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詳解丨老骥伏枥
讀音:lǎo jì fú lì
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釋義:骥,千裡馬;枥,馬槽。老的千裡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奔馳千裡。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志。
字裡字外
隻要努力,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軍威大振。同年七月,曹操胸懷統一北方之志,統領大軍出盧龍寨,征烏桓,滅單于蹋頓,計賺袁尚、袁熙兄弟,收公孫恭,統一北方。
返回軍營之後,曹操心潮起伏,北方的袁紹蹋頓雖已讨平,南方的孫權劉表卻仍然各雄踞一方。想着統一全國大業尚未完成,已經53歲的曹操揮筆寫下: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滕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年齡從來不會成為有志之人前行的阻礙。古有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吳承恩七十二歲著西遊,老黃忠花甲之年力斬夏侯淵,今有褚時健75歲種“褚橙”,王德順79歲走T台。隻要努力,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