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很多摩托車愛好者而言,在選擇摩托的時候,往往更傾向于進口的摩托車,相比來說,進口的摩托車往往價格昂貴,但是卻更加受到騎手的青睐,這是為什麼呢?除了進口摩托車以外,價格稍低的合資摩托車也成為了汽車選擇的對象,但是單純國産的摩托車卻沒有這麼受歡迎了。
可以說,隻有預算非常低的騎手才會選擇國産摩托,難道國産摩托車真的就不如進口摩托嗎?衆所周知,國産汽車和合資汽車之間的差距,随着這些年,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二者之間的距離已經在不斷地縮短了。但是在摩托車這個領域,國産摩托顯然還有着不少的差距,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是很難趕超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本田的CG125,作為摩托車市場一直廣受追捧的車型,這款車最值得人稱贊的就是它的發動機的設計,可以說,這款車型之所以在國内能達到頂杆代表車型,它的發動機可是有不小的功勞呢!不僅輕便耐用,同時還價格低廉容易維修,并且在油箱相對很小的情況下,保持着優越的續航能力,不得不說,這種技術,即使是現在也很難被我國一比一的複制出來。
到目前為止,我國都沒有造出來一台四缸摩托車發動機,類似于MOTOGP這種國際摩托車賽事,我國生産的摩托車很難在其中站有一席之地。很多人肯定有疑問,為什麼汽車可以一躍千裡,而摩托車的發展卻一直止步不前呢?
首先要說的就是我國的禁摩政策,其實現在我國很多一二線城市對摩托車的管控還是比較嚴格的,有些地區甚至并不允許摩托車在市中心通行,就算是允許通行,在辦理牌照的時候,往往也會十分困難。
所以會選擇在一線城市購買摩托車的人,往往都有着較為雄厚的經濟基礎,這些人在選擇摩托的時候,價格并不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在綜合比較之下,一般都會購買進口摩托。
并且在2013年的時候,我國正式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标準規定》内第五條第十一項規定:正三輪摩托車使用12年,其他摩托車使用13年。這就是說,一輛摩托車隻要使用時間達到了十三年就會被強制報廢,這樣的政策讓很多車企都無心将精力放置在造質量好的摩托上。
所以以上種種原因,限制了我國摩托車的發展空間,在這樣的夾縫中生産的摩托車,又怎麼可能追趕上進口摩托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