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澤
創新走在前,山東各項工作才能走在前。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提出的“十大創新”,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涵蓋各個方面,體現出“綜合創新”特點,為各項工作走在前擘畫了新的作戰圖。
今年是改革開放第44個年頭。2021年全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地區生産總值達到8.3萬億元,保持全國第三位,比上年增長8.3%,好于全國0.2個百分點。
山東40多年來的曆史變遷和巨大成就,與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不斷解放思想,敢領風氣之先,敢于創造,善于創新,不斷破解發展難題有關。
改革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永葆生機的不竭動力。沒有改革創新,就沒有山東的今天。40多年來,山東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向改革創新要活力,持續釋放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很多改革創新探索成為全國樣闆。
“溫故而知新”,講創新基因,山東最有底蘊。今天是過去的延續,在現代化強省進程中,我們同樣善于從曆史中汲取創新的養分。
“諸子百家一半是山東人”,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大批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和發明家,出生和彙聚到齊魯大地,逐步創建起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諸子百家的創新思想至今熠熠生輝。
山東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創新思維其來有自。孔子終其一生學思,并以此規定個人的努力奮鬥方向,他既注意對古代文化的合理繼承,同時又能結合春秋時期社會變革的實際需要有所損益。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過去、現在、和将來之間,後一代總要對前一代的文化遺産加以吸收、改造,從而創造出新的文化,這是孔子開放的曆史發展觀。
長期活躍于齊魯大地的荀子,提倡不斷創新超越說:“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學習中有創造,學習中有超越。
相較于“魯文化”,齊文化在社會管理、經濟發展等方面,更具有現代傾向,充滿創新思維。齊國在800餘年的曆史當中,興盛了700多年。人才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齊國強盛是因為當時的人才環境進行了“創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稷下學宮興盛為标志,齊國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
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逄振鎬,曾長期研究齊魯文化,他認為齊國之所以能夠長時間保持富強,可以歸結為三個時期的制度創新。
西周時期,姜太公開創了“尊賢尚功”的用人傳統,打破血源為紐帶、以等級為特點的宗法制度這一制度。春秋時期,齊國善用管仲進行改革,他“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四民分居定業”,“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使關稅幾而不征”,為來齊之“商賈立客舍”,“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财,富國強兵”等等,極大地促進了齊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戰國田齊時期繼續創新。戰國時候發生了田齊代姜,田齊順應社會發展,積極改革創新。在著名的《鄒忌諷齊王納谏》文章中,齊威王起用鄒忌進行改革,緻使“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這其中,最需要提到的是管仲。《史記》記載: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在管理和發展經濟超前思維,就像一個“現代人”。《管子》重視市場。《乘馬》篇中說:“市者,貨之準也”,意思是所有商品的價值都必須通過市場去衡量、檢驗;又說:“有市,無市則民乏也”,這是點明市場和民富的關系。
《管子》精通貿易。管仲提出了“關譏而不征、市廛而不稅”的自由貿易和保稅的通商貿易舉措,其中“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養”是世界上最早的招商政策。
在社會管理上,《管子》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國”主張,曰:威不兩錯,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措而已。管子十分強調法治對于社會秩序的維護作用。《管子·形勢解》:“法者,将用民力者也”“法者,将用民能者也”“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
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在改革創新上帶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發。
創新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山東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需要以更大的魄力持續深入推進。善于從曆史中發現創新資源,适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繼續向創新要活力,勇于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克服路徑依賴,将創新進行到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