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覺得疲乏倦怠,好像總也睡不醒?你又是否經常覺得肌肉無力,有時候還心跳加速、腹脹惡心?這很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該補鉀了!
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之一,也被稱為“生命的第一元素”,廣泛分布于肌肉、神經及血液中。人體中的鉀約有150g,但血清中的1g鉀就關系着生死:
◎當血鉀丢失0.3克時,會出現疲乏無力、腹脹、惡心、嘔吐、嗜睡等症狀;
◎當血鉀丢失0.5克時,會出現心肌無力、心髒電活動不穩定等狀況,甚至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心律失常,大大增加猝死風險。
一、血清鉀元素減少全身受傷害
正常情況下,我們體内的血鉀濃度應該是3.5~5.5mmol/L。如果低于3.5mmol/L,即為低血鉀。
低血鉀可以分為3個等級:3.1-3.4mmol/L為輕度;2.5-3.0mmol/L為中度;<2.5mmol/L為重度。
一般來說,輕度低血鉀沒有明顯症狀,但可持續傷害身體。随着血清鉀濃度的降低,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危害可遍布全身。
1、食欲不振、便秘
鉀是神經肌肉系統保持正常性能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缺乏鉀元素,胃腸道的肌肉收縮就會受到影響,從而減緩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可出現腹脹、食欲不振等症狀。
同時,排洩廢物功能也會下降,更易引發便秘。如果症狀進一步加重,甚至會引起腸道麻痹,造成麻痹性腸梗阻,出現肚痛、腹脹、嘔吐、不解大便等症狀。
2、肌肉無力、呼吸困難
正常的鉀離子濃度對神經電信号的傳導具有重要作用。缺乏鉀元素時,可導緻肌肉收縮障礙,出現肌肉無力、抽搐等症。嚴重時,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甚至會導緻完全癱瘓。
人體呼吸也離不開肌肉的配合,一旦鉀元素水平過低,影響膈肌等功能,就容易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窒息,危及生命。
3、血壓、血糖升高
除了大家熟知的鈉元素,鉀元素也有調節人體滲透壓的作用。當體内鈉過多時,鉀元素能夠促進鈉從尿液中排出,并抑制腎素和血管緊張素系統,從而幫助降低血管壓力,控制血壓。因此,缺鉀也可能出現血壓上升。
葡萄糖合成糖原,也需要鉀離子的參與,如果體内血鉀水平較低,還會影響血糖代謝,增加糖尿病風險。
4、心律失常
心髒就像一個泵,将血液推向全身,這個過程離不開鉀元素。
鉀元素水平過低時,可導緻心電紊亂、心律失常,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而心髒不規律收縮,血液難以正常排出,大腦等重要器官就會發生缺血,容易誘發暈倒甚至猝死。
5、尿量增多
腎髒可以通過尿液排出多餘的電解質,起到調節血液中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的作用。如果缺鉀嚴重到一定程度,就會幹擾腎髒功能,引起排尿增加、尿量增多。
而尿量增多,又會導緻排鉀增多,從而加重缺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6、情緒異常
血清素是一種會影響人的胃口、食欲、睡眠、情緒等方面的神經遞質,鉀是它的運輸載體。
缺鉀,容易導緻神經之間血清素傳遞異常,從而可能引發情緒問題。一項研究發現,20%的精神障礙患者有缺鉀的情況。
也有研究表明,對于輕度抑郁患者,當攝入高鉀食物時,他們的情緒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哪些常見因素容易導緻血鉀不足?
如果有上面這些不适症狀,就可能提示身體缺鉀了,應及時就醫做個血液電解質檢查,判斷血鉀水平。可究竟為什麼會缺鉀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鉀攝入不足,我國營養學會認為健康人鉀的适宜攝入量為2000mg/天;要預防慢性病,鉀的建議攝入量是3600mg/天。然而現代人偏食、節食、蔬果吃得少等,很容易造成攝入不足。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鉀的攝入量僅為1616.9mg,遠遠不夠!
