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6 20:51:25

作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霸主,齊桓公是如何稱霸成功的?齊桓公、管仲、鮑叔牙是怎樣精誠合作的?他們三人各有什麼特點?下面,通過我對他們的介紹,來逐一展現給大家。

千古第一霸主齊桓公,他是一位豁達大度、目标遠大、視野開闊、重仁重義、信用卓著,但也難免有寡人之疾的傑出君主。他的重要特點和稱霸措施如下:

第一、在位時間長,戰略正确而穩定。

齊桓公,名小白,公園前685至前643在齊國執政,共在位43年。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1

東周以來,天下大亂,諸侯國之間的兼并和各國的内部政變頻繁發生。這個時候的政治背景是:

小國迫切需要有一種力量來保護自己,以免被大國兼并吃掉;大國需要有一種力量以形成對内部政變勢力的威懾和制止;各諸侯國還同時需要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來幫助自己抵禦夷狄戎蠻的彪悍進攻。

應該說,各諸侯國需要的這種力量是超越并高居自身之上的。而數百年來,掌握這種力量、具備這個地位的周王室卻已經完全喪失了這種能力;因而放棄了自己戡亂平暴、統帥諸侯的責任和地位。

于是,時代在呼喚霸主。一些有作為的諸侯國君主就開始謀求衆諸侯國霸主的地位。各個争霸政治集團應運而生,春秋五霸也呼之欲出……

齊桓公高瞻遠矚,首先動手經營霸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創業稱霸需要兩個前提:

一是強大的實力:沒有強大的力量,一切都是空談。這一點,是任何一個稱霸者都心知肚明的,齊桓公也不例外。

這一點的實現,是靠管仲來操作的。管仲擔任相國三年,齊國就實現了大治,具體等介紹管仲的時候再詳細介紹。

第二是指導思想:是恢複周禮和制度的旗号,并随時積極地對這一旗号上的标記做出自己的發揮和解釋。

齊桓公和管仲沒有提出新的指導思想,而是提出恢複傳統禮儀制度。這也是當時的曆史局限性,他們畢竟缺乏建立新王朝的知識和能力;另外,當時還沒有到戰國時期,西周制定的嚴密的禮儀制度和濃厚的禮儀觀念壓抑束縛了人們的理論創新能力;再者,當時在全社會範圍内,承認周王室的傳統觀念紮根很深,他們要推行新的指導思想困難重重。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2

齊桓公既然以恢複傳統禮儀為公開的指導思想,因此在政治上就必須借重于這種禮儀的代表着周王室。于是,齊桓公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戰略方針。

這樣,齊桓公通過“尊王”,尊重周王室又利用周王室;通過“攘夷”,維護了中原各諸侯國的利益,達到了“立德又立威”的目的,終于充當了諸侯國的領袖,從而縱橫捭阖,實現了自己的霸業。

第二、以德服人,對諸侯以禮相待、厚往薄來。

齊桓公的政治目标既然是稱霸,并因之要借重周王室,因此他的一切活動就不以兼并諸侯國、取代周王室為目的;他要做諸侯領袖,因而把活動的着眼點就放在了對人心的征服上。即是所謂的:

德以柔中國。

齊桓公對周圍各國恩禮交加,厚往薄來。重大事件有:

1、燕國受到山戎的侵略,齊桓公北征救燕,之後又跋山涉水,平定了孤竹,勝利後将北辟的五百裡土地送給了燕國。燕國國君感激不盡,在齊桓公歸國之時,送出燕國還戀戀不舍,不知不覺竟然進入齊國境内五十多裡。

齊桓公更是大氣磅礴,說:

“自古諸侯相送,不出境外,寡人不可無禮于燕君。”

就把燕君進入的這五十裡地送給了燕國。燕君苦苦推辭不掉,無奈接受,于是在其地築城,命名為“燕留”。表示,永留齊桓公之德于燕地。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3

