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帝問達摩

武帝問達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18:19:58

文 | 獲麟采薇

武帝問達摩(當禅宗遇上論語之一)1

達摩見梁武帝

一 公案原文


梁武帝問達摩大師:“如何是聖谛第一義?”摩雲:“廓然無聖。”上問:“朕建寺齋僧有何功德?”摩雲:“無功德。”帝曰:“對朕者誰?”摩雲:“不識。”帝不契,達摩遂渡江至魏。

這是《碧岩錄》中的第一則禅宗公案,非常有名,略知禅學者都有所耳聞,其中有關達摩東渡的故事,更成為日後中土禅宗興起的曆史根源。

對這則公案的解說,一向見仁見智,衆說紛纭,我隻說說我的看法。

一 廓然無聖


梁武帝問了達摩三個問題,第一問是:“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這一問,是本則公案的核心關鍵。

所謂聖谛,是佛學的專有名詞,據說又分為真谛和俗谛。真谛、俗谛合二為一,就是聖谛。

但實際上,這些名相分析,都是無謂的文字遊戲,在禅宗公案中,根本用不着這些花胡哨。

梁武帝不過是問:“佛教的最高義理是什麼?

在禅宗公案中,類似的問法還有:“如何是佛法第一義谛?

達摩回答:“廓然無聖!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空空曠曠,沒有聖人!”(廓然即空曠之意。佛教所說的聖,多指佛菩薩。“釋迦摩尼”的本義,就是釋迦族的聖人。)

這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說,達摩的意思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凡聖不分。

可要是這樣的話,達摩說“凡聖無别”,豈非更加明白直截,何必打馬虎眼,說什麼“廓然無聖”呢?

其實,達摩的意思很簡單,他說“廓然無聖”,指的是釋迦摩尼成佛之前的世界。

釋迦摩尼創立了佛教,也是第一個佛(佛經中說,在釋迦牟尼佛之前,還有很多佛,但這隻是神話物語,并非曆史的真實)。那麼在釋迦之前,這個世界本沒有佛,自然是“空空曠曠,沒有聖人(佛)”了。

這實在是一個最簡單的事實!

可是,且慢!這個最簡單的事實,為什麼是“聖谛第一義”呢?

釋迦之前沒有佛,他的成佛,全靠自悟和自度。釋迦成佛之後,信佛修行的人都說自己在“學佛”,可是他們應該想一想:釋迦摩尼沒有成佛的時候,他成佛是向誰學的?

想通了這個問題,自然就明白什麼是“聖谛第一義”。

禅宗強調“自性自渡”。

六祖慧能在《壇經》中說:“迷時師渡,悟時自渡。”又說:“自性若悟,衆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衆生”、“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

藥山惟俨禅師說:“大丈夫當離法自淨。

這些說法無非是強調自悟和自度。

禅宗還有一句話說:“佛不渡衆生,衆生皆自渡。”亦是此意。

達摩說“廓然無聖”,就是告訴梁武帝:佛教的最高義理,就是要像釋迦摩尼的成佛之路那樣,靠自己開悟!

如此而已。

二 儒家的類似說法


武帝問達摩(當禅宗遇上論語之一)2

鵝湖論辯

其實這個道理,儒家也講過,而且講得更加清楚明白。

陸九淵與朱熹在鵝湖辯論,朱子主張,要學做聖賢,必須讀聖賢書。

陸九淵問:“堯舜之前,有何書可讀?

堯舜之前無書可讀,他們是怎麼成為聖賢的?

陸九淵這一問,跟達摩的“廓然無聖”,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 建寺齋僧無功德


達摩的回答,梁武帝沒聽懂,所以他又問了第二個問題:“朕建寺齋僧,有何功德?

建寺齋僧無非是為禮佛,可是達摩分明已經告訴了梁武帝“廓然無聖”的道理:要成佛,全靠自己開悟,那你何必求神拜佛呢?

“佛不渡衆生,衆生皆自渡”,這個道理,梁武帝終究是不明白。

禅宗有一句歇後語,問:觀音合掌,所求何人?

謎底是:求人不如求己。

隻這一句,便盡了禅宗奧義。

四 是誰不識


達摩的第二個回答,梁武帝仍舊不懂,因此他第三次發問:“對朕者誰?

達摩曰:“不識。

設身處地想,梁武帝必定認為達摩在搪塞他:你怎麼可能不認識自己?

可惜梁武帝沒有回過身想一想:他又何曾認識自己呢?

自性若悟,衆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衆生”,梁武帝若識得自性,何須達摩再三啰嗦。

武帝問達摩(當禅宗遇上論語之一)3

認識你自己

禅宗經常教人“識得自己本來面目”,又教人“領略本地風光”,都是教人認識自己。

古希臘的阿波羅神廟門楣上,也刻着一句話:“認識你自己”。

可見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五 儒家的類似說法


武帝問達摩(當禅宗遇上論語之一)4

孔子講學圖

《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曾考問弟子何謂仁、智。子路曰:“仁者使人愛己,智者使人知己。”子貢曰:“仁者愛人,智者知人。”顔回曰:“仁者自愛,智者自知。

梁武帝既不知人(錯過達摩),亦不自知,水平隻在子路與子貢之間。

梁武帝的三個問題,越問越差。

他的第一個問題:“如何是聖谛第一義?”不失為一個好問題。達摩回答:“廓然無聖”,直是掃空萬象,枯海見底。可惜梁武帝聽不懂。聽懂了,後兩個問題就不必問了。

第二個問題問功德,這是“有心行善,雖善不賞”,早已落了下乘。

至于第三個問題,更說明他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識。

達摩見點化不動,遂渡江而北。

六 祖師給我洗腳


後來雪窦重顯禅師講到這個公案時,在禅堂上環顧左右,問:“這裡還有祖師嗎?”自答:“有,喚來與老僧洗腳!

雪窦喚祖師給他洗腳,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明白了“廓然無聖”,就知道:聖(佛)都沒有,更何況是祖師呢?

當我未成佛時,我全靠自度和自悟,無所求于祖師;當我已成佛時,我就是佛,我就是祖師,更無所求于祖師。

既然無所求,也就不怕開罪他們,無需禮敬他們,就算這裡真有祖師,喚他來與我洗腳,又有何妨?

後來禅宗呵佛罵祖,無非此意。

七 儒家的類似說法


武帝問達摩(當禅宗遇上論語之一)5

孟子

這個道理,儒家同樣講過。

孟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舜是人,我也是人,他能成賢成聖,我亦未嘗不可!有所作為的人,就有這樣的信心。

這句話如果讓禅宗的人來講,他們會說:“釋迦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孟子又說:“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周文王和釋迦是最大的豪傑,因為他們能無所待而自己興起。

後來王陽明說:“欲成聖賢,先做豪傑。

隻有具備了豪傑無所待而興的大氣魄,才談得上成賢成聖。

孟子這句話如果讓禅宗的人來講,他們會說:“待釋迦而後悟者,凡夫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釋迦,猶悟!

怪不得《周易·系辭》說:“天下殊途而同歸,一緻而百慮。

果然不假。


原創不易,請多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