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感觸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感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1:53:58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收獲勞動之果 品味生活之美

新華社記者

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勞動是夢想的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懷下,廣大勞動者“勞有所得”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改革發展成果惠及越來越多的百姓。

十年間,從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到更加多樣的就業渠道,從不斷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到不斷完善的民生保障,一項項改革紅利給勞動者帶來更多獲得感。

讓創新才智充分湧流

“重視發揮技術工人隊伍作用,使他們的創新才智充分湧流。”——

【故事】

9月5日下午,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輛段檢修車間裡,車輛電工高級技師王超又收到一塊得了“疑難雜症”的主控闆。

參加工作20年,面對屢屢“上新”的問題,王超早就習以為常,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

翻閱資料、查詢網絡、請教專家……兩周後,王超順利畫出詳細的電路圖,邁出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感觸(奔向美好生活收獲勞動之果)1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輛段車輛電工高級技師王超在工作室内與團隊成員讨論電路闆檢修問題(4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回想起工作之初,普速列車車下電源控制闆件故障時有發生、難以修複,而更換一個控制闆件的成本高達數萬元。王超下了苦功夫研究,數月時間内嘗試了600多次,終于攻克了這一難題。

靠着這股鑽勁兒,王超從初出茅廬的學生成長為“王超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帶頭人。工作室每年能得到雲南省人社廳和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各10萬元的經費支持,用于技術攻關和技能人才培養。

得益于技能人才培養,如今王超團隊的實力與日俱增,普速列車電氣配件從硬件故障到軟件故障都能修複,還對上百種動客車電氣配件實現了自主維修。王超說:“以前隻能整個換掉的設備,現在修理調整合格後,可以繼續投入使用。”據昆明車輛段測算,王超團隊每年可以節支降耗1000萬元左右。

2015年,王超被評為“雲嶺首席技師”。此後,他又獲得“鐵路工匠”榮譽稱号、全國鐵路火車頭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

紛至沓來的榮譽讓王超生出了濃濃的職業成就感與獲得感,他不禁感歎:“現在全社會都非常尊重技術人才,對于人才培養也空前重視。”

【數說十年變化】

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中華全國總工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2億人,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超過26%。與此同時,我國不斷加大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力度,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十年來,打破職業發展“天花闆”、增加産業工人在各級各類評選中的名額比例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使得産業工人的地位和待遇進一步提高。此外,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也讓産業工人工作更有勁頭、生活更有奔頭。

讓小店商鋪活力迸發

“高度重視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難題,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

【故事】

刮大白、換燈具……這幾天,在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中國雪鄉”景區經營家庭旅館的劉長富,正忙着維護設施。當下雖然不是雪鄉的旅遊旺季,但也要提前做好準備,為冬季入住的客人提供更為舒适的環境。

20多年前,身為林場工人的劉長富難以想象,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産業體系不斷完善,黑土地冬天随處可見的雪,也能成為日後的緻富源泉。

“中國雪鄉”坐落于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交會處,雪期長達約7個月。可這成就雪鄉的雪,卻是昔日劉長富眼中的“負擔”:“以前交通不便,大雪封山時木材停産,隻能‘貓’在家裡,日子總是過得緊巴巴。”

随着黑龍江省國有林區逐步停伐,不再伐木的林業工人都開始尋求轉型之路。

劉長富抓住契機、轉變觀念,依托“雪”這一自然禀賦,開辦家庭旅館,轉變身份當上經營者。“從手續申報、貸款申請到旅館翻新,旅館開辦過程中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的扶持。”劉長富說。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感觸(奔向美好生活收獲勞動之果)2

遊客在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留影(2021年1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年景好時,旺季期間房間都能住滿,收入十分可觀。”有時,劉長富還會為外地遊客做鍋包肉、地三鮮等東北美食,不僅抓住遊客的胃,更是留住遊客的心,讓他們成為雪鄉的“回頭客”。

一系列幫扶政策使雪鄉的“冷”資源轉換為“熱”産業。如今,雪鄉景區經營主體已超過200家,一家家小店商鋪日益綻放出新的發展活力。

【數說十年變化】

作為數量最多的市場主體,個體工商戶是群衆生活最直接的服務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市場準入、準營、退出制度改革,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業創新活力,市場主體總量曆史性地躍上了1.6億戶,個體工商戶也達到1.1億戶的新台階。

小店商鋪裡藏着事關百姓生計、生活的大賬本。十年來,針對個體工商戶生産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我國接連在稅費減免、金融支持、促進就業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幫扶政策,促進億萬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使其成為促發展、穩就業、保民生重要的經濟基礎。

讓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

“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逐步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進得來、住得下、融得進、能就業、可創業,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故事】

早上7點,山東省濟南市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項目工地上,山東宏麓建設有限公司膩子工組組長李雲和頭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繩,帶領20多名工人,開始一天的忙碌。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感觸(奔向美好生活收獲勞動之果)3

10月2日,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工人李忠文(右)與王應華在昆明鬥南花卉小鎮花卉産業綜合配套服務區項目建設工地施工。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從打零工到當上組長,進城務工20多年後,44歲的李雲和如願在濟南市區買了房、安了家。

李雲和來自山東省濟甯市汶上縣楊店鎮鄭村,中學畢業後,他走出農村來到建築工地。

裝卸工、泥瓦工、膩子工……不怕累又肯吃苦,李雲和跟着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沒多久便上了手。随着手藝越來越好,收入也“水漲船高”:從十年前的每月不到4000元漲到了現在的每月到手1萬元。

“不僅工資大幅增加,打工條件也改善了很多,宿舍陸續配備了空調和食堂。”說着說着,李雲和笑了起來。

近年來,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國家先後圍繞職業培訓、勞動維權、子女入學、住房落戶等出台保障政策,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随着政策“組合拳”落實見效,2020年,李雲和購買了全家第一輛小轎車;2021年,又貸款購買了一套115平方米的商品房。

現在,李雲和一家的小日子越過越幸福。從城裡漂泊到城裡安家,李雲和對這座城市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數說十年變化】

農民工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約2.93億人,同比增長2.4%。其中,外出農民工約1.72億人,同比增長1.3%;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約1.33億人,同比增長1.6%。同期,農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同比增長8.8%。其中,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5013元,同比增長10.2%。

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積極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其就業創業支持政策,維護其勞動保障權益,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農民工。(記者鄒多為、丁怡全、劉赫垚、王志)

編輯:胡碧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