2、北狄之兵攻破了邢國,并将邢國燒掠一空。齊桓公帶聯軍諸侯趕走了狄兵,并在夷儀(今聊城西南)幫助邢國重建了都城。

3、衛國被北狄攻破,衛懿公戰死。齊桓公收留衛國難民,并扶持衛文公繼位;同時,送給衛國良馬和祭服,又送牛、羊、雞、犬各三百;對衛文公的家眷另外贈送衣服和日用品若幹;幫助文公複國之後,又留下三千甲士幫助守城;見到衛國百姓流離失所,非常同情,又号召幾個諸侯國幫助衛國重建家園。為此,衛文公特作《衛風·木瓜》,就是我們常朗誦的經典詩歌: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4、幫助魯莊公平定了慶父之亂。慶父是魯國的大奸臣,勢力強大,魯國君臣深以為患。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句話: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由此可見,慶父對魯國的危害有多大。魯國有三位國君死于慶父之手。慶父的盟友是齊國嫁過去的哀姜。哀姜是齊桓公的妹妹,因此不除哀姜,就無法除掉慶父。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4

齊桓公大義滅親,勸說哀姜自裁,使得魯國不再投鼠忌器,而順利除掉了慶父。

齊桓公本着禮、義、誠、信,對諸侯國友善相處、大力幫扶,因而廣泛立德于諸侯,實現了對衆諸侯人心的征服。

第三、稱霸的關鍵:愛戴人才,委政于賢。

有了具體的、正确的戰略構思,就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執行。齊桓公之所以能夠稱霸,其直接原因就是:珍惜愛戴人才,放手委政于賢臣。

1、不念舊惡,一心一意把政務放手給管仲。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5

管仲本來是齊桓公政敵公子糾的老師,在協助公子糾奪取君位的時候,曾經一箭射中齊桓公小白,小白裝死才躲過了一劫。

小白繼位之後,老師鮑叔牙向他推薦了管仲。齊桓公也知道管仲之才,就親自到郊外迎接管仲,并且和管仲乘坐同一輛車回朝。

齊桓公又拜管仲為相國,并尊稱“仲父”;并且明告全國,國家大事由仲父全權裁決;又下令全國不許稱呼管仲的夷吾之名,不論貴賤,都尊稱管夷吾為仲。

這樣,管仲得以充分大展雄才,齊國短短三年就得以大治,成為周朝第一諸侯強國。

2、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甯戚以放牛為生,但是才名遠播。齊桓公觀察過後,立即破格提拔,把他從一個普通百姓直接一步到位,任命為管仲的助手。

3、不搞論資排輩。破格提拔年輕有為的“五傑”,他們是:甯越、王子成父、賓須無、東郭牙、隰朋。另外加上老師鮑叔牙、管仲,加上世卿高、國二氏,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這些人各有所長,組成了以管仲為中心的人才群,為齊桓公一生的政治活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第四、寡人之疾,招來災禍。

古人雲:

“未見有好德而好色者也。”

意思就是:從來沒有見到一個人既講仁德又好色的。這句話被齊桓公颠覆了。齊桓公仁義道德聞名于諸侯,卻依然沒有改掉好色的毛病,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齊桓公在管仲面前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毛病,曾當着管仲的面對重耳說:“寡人獨處一室,如度一年。”并積極為重耳解決婚配問題。

齊桓公把自己的缺點吐露給了管仲,并得到了管仲的理解和許可;因此他們君臣二人,在長期共事中達成了預防惡果發生的默契,從而沒有影響到他們的事業。但是,管仲、隰朋和甯戚死後,鮑叔牙就無法左右齊桓公;齊桓公終于親近小人雍巫和豎刁,被小人拉攏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最後也被兩位小人軟禁,氣憤而亡。

鮑叔牙大公無私、胸襟似海、性格溫和是齊國創霸集團的“潤滑劑”,他的重要事迹和性格特點如下: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6

第一、他能夠洞察先機,慧眼識珠。

1、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争奪太子之位,小白因為直谏齊襄公,遭到了斥責。鮑叔牙就預料到會有危險,就勸說小白出國躲避。小白不知道該躲到哪裡,鮑叔牙就安排小白躲到莒國。理由就是:

