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茶的故鄉,從古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茶文化,而且也被很多國家效仿和學習,茶葉是茶樹的葉子和嫩芽,在合适的季節,比如春季采摘下來,然後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從而将茶樹的葉子和嫩芽制作成茶葉,然後在利用開水浸泡茶葉,從而激發出其香味。
真正的品茶的人,很少有人在意價格,而看似愛喝茶的人卻往往在乎價格,同樣是飲茶,但是從兩者對待茶文化的态度,就能看出不小的差别。前者喝茶品的卻是意境,後者喝茶談的卻是名利。
從另一方面講,茶葉并不是越貴的越好,中國茶葉分為6大系列,無論是從茶葉的成分,還是茶葉的香味,還是從茶葉的顔色都各有差異,所以對于長期飲茶的人來說,選擇一種适合個人體質的茶葉,遠遠要比隻看價格高低選擇的茶葉更合适。所以不懂茶卻不懂茶,等于“白喝”。
那麼中國6大茶系該如何選擇呢?今天咱們就說說6大茶系的分類及特色,以供大家作為選擇茶葉的參考。
中國6大茶系都有誰,又有何區别?
六大茶系
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黃茶,烏龍茶【也叫做青茶】
選擇6大茶類,首要考慮這兩方面:
1.茶葉的發酵程度
茶葉按照發酵程度來分類可以分為:不發酵茶,輕發酵茶,全發酵茶,後發酵茶等。那麼茶葉的不同發酵程度,對于茶葉的影響又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茶葉的發酵,即是在特殊的韓靜中【包括酶的作用,濕熱環境等】,茶葉内部所發生的的一系列氧化,水解等反應。
而茶葉發酵的本質其實就是多酚氧化酶和氧化物酶産生的氧化作用,從而促進茶多酚物質的變化。除此之外,通過揉撚茶葉,緻使新鮮茶葉的細胞壁破裂,更有利于後期的發酵
2.茶葉的制作工藝
1.紅茶:殺青——揉撚——幹燥
2.黃茶:殺青——焖黃——幹燥
3.紅茶:萎凋——揉撚——發酵——幹燥
4.白茶:萎凋——幹燥
5.青茶:萎凋——做青——炒青——做形——幹燥
6.黑茶:殺青——揉撚——渥堆——幹燥
萎凋:指的是将當天采下來的新鮮茶葉按照一定厚度攤放,放在陰涼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下,使得鮮葉自然萎蔫。
殺青:指的是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撚成型,同時散出青臭味,是促進茶葉形成良好香氣的一種制茶步驟。而殺青的方法通常有,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輻射殺青。
焖黃:是指将殺青或者揉撚或者初烘幹的茶葉趁熱堆積,使得茶胚在濕熱作用下逐漸黃變的特有工序。
渥堆:是指将曬青毛茶堆放成一定的高度後灑水,上覆抹布,從而促進茶葉酵素的作用進行。
發酵對于茶葉的影響有哪些?
影響一:茶葉的香氣
茶葉的發酵過程會使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發生水解,并且形成獨特的香氣成分,對于茶葉的風味有重要的作用。茶葉在不同發酵程度制作所呈現出的氣味,分别如下;
未經發酵的茶呈現的是清香型
輕度發酵後【20%-30%】就會呈現花果清香
發酵度達到60%左右就會呈現成熟的果香型氣味
完全發酵制作則會呈現焦糖香味
後發酵茶達到一定的發酵度,則會出現藥香,陳香氣味
影響二:茶葉的顔色
未經發酵的茶葉是綠色的,而通過不同程度的發酵可以改變茶葉的顔色,主要是利用無色的茶多酚在氧化酶和氧氣的作用下和在一定的溫濕度環境中,被氧化味紅色物質,而這些紅色物質又被成為紅色素。所以茶葉顔色顔色越紅,代表其發酵程度越高。
影響三:茶葉的味道
茶葉的苦澀味主要源于茶多酚,而經過發酵後茶多酚氧化程度越高,茶葉的苦澀感就會越低,同時泡出來的茶葉味道就會更加醇和,茶葉的刺激性也會降低,這是其一。
茶葉發酵程度越高,泡出來的茶水的甜度就會越高,這是因為多糖和蛋白質的水解使得小分子甜味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增加,這是其二。
茶葉發酵程度越低,茶葉的味道越接近原始的植物風味,所以苦澀味相對較高,這是其三。
6大茶類的茶多酚氧化程度
1.綠茶:茶性偏寒,不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大于10%,代表性茶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等。
2.白茶:茶性偏涼,微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5-15%,代表性茶有,白牡丹,頁眉等
3.黃茶:茶性寒涼,輕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10-25%,代表性茶有,霍山黃芽,君山銀葉,蒙頂黃芽,平陽黃湯等
