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湘潭的朋友圈,藍天、碧水、綠地“三劍客”,牢牢占據座上賓的位置。彩虹、雙彩虹,也不時來湊個趣兒。這些賞心悅目的畫面,記錄着湘潭市民越來越強烈的生态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
這個理由,會不會讓你也愛上湘潭,陶醉其中?
01
頻頻開啟“藍天模式”
湘江北去,登高望遠,眼前俨然一幅“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麗畫卷。
誰能想到,湘潭是一座重工業城市呢?曾經,一個個高聳入雲的煙囪,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深刻折射出湘潭生态環境之困。發展與環保,該如何權衡?
轟轟烈烈的藍天保衛戰給出了答案。
湘潭“氣十條”出台了,從污染減排、機動車尾氣排放、綠色建築工地、道路揚塵等方面加大治霾力度,繪就了一幅保衛藍天的立體作戰圖。
▲航拍下的湘江湘潭段,湘鋼順祥碼頭百舸争流。
镌刻着時代印記的湘鋼,于2019年安排了15個大氣治理項目,目前全部見效。“湘鋼通過這次項目建設,今年上半年減排煙粉塵2815噸、二氧化硫3370噸、氮氧化物483噸。”市生态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湘潭開啟“藍天模式”的日子越來越多。
▲雨後,雙彩虹霸屏
今年1—7月,湘潭城市空氣質量累計優良率為93.0%。其中,3月、6月、7月,空氣質量優良率均達到100%。
02
尋回“遺失的美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域面積相當于8個西湖的水府廟水庫,天晴之時,綠波蕩漾,青山蔥翠。倘若在雨中,又是另一番景緻,薄霧似煙籠青山,細雨如紗罩綠水。
水府廟水庫良好的生态環境,得益于近年來堅持不懈的綜合治理。随着區域内網箱、攔庫、采砂船、釣魚船等設備設施的取締,區域内水質穩定在國家II類标準。
▲水庫居民退出水産養殖,保護水府廟生态環境,種植經濟作物成了居民們緻富新路。
“鵝婆山的柑橘,味道比其他地方更清甜,這裡面既有氣候、土壤等因素,更有這一湖清水的滋潤。”站在水府廟鵝婆山上,背後那一汪清澈的湖水恍若天上瑤池,橘園種植基地負責人萬軍微若有所思。
▲從竹埠港滴水埠村村民許亞代家露台上展望,如畫風光盡收眼底。
與水府廟相隔90公裡的竹埠港,坐落在湘江側畔。這裡曾經是老工業區,聚集着28家重化工企業,每年為湘潭帶來可觀的稅收,也給湘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痛定思痛後,28家重化工企業被拆除關停, “毒瘤”蛻變成為綠色、智慧、宜居、生态的濱江新城。
▲在錳礦地區,樹的種植不僅促進了土地污染治理和生态恢複,還帶動了農業産業化。
在竹埠港完美蛻變的同時,一江之隔的“百年錳都”錳礦地區也正脫胎換骨,涉錳企業全部關停,從千瘡百孔的廢棄地成為生态遊園兩型示範區。
▲湘潭縣紫荊河梅林橋段治理工程。
在碧水保衛戰中,湘潭以省政府“一号重點工程”為抓手,紮實推進三個湘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壓實“河長制”,整治“四亂”,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治理24條黑臭水體,慢慢找回“遺失的美好”。
03
一灣湘江水,兩岸森林城
▲雨湖公園層林盡染。
一灣湘江水,兩岸森林城,最美不過“湘潭綠”。2018年,湘潭一舉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這幅水墨山水畫再添重彩。推窗見綠、出門賞景、起步聞香,森林進城、園林下鄉,城在林中,人在景中。
▲滴水湖公園
猶記2018年3月8日,荪湖公園啟動建設不久。一名工人在清表途中,意外發現四隻黑水雞在原水域上用水草搭巢。“蒲葦裡突然遊出四隻成年黑水雞,除了一身黑得發亮的羽毛,還有黃綠鮮紅相間的嘴特别顯眼。”
▲黑水雞在建設中的荪湖公園水面嬉戲。
為給黑水雞營造一個舒适安全的“家”,經與項目設計單位溝通,建設方決定把原規劃的水體沿岸地被,由矮灌木更改為再立花、千屈菜、荷花、旱傘草等方便黑水雞群體栖息繁殖的植被。同時,從原規劃的80餘畝水域面積中,拿出200平方米為黑水雞壘起一座小島,供它們遊樂栖息。一年後,這群黑水雞繁衍生息到了60多隻。
▲太極拳愛好者聚集在雨湖區白石公園晨練。
君不見,湘潭城區,湘江風光帶全面貫通;5座橋頭公園、碧泉湖公園、百畝湖公園、荪湖公園、滴水湖公園、木魚湖公園、湖湘公園、白石公園、和平公園、菊花塘公園等城市公園點綴在城市之中;安樂社區等40個社區公園,芙蓉大道等11條城市主次幹道綠化提質項目等竣工交付。
▲天氣晴好的時候,市民紛紛攜伴出遊。
“家門口的公園一個接一個地建起來,賞景再也不用去遠方。這樣的湘潭,這樣的生态,令人沉醉。”
對于市民而言,“城在林中藏、市在林中造、水在林中繞、人在林中行”的美好願望正逐漸變為現實。綠色,成為湘潭生态環境最美的底色。
來源:湘潭在線(ID:xtolc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