“莒國小而近,小則不敢慢我;近則旦夕可歸。”

結果,國内則發生了連稱殺宋襄公立無知為國君的政變事件。不久,無知又被大臣所殺,小白因為在外而免了災禍;又因為莒國近而比避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先期回到齊國,被立為國君。正是因為鮑叔牙的準确預判和精心籌劃,小白才得以成為了齊桓公。鮑叔牙也能夠認準和跟定小白,并挖掘了管夷吾這個大才,說明他的眼光獨到之處。

第二、他寬厚包容,善解人意,成就了流芳百世的“管鮑之交”。

應該說,鮑叔牙和管仲的交情之所以深厚而且長久,主要靠着鮑叔牙的理解和包容。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故事,來管中窺豹,了解一下他們友情的維護。

1、鮑叔牙和管仲兩人合夥做買賣,賺了利潤,管仲自己拿走7成,隻留給鮑叔牙3成。旁觀者對此頗有微詞,鮑叔牙就對大家解釋說:

“夷吾不是貪這點錢,是因為他家境不好,我自願讓給他的。”

2、他們二人一起當兵打仗。每次打仗,管仲都是沖鋒在後,撤退在前。對此,大家議論紛紛,都覺得管仲真是厚顔無恥。鮑叔牙則立即站出來為管仲解釋說: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7

“管夷吾有老母在堂,留身奉養,豈真怯鬥耶?”

這不扯嗎?誰沒有老父老母?這樣的辯解雖然是穿鑿附會,但是卻足以顯出了鮑叔牙對管夷吾的遷就維護之情。管夷吾也對此發出了肺腑之言: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好了,兩個人從此一錘定音,成了生死之交了。也正是如此,留下了這兩個脍炙人口的友誼佳話;也成就了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也成了400多年後,那個号稱“大智如妖”的諸葛亮所崇拜的對象。

第三、他胸懷坦蕩,虛懷若谷。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8

管仲臨終之際,齊桓公前去探望,并讨論相國的繼位人選。管仲認為鮑叔牙道德高尚,但是才能不足,且愛憎過于分明,不能擔任相國之任,而推薦了隰朋。這就是春秋史上有名“病榻論相”。

齊桓公身邊的宦官易牙就搬弄是非,對鮑叔牙說:“管仲的相位是您所推薦的,今天他卻向國君推薦了隰朋,我覺得這太不公平了。”

鮑叔牙卻說:

“仲忠于為國,不私其友。使吾為司寇,驅逐佞人,則有餘矣。若使我當國為政,即爾等何所容身乎?”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9

意思就是:管仲隻為國家考慮,而不是為朋友某取私利。讓我擔任執法官員,打擊犯罪綽綽有餘;如果讓我執掌政權,那麼像你們這些小人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真是心有靈犀啊!管仲和鮑叔牙竟然看法完全一緻。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他們的論斷。鮑叔牙推薦管仲擔任相國是為了國家;同理,管仲沒有推薦鮑叔牙也是為了國家。

隰朋也是鮑叔牙發現的。當時為了要回被魯國扣留的管仲;魯君害怕管仲被齊國重用,準備處死管仲。形勢危急,鮑叔牙派能言善辯的隰朋出使魯國。隰朋不辱使命,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魯君,釋放了管仲。

鮑叔牙繼隰朋之後擔任相國,果然無法制衡齊桓公和易牙等小人,以至于憂憤而亡。齊桓公也被軟禁,齊國大亂,所創霸業化為泡影。

最後,再來介紹一下齊國創霸的核心人物管仲。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10

第一、他戰略構思明确,首先提出稱霸列國。

管仲第一次被齊桓公召見,就提出了大亂的春秋需要一個霸主,向齊桓公明确提出了圖霸的戰略目标。管仲還提出了一系列規劃成熟的強國方案和恢複綱紀的方針。強國可以保證自己有稱霸的雄厚實力;綱紀可以确保自己的政治行為有鮮明的指導思想,二者缺一不可。管仲認為在總體上應該把握好這些關系,方針上提出了“尊王攘夷”的長遠規劃,獲得了齊桓公的認同。

