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有些人沒課内容

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有些人沒課内容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9-01 07:21:50

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有些人沒課内容?魯迅先生是曆史上著名的“棄醫從文”的偉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有些人沒課内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有些人沒課内容(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1

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有些人沒課内容

魯迅先生是曆史上著名的“棄醫從文”的偉人。

在回憶日本求學時期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中,他明确提到了此舉的直接原因:

一堂電影課上,大多中國留學生對電影中日本人殺害中國人的場景習以為常,再加上日本學生“中國學生遲早讓中國滅亡”的挑釁,魯迅先生頓覺在苦難中麻木的中國人需要的不是身體上的救治,而根本上是思想的醫治。

此後,他回到中國,執筆救亡,成就了一個時代的傳奇,逝世後被譽為“民族魂”。

生命裡的抗争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紹興。少年時期的他雖然也有過一段悠閑美好的時光,但12歲時家中遭遇變故,祖父因科舉舞弊案被捕,父親卧病,生活日益艱難,再加上親戚的冷遇,當時的魯迅倍感人間凄苦、世态炎涼。

而即使一切不如人意,小時候的魯迅卻表現出了與之年齡不符的沉穩與堅定。他不舍晝夜地照顧父親,為此時常往返于六七公裡以外的藥鋪和典當行,說到此,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小故事——書桌刻“早”字,這樣的魯迅曆經近一百年的曆史,還是讓學生們争相效仿。

17歲時,魯迅來到南京求學,接觸了《天演論》,由此他也受到了譯者嚴複的影響。畢業後,1902年,他赴日本留學,在此期間,他持續性地受到各方思想和文化的沖擊,開始思考更多關于國民性的問題。後續的事情發展衆人皆知,他“棄醫從文”,從仙台回到東京,開始專注于文學工作。

1909年,魯迅終于歸國。起初他是作為教員任教于杭州和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紹興中學堂,之後就職于教育部,期間他投身辛亥革命,卷入民主革命的浪潮,并創作了第一篇個人文言小說《懷舊》。

1918年1月,他加入《新青年》,并在5月于此發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第一篇白話日記體的小說《狂人日記》,成為了新文學的引路石。

自此,他便開始了以筆誅伐、發聲诘問的文學創作之路,相繼出版《呐喊》《彷徨》等小說集,收錄了廣為流傳的《阿Q正傳》、《孔乙己》、《祝福》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于上海,享年55歲。他的棺柩上蓋着繡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旗幟,大量民衆湧入街道為他送行。

他是中國的魯迅

關于魯迅先生的研究浩如煙海,文學家、革命家的頭銜最為耀眼,民族需要英雄,他的文字就像是混沌世間的一聲大喊,喊破了那些粉飾太平,也試圖喚醒民族脊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他拼盡全力展開一場救贖的信号。他的筆不隻是寫文章的筆,更是捍衛國家的劍,也是敲醒國民的鐘。

主席評價魯迅先生“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他雖然成長于封建大家族内,自小便受到某些落後的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教導,但并未被荼毒,就連日本學者尾崎文昭都說:“魯迅不像一個從中國文化生長出來的人”。

他對國民劣根性深有體會,這在很多文章中便可見一斑:“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别人來得難”等等。

因此,他認為“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國民性改造是首要問題。

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形象,我們無數次地為他們的命運和遭遇歎息,但是他們背後的故事我們是否也讀懂了呢?顯然,他們并不是獨立真實的人,他們被虛構、被強化,他們仿佛從未存在,卻又像就在我們身邊。

他們代表的是一類人,是在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是被時代浪潮狠狠抛下的中國人的典型形象,魯迅先生将他們一個一個地創造出來,又把他們赤裸裸、血淋淋地暴露在人們面前。

他嘔心瀝血,為的是什麼?他想要改變,想要國民意識的覺醒。他剖析了中國人的精神并做出反思,以筆下為反面教材,映射出新時代應具有的民族精神,是愛國、是鬥争、是踏實苦幹、是直面苦難……

同時,魯迅對中國精神和文化的很多内容是有極大傳承的,也表示了對擁有這些精神的中國人的肯定,指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在他的筆下,中國的脊梁一直都根植在部分中國人的身上,但我們需要更多的中國人來撐起中國脊梁。在《記念劉和珍君》中,他悼念了以劉和珍君為代表的為中國犧牲的中國青年,将“真的猛士,将更奮然而前行”作為生命中微茫的希望。

可見,魯迅先生被譽為“民族魂”,是因為在封建殘餘和愚昧習俗根深蒂固地毒害了中國人的身心之際,他站了出來,率先挺起民族的脊梁,并以筆為戈,與不安分勢力周旋、與侵略勢力鬥争,他拾起被已麻木的中國人抛諸腦後的民族大義精神,并加以發揚,是中國時代進步的一大助力。

“民族魂”恒久留存

近年來,很多專家圍坐在一起讨論魯迅先生的文章要不要移出小學課本,一方認為魯迅思想在當代已經失去了價值,且内容大多晦澀難懂,不再适合作為學生課内讀物,應該及時移除;而另一方則認為魯迅先生的文章始終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貴财富,永遠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

的确,魯迅先生的文章帶有比較鮮明的時代特色,但是從文化和精神的角度來說,他對文化的觀念、對民族的希望與敬仰、對國民性精神的洞察等等才是魯迅穿越曆史長河想要傳遞給我們的。

臧克家

正如臧克家紀念魯迅逝世所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年僅55歲便離開人世的他,着實令人惋惜傷痛,卻以更加長久、更加深刻的方式留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我們不得不承認,“棄醫從文”并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積年累月愛國情感的爆發;“以筆伐戈”也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救國之志的堅定。就讓我們聆聽魯迅先生的教誨,“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作為一名中國人,要“往上走”。

文/趣史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