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狹隘的人。
對于知識與智慧有着近乎偏執的崇拜。
因此很少會對一個特定的人有長時間的類似于迷戀的喜愛。
總有人更優秀,這個世界不乏強大的頭腦。
其實小張并不算是例外。
時常會看到很多聲音調侃小張的學曆或者知識文化水平,包括他自己也會。
但在我看來知識,文化與智慧的界定并沒有那一紙文憑學曆或者受教育時間那麼狹窄。
就像小張,他沒有高學曆,說不出漂亮話但他在鼓曲,在曲藝,在相聲方面就是拔尖就是高等專業人才。
不會說漂亮話但漂亮事沒少做。
而且很難否認,這些傳統的東西不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
那些拗口晦澀的曲詞沒有吃透其中含義,不明白其社會文化背景怎麼做到共情?
《花為媒》裡大段的服飾描寫,《太平歌詞》裡通篇的曆史典故,《乾坤袋》裡的深謀遠慮,《百山圖》裡的山河恬靜,各類貫口,偶爾從指尖流出的戲曲手勢……
哪一個不需要文化積澱?哪一個不需要思考理解?
我有時候會覺得他像一個承載着古老厚重而神秘的寶匣。
時不時拿出來點兒,最開始驚歎北京小曲好好聽故事好凄美,後來發現京劇好有魅力,評劇也不錯,京韻大鼓太棒了,就連他随口提溜出來的單弦岔曲找來聽也發現是個寶藏……
那些或正式或不經意被他捧上舞台的他的熱愛一次次地驚豔我,一次次地吸引我,一次次地加深我對不管是傳統曲藝也好傳統文化也好,相聲也好的認知。
以前讀《西廂記》隻是在讀個故事,後來發現美的不是故事而是語言。
有時候也一時興起想要學學打鼓什麼的,後來發現學不會。
也曾覺得傳統樂器嘛,都是相通的。真正想要嘗試才知道,裡頭門道太多。任何技能都有其獨特又深奧的魅力。
這或許也就解釋了很多人想不通的一點,喜歡小張的人中不乏在某些領域擁有較高建樹的人。
要知道,越是擁有高成就的人就越難擁有崇拜或者所謂追星這樣的心理。因為他們足夠優秀,他們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他們很少會陷入盲目的跟風陣營。
他們對小張的喜歡,不是所謂的小孩兒漂亮,他看起來好厲害,或者他的經曆好特别,他好堅韌頑強。這些都是附加條件。
真正的内裡或許隻是因為小張夠專業。
他在自己的領域懂的夠多,鑽研的夠深,也不斷在挖掘。
唱小曲兒不隻是撈着那一兩首翻來覆去唱,唱大鼓别人順嘴提一句也能穩穩當當飄飄亮亮地接住,說相聲沒有那一場不在向上品改進……
他有無數打磨好的驚喜給自己的觀衆,他不會讓人覺得就那點兒東西來來回回好無聊。
總說,看雲起,聽雷鳴。
這雲起不是浩浩蕩蕩的晚霞,轟轟烈烈地燒個壯美盛大,然後被暗夜覆蓋。而是輕輕淺淺的絲絲縷縷,浸在月華清輝裡每天都有不同的形狀。
雷鳴也不是轟隆隆的澎湃激昂,而是驚蟄時節喚醒萬物枝桠的溫暖鳴叫。
值得細琢磨,經得深探究,也配得長久且深刻的喜歡。
我依舊是個狹隘的知識崇拜者。
對小張的喜歡也不是例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