具體實施,管仲一方面抓經濟,富國強兵;另一方面對外把楚國當做競争敵手,決定對外攘楚,樹恩于其他諸侯。管仲具體操作步驟是:

1、尊王,利用周王室的影響力消弭敵對力量,表明齊國對禮儀綱紀的率先垂範,使得衆諸侯國不得不服。

2、攘楚樹威。前679年,管仲實施“欲攘楚,必先得鄭”的方針,扶持鄭厲公複位,把東周開來最桀骜不馴的鄭國控制起來,掃清了伐楚的道路。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11

3、提出“君欲伐楚,必先定戎”的方針,實施救燕伐戎,并大獲全勝,徹底穩定了北方,可以後顧無憂地實施“攘楚”。

4、管仲又提出“伐楚必須聯合諸侯”的方針。于是他支持齊桓公對諸侯廣施恩德。

這樣直到前656年,經過二十多年的準備,齊國終于聯合了八國諸侯聯軍,抵達了楚國境内,楚國不得不臣服。齊國開始稱霸中原。這二十多年裡,管仲帶領齊國控制鄭國,征服魯國,恩服燕國,大敗戎狄,吃掉遂國,降服宋國,使中原大小諸侯都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

第二、面對現實,他唯實求是,絕不好大喜功。

管仲制定軍國大計,常采取現實主義态度。有兩件事可見一斑。

1、毗鄰楚國的兩個小國江國和黃國,不堪忍受楚國的虐待,遣使前來結好齊國,齊桓公準備與二國結盟。管仲反對說:“這兩個國家離楚國近離齊國遠,一向臣服楚國;今天如果背棄楚國和我結盟,楚國必然震怒而讨伐。這個時候,我要救,則道路遙遠險阻,得不償失;如果不救,就有失于結盟之義。”管仲認為:齊國既然保護不了江、黃二國,就應該承認現實,不能把他們納入同盟,否則就損害了結盟的嚴密性。

2、伐楚的時候,消息洩露,楚國嚴陣以待,于是他就及時調整軍事行動目标,該伐楚為責楚;向楚國提出譴責,譴責其不向周王室納貢的罪責。楚國也不敢主動發動進攻,就認罪受罰,願意向周王室納貢。管仲于是班師回朝。

對此,鮑叔牙疑惑不解。管仲解釋道:

“楚國已有準備,我難以出其不意而取勝,如果交戰,将會陷入長期的戰争泥潭,兵火連天,不知何時才能平息;如果我無功而返,必然會被諸侯笑話;如今,楚國既然認罪納貢,我見好就收,絕不能好大喜功,而去打沒有把握的仗。”

鮑叔牙恍然大悟,深以為然。

第三、充分利用人性,牢牢把握齊桓公;深刻解釋人性,不忘提醒齊桓公。

齊桓公好色,世人皆知。鮑叔牙提出應該谏阻齊桓公,讓齊桓公有所收斂。但是管仲卻認為:

應該把生活快樂和事業成功聯系起來,要以生活快樂為誘餌,誘導鼓勵人的事業進取心。

因此,管仲為了避免齊桓公意志懈怠,就在一定程度了縱容齊桓公,還自己也搞享受為齊桓公分擔一些诽謗之言。齊桓公因此也十分感激管仲,對管仲的治國理政也全力以赴給予支持。

管仲允許齊桓公享受,卻不忘提醒齊桓公注意小人。齊桓公有一次無意之中說了一句話,說自己從來沒有嘗過人肉的滋味。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12

宦官易牙就殺了自己的兒子,煮了肉湯給齊桓公喝。齊桓公認為易牙對自己忠心耿耿。管仲卻提醒齊桓公要格外小心這樣的小人。管仲說:

