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日北方接連降雨,使得黃河中下遊河段出現罕見洪水,從9月底至今,黃河出現3次編号洪水。10月9日20時,小浪底水庫達到建庫至今最大水位273.5米,而保證水位為275米。
作為黃河中下遊最關鍵的工程,小浪底水庫在關鍵時期頂住了壓力,如今水位正在穩中下調,灘區百姓的财産生命安全得以保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浪底水庫。
小浪底水庫是黃河最後的梯級水庫,也是僅次于三峽的水利工程,其位于河南洛陽北40公裡處,可控制69萬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積,占黃河總面積的92%。而小浪底庫灣較多,可利于水庫漁業的生産,也被外界譽為北方的“千島湖”。
1999年10月,水庫正式下閘蓄水,而到了2001年時主體工程完工,其攔河大壩為154米高,次年後就開始了發揮它的調沙調水功能。
黃河“水少沙多”,每年上遊16億多噸沙子随水流奔流急下,每年的黃河調水調沙之時,下遊水質多為“一捧水、半捧沙”,沙子含量太高,水沙不協調。其實早在1986年之後,黃河水質就開始急速下降,泥沙淤積矛盾尖銳,特别是下遊地帶,因淤積造成河道擡升,過洪、輸沙能力持續走低,使得黃河下遊成了“地上河”。
為了梳理黃河的隐患,國家從2002年就開始了重點治理,主要是“攔、排、調、放、挖”等措施,而其中“調”就是調水調沙,而小浪底水庫也為其作出了巨大貢獻,上遊的泥沙不斷淤積在這裡,而為了解決庫尾“翹尾巴”的問題,小浪底配備了75.5億立方米的死庫容,以及10.5億立方米的排沙庫容。
而經過19年的排沙,小浪底水庫貢獻頗多。特别是18年後,專家又提出新的治沙思路,使得排沙效果甚佳。據統計,18-20年間,黃河上遊流入小浪底的泥沙為2.8-4.8億噸/年,出沙量為3.4-5.4億噸,排沙比為95-193%,遠大于三峽水庫的21%。
隻不過伴随着調水調沙的過程,下遊的生态環境陷入危機中,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大大降低,魚類資源損傷很大,生态矛盾尖銳。
早在80年代時,黃河水域有191種魚類,其中141種為淡水魚,23種為半鹹魚種,27種為洄遊性魚,包括不少特有魚類,如黃河刀魚、咽齒魚、花斑裸鯉、黃河鯉魚等。
不過2010年時研究人員進行采樣,隻發現80多種魚類,比起30年前少了60%,且捕魚量也降至5萬噸,少了80%。這一數據,也引來了黃河的“無魚之困”,至于原因,首先是水域的污染、水質下降;其次是漁民的過度捕撈,為了牟利甚至用上“絕戶網”捕魚;而水庫的建立也是魚類資源減少的主因,小浪底水庫有着無法推卸的責任。
調水調沙工程盡管利國利民,但對下遊的魚類資源造成不小的傷害。每次調水調沙時,黃河主流的水沙流量增加,但此時黃河水質太渾濁,水溶氧量不到2 mg/L。通常來說,魚類在3-5 mg/L溶氧量的水中可正常生活,低于這個數值,不少魚會因此而昏厥死去,這就引來了黃河“流魚”病。
相信河南、山東的沿黃群衆都明白,每年調水調沙時,不少大魚會因缺氧漂浮在水面之上,或沖到岸邊,這時大家都會備好漁網、漁具捕魚,還有人拿着電魚機捕捉。
一老漁民表示,每年“流魚”之時,一個人最少能捕撈一百斤魚,如鲫魚、鳙魚、鯉魚等,且個頭都很大,有人捕捉27斤的野生大鯉魚。這些魚捕捉上來後,大家就會将其拿到魚市販賣,不少魚斷頭斷尾。
監測發現,風陵渡到三門峽水庫這一河段,每次調水調沙後,魚類資源就會少90%,損失量預計為3.6萬千克。黃河聖天湖外灘為黃河魚的産卵、孵化基地,但調水調沙後水位縮減7-8米,很難保證太多魚孵化生長。
調查還發現,調沙之前,鯉魚、鲫魚、鲶魚捕獲量占比80%以上,但調沙後,餐條等小雜魚數量大增,占比為43%,而鯉魚、鲶魚等産量大減32.87%-75.34%。
除了生物資源性減少,河道的生态退化明顯,因洩洪水流的沖擊,下遊河道變窄,河灘草地被泥沙覆蓋,其基本生态功能下滑,部分河灘成了永久性陸地,不利于水源涵養。
如何才能破解黃河“流魚”?有專家提議,可調整小浪底的放水方式,控制時間和流量,避免對下遊魚的沖擊。同時,每年5-7月份為魚蝦集中繁殖期,這一期間應該減少洩洪量。
如今長江三峽的生态調度已有豐富經驗,不過小浪底生态治理仍沒開展,接下來應該吸取三峽的生态調度經驗,這樣才能讓黃河的瀕危魚種得以更好的保護。同時,下遊河灘濕地也是産卵場,應該重點保護并擴大濕地建設力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