腫,營養狀況低下等表現:

①機體水腫:血液中的白蛋白減少後,就會導緻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漿内的水分就會往外跑,并積聚到組織和體腔中,從而導緻人體高度水腫,表現出胸水、腹水、雙下肢水腫等。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5

血漿中水分外溢同時還會導緻血液中的水分容量減小,總血容量也就不足,從而導緻血液粘稠度高,容易形成血栓

②營養低下:蛋白質缺乏,腫瘤患者會出現以骨骼肌萎縮為主要表現的營養不良,表現為逐漸消瘦、體重持續下降、身體容易疲勞等,還會出現機體抵抗力下降,進而感染發生率增高,同時更易出現放化療相關不良反應,以及治療耐受性下降,并發症增加。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6

③抗腫瘤治療耐受性降低:如果出現白蛋白低,則代表身體基礎情況不好,作為腫瘤患者,那麼抗腫瘤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可能會很難進行下去,治療機會減少,生存期也會相應縮短。

因此,不要小瞧了白蛋白減少,不要以為它僅僅代表營養不良,它不僅是評判疾病嚴重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标,也是評判預後的一個重要指标。

2.腫瘤患者出現

白蛋白低的原因有哪些?

疾病治療引起:

一些大手術,比如胃腸腫瘤手術,常會腹部開刀,創傷比較大時,術後應激反應期會消耗大量的白蛋白代謝成尿素氮,會出現白蛋白快速下降。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7

蛋白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進食減少:口咽癌、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腫瘤患者,腫塊阻塞消化道緻吞咽梗阻、進食障礙;

食欲不佳:口咽部放療、食管癌放療或行化療患者,放化療的副作用惡心嘔吐導緻患者食欲不振或食入即吐;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8

吸收減少:胃癌、腸癌患者手術後胃、腸被大部分切除,即使患者能進食且食欲可,但由于消化器官被部分切除緻消化功能欠佳,營養吸收不良,導緻營養缺乏。

綜上,各種原因導緻合成白蛋白的營養物質減少,白蛋白固然降低。

蛋白質合成障礙:

白蛋白主要在肝髒合成,特别是腫瘤患者在抗腫瘤治療的同時,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常常容易出現藥物性肝損傷,且部分患者本身合并肝髒原發腫瘤或轉移瘤,能發揮正常功能的肝體積本身就不多,就更容易出現白蛋白合成減少。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9

大量蛋白質消耗:

腫瘤屬于消耗性疾病,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腫瘤負荷太大,營養物質被腫瘤細胞大量消耗。此外,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蛋白質還會從腹水、小便中丢失,進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

3.如何提高白蛋白水平?

白蛋白的更新換代時間比較長,為14-20天,因此這次測的白蛋白指标代表的是患者過去半個月的蛋白質營養情況。

一般來說,除大型手術外,大部分患者的白蛋白減少會呈現一個緩慢下降的過程。因此,當患者出現白蛋白輕度缺乏時(30-35g/L),就應該額外關注自己的蛋白質營養,避免進展到中重度白蛋白缺乏的程度。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0

患友們需要明确白蛋白低是營養物質攝入不足還是丢失過多所緻。

針對攝入不足者,應該給患友補充足夠的營養。如果患友的胃腸道和肝功能允許,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紅肉、白肉、蛋類、奶類、大豆制品等都可選擇,通過這些高蛋白食物的攝入,能夠幫助癌症患者改善身體的營養狀态,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最好能達到每公斤體重1.5克蛋白質,具體每種食物該吃多少可以找營養師來搭配。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1

當然蛋白粉作為一種額外的營養補充也是較好的蛋白來源。但需注意不可空腹食用,不然會被分解為糖類供能,那樣達不到功效了。若是不能正常進食,則需通過鼻飼管或者腸外營養補充足夠蛋白質。

針對白蛋白丢失過多者,則需積極治療原發病。肝功能差者,積極保肝治療。腎功能不全者,積極治療腎髒病。治病求本,隻有基礎疾病控制好了才有可能調理好相關指标。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2

4.靜脈輸人血白蛋白可以嗎?

很多患友包括其家屬都認為得了腫瘤營養狀況必定不好,就應該輸點白蛋白來補一補。

通常在臨床中,如果患者出現白蛋白減少(<30g/L),并出現了腹水等并發症,可适當輸注人血白蛋白來糾正低蛋白血症,同時改善腹水。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3

但是,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預防或減輕血管内的液體外滲到血管外及腹腔中,幫助治療水腫與腹水、胸水。因此要強調的是輸注人血白蛋白主要是用來改善白蛋白低引起的并發症的。

人血白蛋白直接入血,會出現檢查指标數據臨時上升,但這并不代表患友自身合成蛋白質的能力得到改善。我們需從根本上解決導緻白蛋白低的原因,比如改善吞咽梗阻、增加食欲、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肝功能等。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4

再者,人血白蛋白屬于血液制品,輸注過程中也有一些副作用,包括過敏、誘發或加重心衰、肺水腫、感染相關傳染病等,所以在輸注人血白蛋白前需嚴格掌握适應症、劑量及速度。

【文末總結】

綜上,相信大家也對人血白蛋白有了大緻的了解,它并不是大家心中補充營養的神藥。出現白蛋白低,從根源上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才是關鍵!

如果您還有更多疑問,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哦,我們會邀請醫學專家為您解答!

腫瘤低蛋白血症飲食(腫瘤患者白蛋白低)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