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這樣嗎?"
"這樣做對嗎?"
"xx是這樣寫的嗎?"
……
生活中,作為爸爸媽媽的你,有沒有遇到經常問"是這樣嗎"的孩子嗎?
"是這樣嗎"的孩子,都有着缺少主見、果斷的共同特性,不管作為父母的我們有幾個孩子,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期盼。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需要從主見的培養開始抓起,優秀的孩子需要有自己夢想、個性思維,最終才能在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去展現不平凡的自己。
如何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想必這是所有父母的心願,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有着同樣的熱切期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日漸壯大的未來裡,可以成為衆多優秀的一員。但,在優秀的基礎期盼裡,感觸到孩子的優秀必須要有主見和果斷的魄力。
前幾日,在教5歲女兒學習10以内加法的時候,發現孩子的主見實在是太差了。明明算對了、找對了數字,卻總是不确定地問一句:"媽媽,是這樣嗎?",看到這樣做事情猶猶豫豫的女兒,也意識到自信和主見對孩子的優秀有多重要。
與其說孩子缺少主見,倒不如說孩子是缺少自信。因為主見缺失的主要原因,還要歸咎于孩子不夠自信,害怕自己做的不夠好,所以才會通過旁觀者的确信來判斷對錯。說起培養孩子的主見,可能很多家長認真這是"小意思",實際上有主見的孩子培養起來并不容易。
培養孩子有主見是一個慢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家長拿起研磨的耐心去對待,這個過程還需要融入孩子和家長的生活。既是生活的耐力,那麼培養孩子主見的方式,自然也是隐藏在生活的細節方面了。
"是這樣嗎"的孩子,如何培養果斷、主見?試試以下生活四大改變:1、多給孩子創造動手實踐的鍛煉機會
當遇到"是這樣嗎"的孩子,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孩子主見缺乏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大多數都是源自于不自信。既然孩子是由于不自信引起的主見缺乏,那麼我們去着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可以了。在自信心的主見缺乏裡,家長需要在生活中,給孩子多創造一些動手實踐的鍛煉機會。
我們要知道,有的時候并非是孩子不夠優秀、而是沒有孩子發揮實力的舞台表現。給孩子多創造一些動手實踐的機會,才能讓實踐來考驗孩子實力的實際水平。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親自動手嘗試、鍛煉,還要實用的能力提升方法了。俗話說得好"三天不讀口生、三天不寫手生",最好的實力提升就是自我實踐的鍛煉機會。
2、對孩子勞動行為加以贊賞并非是結果
當孩子有了動手實踐的鍛煉機會時,我們還需要對孩子的勞動能力加以贊賞。需要注意:這裡說得是勞動行為贊賞并非是結果贊賞。
可能很多家長會不解,為何不贊賞孩子的勞動結果,而是去贊賞孩子的勞動行為。這就需要從人性的内心開始分析了,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當我們做的某一件事情得到誇張的時候,内心除了滿足和喜悅之外,還有一些些小小的嘚瑟。
這些滿足的小嘚瑟,很容易讓人性産生驕傲和自滿,在衆多稱贊和誇獎之下,我們就會覺得"這個我會,就不用去努力",然而不論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去努力和提升,如果一直停滞不前、最後隻有被他人超越和戰敗。
經常去誇贊孩子的勞動成果,很容易讓孩子的内心産生滿足而不願意努力。相反的是,如果我們去誇贊孩子的勞動行為,會讓孩子愛上勞動被誇獎的滿足,隻要孩子肯勞動、肯動手,相信基礎再差的孩子最後也能夠勤能補拙。
3、給孩子去表述個人想法的空間
以上兩種方法,是提高孩子自信主見的基礎打造,隻有當孩子的實力有處鍛煉,并具有主動勞動的興趣之時,孩子的自信和主見才能在學習和成長中觸目可見。但我們光做好以上兩步,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父母給孩子表述個人想法的空間。
以上兩種方式,頂多是給孩子的自信做好基礎的鞏固,主見的培養主要還在後兩種方式。有主見的孩子,主要的亮點特色就在于敢說、敢去實現。所以在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要去鼓勵孩子說出想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去感受成功的喜悅和不易,最終孩子的挑戰心才會被激發,在更多具有難度的實踐中去實現優秀和結果。
比如說,孩子目前正在算10以内的加法,這個時候孩子問你:"媽媽,答案是xx嗎?",這個時候家長切記要讓孩子去表述個人想法,不要幫孩子寫出答案、也不要去提示。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認為答案是多少呢?堅持你自己的想法,等所有作業完成之後媽媽會檢查的,到時候你就知道答案對不對了"。
最後的實力驗收,當某一個位置錯誤或有待提高的時候,我們再翻過來提點孩子,他們才能對錯誤刻骨銘心,下一次犯錯的幾率就會減少許多。相反的是,如果孩子當時答案的不确定,父母在提點下幫忙找到正确答案之後,孩子對自己的不足并沒有多少印象,下一次不會、或者犯錯的時候,都習慣性地依靠家長來找到答案。
4、給孩子創造質疑精神的機會
最後,我們還需要給孩子創造質疑精神的機會,讓孩子在質疑的機會裡,養成從多個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的習慣。質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勞動能力激發,當你對一件事情好奇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探究答案,這是人性内心對大千世界的一種好奇态度,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三歲小孩,都喜歡在疑問中探究答案,這樣的勞動會人性的探究倍感成就。
所以說,在生活中我們還需要經常給孩子創造質疑精神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出門遛彎的時候,看到地面成群結隊的螞蟻在"搬食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身邊的孩子說:"哇,兒子/閨女,快來看看,地面上螞蟻好神奇呀,他們為什麼要背着這些不要的食物滿地跑呢?"
給孩子留下一個有趣的疑問,再配之父母對答案好奇的眼神,會激起孩子對問題的緣由探究,最終在問題的探索上,收獲勞動過程有趣的同時,還能感觸到答案帶來的成就榮譽。
作者簡介:
我是2歲寶寶的爸爸,孩子的成長,爸爸絕不能缺席,“爸媽快來看” 的育兒老爸每天分享育兒經驗,一起感受孩子成長的快樂......
養娃,其實等于我們重新過了一個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