“人情莫于愛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

意思就是:人最深的感情就是愛護孩子的感情,他既然忍心殺了自己的兒子,就有可能謀害自己的國君。

果不其然,齊桓公就死于易牙等小人之手。不過,管仲在世之日,小人們絲毫不敢興風作浪。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13

第四、他總攬全局,堪稱一代治國大師,把齊國治理得民康物阜、國強兵精。

這是重點,管仲為齊國提出的一整套的治國思想,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值得我們借鑒:

1、打起以維護傳統禮儀的旗幟,作為規範人們行動的字準繩。齊桓公接手齊國的時候,治理國家、創建霸業似乎無從下手,管仲則立即為他提出了立國的前提和根本。其代表言論是: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2、主張“愛民主義”的思想原則,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就必須愛民。

他提出了五項具體指标,即國民的相親程度、繁衍程度、富裕程度、知禮程度、信任程度。并且對每項指标的落實,他都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他提出了:

“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相連以事,相及以祿,則民相親也。赦舊罪,修舊宗,立無後,則民殖矣。省刑罰,薄稅斂,則民富矣。卿敬賢士,使教于國,則民有禮矣。出令不改,則民信矣。”

在愛民原則是前提下,管仲還提出了對國民的安置方法,他國民分為士、農、工、商四大類。

3、進行内政的整頓與改革。

管仲讓農民住鄙野,讓士、工、商三類國民住城廓,并将這三類人按區域劃分為二十一個鄉,十五個鄉為士,以保證兵源;六個鄉為工、商,以保證财源。

在士鄉中,五家為一軌,十軌為一裡,四裡為一連,十連為一鄉,五鄉為一軍,一軍一萬人;十五個鄉為三軍,共三萬人。管仲還讓士鄉的人世代住在一起,平時狩獵練武,互相熟悉,戰時互相配合,生死與共。

管仲齊桓公鮑叔牙三人特點(齊桓公鮑叔牙管仲組成的明星團隊是成功的關鍵)14

4、繁榮工商業,收稅聚财。他提出:

銷山為錢,煮海為鹽。

主張發展鹽鐵業,同時還提出了:

收天下百物之賤者而居之,以時貿易。

主張大力發展商業。

5、先進的治軍思想。在軍隊建設上,管仲主張:

“兵貴于精,不貴于多;強于心,不強于力。”

他主張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部隊素質上,增加軍隊的戰鬥力,而不是放在增加部隊的人數上。管仲還創造發明了一種贖罪減刑的方法,就是:犯罪者可以根據情節的輕重,以劍甲等武器裝備贖罪減刑,這樣可以補充兵器的不足。

6、外交上,管仲提出了:

“尊王室,親鄰國”

的外交原則,并提出了具體的策略和方針。

7、提出了精辟的用人思想,完善了創業争霸必須堅持的用人觀。他指出:

不知賢,害霸;知賢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又以小人參之,害霸。

管仲把事業的成敗歸結到用人問題上,從而提出了内容深刻的用人思想,這既是齊桓公創業争霸的重要指導原則,也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

适應齊桓公的雄心壯志,管仲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策略和治國方針,并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他獨到的智慧和無與倫比的天才。貫穿管仲整個思想和求是的精神,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大大影響了春秋的趨勢和進程,也造就了東周初期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思想政治明星。

齊國霸業集團,以齊桓公為首領,以管仲為棟梁,以鮑叔牙為骨幹,活躍在春秋前期的政治舞台上。

齊桓公以他博大的胸懷和恢宏的氣度,團結了一大批人才;管仲以經天緯地之才全面主持集團的政務;鮑叔牙則是集團戰略方針的捍衛者和執行情況的監督者,又是集團主要成員之間的中介人和協調者。他們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竭誠配合又相互制衡,構成了一個“明星”團隊。

這個團隊由于主要成員氣質協調、性情互補、智能疊加,所以在運作中他們既能确保應有的原則和方向,又能保持相應的靈活性,敢于面對實際,充分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和積極因素。因此,這個團隊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實現了它的目标。

最後,讓我們記住這三個閃閃發光的名字吧!他們是:

姜小白、鮑叔牙、管夷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