4.清茶:茶性平和,半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20-70%,代表性茶有,鐵觀音,武夷岩茶,黃金桂,鳳凰單叢,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
5.黑茶:茶性溫和,後發酵茶,多酚氧化酶程度70-95%,代表性茶有,安化黑茶,老青磚,茯茶,湖北青磚茶,雲南黑茶【普洱茶】等
6.紅茶:茶性溫和,全發酵茶,多酚氧化程度80-100%,代表性茶有,祁門紅茶,雲南紅茶,滇紅等
一,綠茶
綠茶産地遍布全國,是茶葉産量最多的一類茶,也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茶類之一,它的工藝特點在于鮮葉采摘後迅速迅速以高溫殺菌滅鮮葉中的酶類物質,從而抑制茶多酚的氧化。
綠茶主要有6種味道分别;清鮮型,濃烈型,濃厚型,醇厚型,濃醇型,鮮濃【鮮醇型】,因為茶葉的種類不同,制作工藝不同,所以味道,口感也不同。
綠茶的特點是幹茶,湯色,葉底均為綠色。綠茶富含葉綠素,茶堿含量較高,維c。
綠茶按照工藝又可分為:
蒸青綠茶:恩施玉露,仙人掌茶,陽羨茶
曬青綠茶:川青,陝青,滇青
洪青綠茶: 太平猴魁,黃山毛峰,安吉白茶,普通洪青,華頂雲霧
朝青綠茶:龍井,日照綠茶,碧螺春,珠茶,眉茶
二,黃茶
黃茶加工工藝近似于綠茶,隻不過是在幹燥過程前或後,增加一道“焖黃”的工藝。
黃茶味道清香醇厚,味道甘甜上口,經常飲用具有一定的消除疲勞效果
黃茶按照鮮葉的嫩度和芽葉的大小又可分為:
黃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溫州黃湯
黃芽茶:蒙頂黃芽,君山銀葉
黃大茶:廣東大葉青,霍山黃大茶
三,白茶
白茶的制作工藝最自然,主要産于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地,采摘多毫的幼嫩芽葉後,隻需自然攤晾和文火烘幹,讓茶葉中的茶多酚自然氧化即可。
白茶有芽茶和葉茶之分,單芽之稱的茶稱為“銀針”,一芽2,3葉的是“白牡丹”,還有“貢眉,壽眉”,一般是三葉及三葉以下的。
一般新白茶的香氣多以鮮爽的氣息為主,同時毫香濃郁,花香芬芳,而在鮮爽的香氣下又有很多細分的典型香型。
白茶按照采用的原料不同分為兩大類:
白芽茶:白毫銀針
白葉茶:貢眉,壽眉,白牡丹
四,青茶
青茶即是烏龍茶,而很多人熟知的大紅袍其實就是烏龍茶,烏龍茶屬于工藝複雜費時,其中做青是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氣和綠葉紅鑲邊就是由此形成。所以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香氣從清新花香到成熟果香都有。
青茶一般按照産地劃分有:
閩北烏龍:武夷岩茶,大紅袍,奇蘭,肉桂,水仙
廣東烏龍:鳳凰水仙,嶺頭單枞,鳳凰單縱
台灣烏龍:包種,凍頂烏龍,烏龍
閩南烏龍:鐵觀音,黃金桂
五,黑茶
黑茶又稱為邊銷茶,是藏,蒙,維吾爾等邊區少數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黑茶品質的關鍵在于渥堆發酵,而我們常見的黑茶有很多是被壓制成緊壓茶,如磚茶,沱茶等,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
黑茶發酵不是利用茶葉本身的酶,而是來自微生物産生的酶,所以它有助消化和順腸胃的作用。黑茶香氣醇和,滋味醇厚回甘。
黑茶主要是按照産區分類:
四川邊茶:西路邊茶,南路邊茶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此外黑茶還可以按照品種分類:
緊壓茶:茯磚,花磚,黑磚,青磚
散裝茶:天尖,貢尖,生尖
花卷:十兩,百兩,千兩
六,紅茶
紅茶幹茶色澤黝黑油潤,香氣一般較高揚持久,有股甜甜的花果香味,口感香醇無澀,其所含茶葉堿較少,所以提神效果較差。紅茶的鼻祖在中國,名為“正山小種”,紅茶品種中以祁門紅茶較為著名。
紅茶一般按照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分類如下:
小種紅茶:金駿眉,正山小種,煙小種
紅碎茶:末茶,片茶,碎茶,葉茶
功夫紅茶:闵紅,川紅,滇紅,祁紅,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個人主頁有一系列蘭州拉面制作視頻教程和拉面各種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時分享:
各種面食做法的講解,各種鹵菜制作的講解,各種湯類制作的講解
分享餐飲實戰幹貨經驗,講解專業餐飲知識,關注我教你在家自學蘭州拉面,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