二是鉀丢失過多,常見因素如下:
1、攝鹽過多
鉀和鈉可以說是兩種對立元素,鈉元素多時會導緻鉀元素的流失。數據顯示,每天攝入2000mg的鈉就會引起血壓升高,并導緻血液中鉀元素流失。
而有調查發現,我國每天人均攝鈉量就高達約6.8g,遠遠超過了2000mg的量,難免造成鉀元素大量流失。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推薦,每人每天攝鹽量應不超過5g,除了炒菜時少放鹽以外,還要警惕含有“隐形鹽”的食物,比如:鹹菜、火腿、方便面等加工食品;芹菜、茼蒿等自帶鹽分的蔬菜。
2、頻繁嘔吐或腹瀉
嘔吐、腹瀉是生活中的常見不适症狀,這些都會造成鉀元素的丢失。以腹瀉為例:一方面,腹瀉會減少鉀在小腸的吸收;另一方面,腹瀉會促使尿鉀排出增多,也能使結腸分泌鉀的作用加強,從而加重鉀流失。
腹瀉時,鉀流失比平時高10~20倍。若一天排洩物超過1升(一次腹瀉大概250ml,即5次左右),就可能引起低鉀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發生腹瀉時,應注意适當補充電解質,可口服補液鹽或自制糖鹽水(取500ml水,加入4.5g鹽、25g糖,攪拌均勻即可)。當然了,如果病情嚴重,還是應及時就醫。
3、大量出汗
很多人喜歡大汗之後酣暢淋漓的感覺,但汗水中除了水分、鈉離子以外,還容易流失鉀元素。
以一件普通T恤為例:如果汗水打濕到胸口,鉀丢失量大約不到0.1g;如果汗水打濕到肚臍,鉀丢失量約0.15g;如果汗水打濕到整件T恤,鉀丢失量約0.2g。
如果運動後出現肌肉酸軟無力的症狀,除了運動過度,也可能與鉀元素流失過多有關。
4、部分藥物
長期服用一些藥物也會促進鉀的排洩,如:利尿劑(呋塞米、布美他尼、吲達帕胺等)、鹽皮質激素(醛固酮等)與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甲潑尼松、倍他米松等)、水楊酸鹽類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等)。
而像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促血細胞生成藥物可使血漿中的鉀向細胞内轉移,導緻血鉀水平降低。
長期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可以檢測一下血鉀水平,并及時與醫生溝通,看是否需要補充鉀元素。
5、甲亢、糖尿病等疾病
甲亢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會使機體處在高新陳代謝的狀态,進而身體各個系統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細胞膜也會發生變化,使鉀離子大量進入細胞内,導緻低血鉀。
而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血糖高會促進鉀的排洩;另一方面,體内的胰島素和腎上腺素分泌較多,會使鉀從血液中轉移到細胞中,導緻低鉀血症。
此外,腎上腺疾病、腎髒疾病、結腸癌等也容易造成血液中鉀元素減少。
三、正确補充鉀元素,牢記2大原則
我國居民由于普遍鉀元素攝入不足,再加上可能存在多種導緻鉀元素丢失的因素,科學補鉀刻不容緩。
但補鉀也要講究方法,不能盲目補充,以免造成不良後果。比如:盲目服用鉀補充劑,可能造成高鉀血症,引起四肢及口周感覺麻木、肌肉酸痛、心律失常、心肌無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心力衰竭而猝死。
那麼,生活中該如何正确補充鉀元素呢?建議遵循2大原則:
1、食補優先
缺鉀時,雖然可以通過口服藥物或注射針劑來補充,但健康人員更建議适當多吃富含鉀元素的食物,安全又有效。
常見的高鉀食物有:橙子、柚子、西瓜、草莓等水果,菠菜、苋菜、青蒜、大蔥、蠶豆、山藥、蘑菇等蔬菜,以及荞麥面、玉米面、紅薯、豆類等糧食;松子、花生等堅果。
【補鉀好搭檔:酸奶 松子】松子富含鉀元素;酸奶含豐富的益生菌,可以維護菌群平衡,從而減少鉀流失。
2、補鉀先補鎂
缺少鎂元素會影響鉀的吸收,所以保證體内充足的鎂也很重要。一般,每天攝入330mg鎂比較合适。
粗雜糧、堅果、綠葉菜、芹菜葉、蘿蔔纓、西瓜子、榛子等食物都含有較多的鎂元素,日常可适當多吃。
【注意】排尿較少的腎病患者不能随意補鉀,以免補充的鉀元素過多,導緻高鉀血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