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湖公路。攝影:張錦國
路,是觀察一座城市很好的視角。從某種意義上說,由路串連的交通網絡,決定着城市發展的深度。
湖州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态文明先行示範區,湖州“四好農村路”建設經曆了由“暢”到“美”再到“富”的三次進階。
資源因路而暢,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産業因路而興。湖州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突破了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 成為下好鄉村振興、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村民緻富“一盤棋”的妙手。
進階1:暢通“資源路”
做優建管養運“湖州方案”
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如強大的毛細血管,是湖州連接全市鄉鎮、村、景區、産業和曆史文化資源的重要紐帶。
早在2003年,省委決策部署“鄉村康莊工程”期間,湖州就看到了農村公路建設對破解 “五山一水四分田”空間資源配置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農村公路暢通,發展的格局才能打開。湖州把農村公路通達率和硬化率作為重要指标,提前兩年實現行政村公路通達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雙百”目标。
圍繞“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标準,湖州在通達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精準化管養模式。
洪橋農養站。攝影:張錦國
湖州是全國最早實施“路長制”相關實踐的地區之一,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行業主抓、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農村公路組織管理體系。通過8年努力,湖州高标準打造專業規範的基層管養站點,鄉鎮一級管養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力推進“智慧農養”“數字路産”“智聯管控”“健康監測”“陽光考核”等信息化建設,主動降低群衆參與農村公路治理門檻,實現路面病害全過程準确采集和人工智能篩選、傳輸、分析,形成農村公路線上、線下交互聯動的智慧養護、智慧運營新模式。
截至2021年底,湖州農村公路總裡程數已占全市公路總裡程數的88.8%。農村公路網密度達到125.83公裡/百平方公裡。精準暢達的路網布局 高效運轉的管養網絡 全國領先的城鄉公交一體化客運水平,讓通達暢行成為行駛在湖州農村公路上的鮮明體驗。
全市所有鄉鎮、4A級以上景區、特色小鎮、省級産業集聚區均通達二級以上公路;中心村、3A級景區、縣級産業園區均通達三級以上公路;行政村、曆史文化名村、150人以上自然村均通達四級以上公路,其中通行政村四級雙車道公路通達率達到89.3%。湖州率先實現城市、城鄉、城際公交“純電動化、一票制、移動支付、IC卡互聯”全覆蓋的全市域公交一體化,成功創成“十三五”期首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農村貨運物流發展,均走在全國前列。
進階2:打造“風情路”
開啟村路沿線“美的盛宴”
安吉美麗鄉村精品觀光示範帶、德清“十景十線”、長興“一環五區、十線十景”、南浔“十線十景十小鎮”、吳興“兩環四帶十三景”……這些都是湖州 “四好農村路” 建設打造的美麗風景。
從“林蔭小道”到“風情走廊”,從“連點成線”到“串珠成韻”,湖州以路串美,在解決農村公路“暢通暢達”的基礎上,有機連接“城鎮鄉村景”,重點營造農村公路“美”的氛圍。
無論是全市“四好農村路中長期發展規劃”“美麗公路建設總統規劃”等頂層設計,還是具體到每條鄉村道路的施工圖設計,湖州一以貫之将“四好農村路”建設與山水資源、旅遊景區建設、産業平台建設、特色小鎮經營和曆史文化地标打造等融合謀劃、科學布局、無縫銜接。在建設施工環節,湖州注重打造精品單元,強調資源集約利用,率先在全省推行農村公路“品質工程”建設,實現了“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遊”的視覺盛宴。
去年,湖州在全省率先完成“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全覆蓋,成為全省首批兩個“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市之一。其中安吉、長興、德清先後創成全國示範縣,全國示範縣區縣創成比例居全國首位。
進階3:拓寬“緻富路”
描繪生機勃勃“新藍圖”
長興縣煤山鎮大懸線,是煤山鎮連接江蘇的重要通道,30多年來公路從泥巴路到瀝青路,再到近幾年投資6000萬元全線提升整治,大懸線的完美蝶變見證了沿線村莊和企業走向共同富裕的堅實步伐。“十三五”期間,百強企業天能集團納稅超過150億元;新川村實現村民人均收入超1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836萬元。
和大懸線相似,在湖州,許多鄉村振興、産業崛起、村民緻富的故事背後,都有一條生機勃勃的農村公路。環太湖風情示範帶吸引了總投資251億元的龍之夢樂園落戶長興縣;德清縣莫幹山景區因路奔富,裸心谷一張床鋪1年稅收就達12萬元;安吉縣魯家村盤活萬畝丘陵資源,推動鄉村旅遊和白茶産業振興;吳興區、南浔區的農村公路串連田園花景、桑基魚塘、漁歌唱晚等美麗風景……
“四好農村路”建設以來,湖州推動交通、郵政、商貿、供貨多網合一、深度融合,實現建制村物流配送全覆蓋,打造“半小時公路驿站”網,推動九大主要快遞品牌進村率達到100%。
暢通美麗的農村公路網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讓公路沿線成為産業加速的集聚帶,促成了新型木材、高新科技、綠色智造等特色經濟的發展,壯大了快遞 童裝、快遞 電商 雲倉等新興業态。
據悉,湖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19044元增長至2021年的41303元,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1.65。 老百姓更加富裕,對農村公路打開的發展空間充滿信心。
在湖州創建的全國首個公路文化展示館,人們看到湖州公路文化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 “5.26愛路日”,人們感受着湖州人以路謀福、伴路成長的熱烈氛圍。
當“鄉村暢行”班車發車,進一步推動公交基礎全面“提标”、公交服務全面“增智”、公交發展全面“擴能”;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全國示範路藍圖,拉開湖州跨區域打造美麗中國交通樣闆的新框架;環太湖國際公路行車賽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在湖州農村公路上演速度與激情……湖州“四好農村路”的進階之道,又多了夢想奔馳的注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