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小型suv車型哪款更值得選擇?随着市場競争的愈發激烈,以及消費能力的提升,如今車企的主戰場已經慢慢從15萬元以下,提升到了20萬元以下的價位,我們也确實能看到各大品牌都在15-20萬這個價位裡加大投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本田小型suv車型哪款更值得選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随着市場競争的愈發激烈,以及消費能力的提升,如今車企的主戰場已經慢慢從15萬元以下,提升到了20萬元以下的價位,我們也确實能看到各大品牌都在15-20萬這個價位裡加大投入。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廣汽本田也借機引進了全新的全球戰略SUV車型——ZR-V緻在。而就在昨晚,這台引起了不少人關注的全新車型,終于正式上市了,ZR-V緻在一共提供三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5.99-19.59萬元。
作為一台全球車,有着北美市場背景的ZR-V無論是在産品調性亦或是外觀設計上,都與我們此前所了解到的本田有着許多的不同之處,甚至可以說,ZR-V這台車成功脫離了大家對本田的一些固有印象。
做最運動的本田SUV雖然在定位上,ZR-V緻在看似是一款存在于缤智以及皓影之間的産品,但是實際上它的風格卻與這兩台車大相徑庭。首先在外觀上,ZR-V的有着更為奔放的前臉設計,以往本田車型上常見的粗壯鍍鉻飾條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積的進氣格栅以及更外露更淩厲的線條,讓ZR-V的車頭變得更加的運動化。
雖然說各花入各眼,但是不得不說ZR-V的這套前臉還是比較有新鮮感的。
同樣的,在車身側面部分ZR-V的腰線、車頂線條直到尾部的處理又偏向于使用圓潤的元素,整體造型也偏向于扁平風,再加上較高的窗線,讓整車的運動感顯得更強。
也正是由于低矮的車身造型,18英寸的輪毂在車身側面顯得尤其大,但其實ZR-V的車身尺寸一點都不小,長寬高分别為4568/1840/1611mm,軸距也達到了2655mm,僅僅比皓影稍短。
在本田的“華服”設計理念之下,ZR-V整車給人的感覺是少了一絲本田以往的痞氣,而多了一絲大方得體,如果遮住車标,也許有的人甚至會猜不猜這是一台本田。
拒絕“毛坯”,内飾更精緻除了外觀以外,配置以及内飾方面在以前也是本田被诟病最多的地方,但是此前型格的登場,讓我們看到了本田在造内飾時其實也有精緻的一面,而這次的ZR-V在内飾以及配置部分更是再次刷新了大家對本田的認知。
雖然在布局上,它依舊延續着液晶儀表 中控懸浮式大屏的布局,但是在用料上ZR-V卻要比本田以往的車型都要更為講究一些,在這方面它甚至比售價更高的皓影,乃至是冠道都要做得更優秀。
比如車内采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材料包覆,而在這些材料的表層還塗了一層質感獨特的珠光漆,這也是為什麼ZR-V的車廂在光線的映射下會呈現出迷人的色彩。
另一方面,中控台下方獨特的造型的“鞍座”充滿了肌肉感,同時下方的镂空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儲物空間,這也是我們在在其他本田車型上沒有見過的設計。
而在配置方面,本田這次也是給到了充足的誠意,主動刹車、膝部氣囊、HondaConnect3.0車機、自動LED大燈等配置都屬于全系标配,而在高配車型上,ZR-V還裝備了同級罕見的10氣囊以及12個揚聲器的BOSE音響系統,徹底擺脫了以往本田“配置低”的刻闆形象。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ZR-V是一台我們從未見過的本田。
内比型格更運動更好開?此前我們已經有同事對ZR-V進行過試駕體驗了(點這裡),作為寶馬吹的他對這台車駕駛感受居然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他甚至覺得ZR-V在運動感上要比型格這台轎車來得更爽快。
而廣汽本田對于ZR-V的操控顯然也是相當有自信。一方面,ZR-V本身就是基于型格的平台打造而來,有着非常不錯的操控底子,除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底盤布局以外,就連前副車架都采用了輕量化的鋁合金材料打造。
再加上可變齒輪比轉向系統的加持,不僅能提供細膩的轉向手感,而且還讓ZR-V擁有5.2米的同級最小轉彎半徑。在動力方面,1.5T的發動機能提供182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240牛·米的最大扭矩,配合CVT變速箱,讓ZR-V依舊擁有一套可靠、順手的動力輸出。
在未來,本田還會為ZR-V推出搭載iMMD混合動力系統的車型,不僅能進一步提升ZR-V的競争力,而且還能進一步完善自家的混合動力産品矩陣。如果你是對油耗敏感,而且想要更為酣暢淋漓的駕駛感受,那你不妨可以等一下這台混合動力版的ZR-V。
随着ZR-V的登場,也預示着本田未來在中國市場策略将會迎來一個比較大的轉變,“不賣低配”、“入門即中配”将會是本田後續的一個大方向。
同時,他們也會繼續加大在混合動力、插電混動以及是純電動車型上的投入,未來混合動力也許将會成為這個日系品牌的銷售主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