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3-29 14:04:31

下長坡路段有多危險?根據公安部的統計,全國長大下坡危險路段有1026處、總裡程長8852公裡。這些路段截止2018年12月,已經造成2.4萬起以上的交通事故造成6400人死亡,平均每10公裡發生27起,造成7.2人死亡。

這其中最危險的是雲南昆明的一條省道,嵩待線省道77公裡加800米至66公裡加400米段,開通時間是2003年,到2018年15年的時間,在這11.4公裡的長下坡,已經發生了218起交通事故,造成了279人死亡,平均每年有近20人,死于這一路段。為什麼下長坡這麼危險,主要就是因為刹車熱衰減。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1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2

何謂刹車熱衰減?

所謂的刹車熱衰減,是刹車系統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刹車的原理是通過刹車片或者與刹車盤的摩擦,将車輛向前行駛的動能轉化為熱能,但是如果熱量累積的過多,又沒有得到很好的散熱,刹車盤表面的分子排列會變得更加均勻和規則,摩擦力也會随之降低。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3

很多人都知道,鼓刹相比碟刹,刹車熱衰減要更嚴重,因為鼓刹相對來說比較封閉,而碟刹的刹車片是裸露在外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隻有使用鼓刹的大貨車,才會出現刹車熱衰減,家用車不需要擔心刹車熱衰減,但是這個觀念有兩個錯誤之處。

1、碟刹雖然熱衰減的程度要輕一點,但是不代表沒有熱衰減,比如說下方的福特翼博,在經過多次的刹車測試之後,可以看到它的刹車距離明顯延長,甚至有6-7米之多,而在緊急情況下,6-7米可能就能決定生死。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4

2、很多家用車都是使用的鼓刹,比如說大衆的桑塔納、POLO、本田的飛度、大衆的ID.4、雪佛蘭賽歐、雪佛蘭科沃茲、老款的日産途達等等,這些車型都是使用的鼓刹,因此在極端情況下,刹車的熱衰減也要更加明顯。

因此,在這樣的長下坡路段,刹車熱衰減隻有程度之分,如果真的出現了刹車熱衰減,導緻刹車失靈,哪怕是刹車距離延長,在這種一邊是懸崖的公路,都非常危險。

如何避免刹車熱衰減?

很多人開車的習慣就是,D擋走天下,無論什麼路況,都選擇D擋,在日常駕駛的時候,D擋确實已經足夠了,但是遇到這種長下坡的路段,使用D擋并不安全。中東部都沒有這樣的路況,但是雲貴高原地區,經常會出現幾十公裡的長下坡路段。

如果使用D擋,變速箱會傾向于不斷升檔來提升燃油經濟性,所以在下坡的時候速度會越來越快,這時候車主就會使用刹車來控制車速,要麼帶着一點刹車,要麼頻繁點刹,但是這樣做,會帶來刹車熱衰減問題,一旦刹車熱衰減到了臨界值,刹車失靈就可能出現。近幾年,很多山路的小轎車都出現了因為熱衰減導緻的刹車失靈情況,所以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5

那麼自動擋車輛該如何下長坡呢?那就是利用發動機的反拖來控制車速。

有的車輛有M擋,也就是說手動擋,這時候就可以挂到M擋,通過加減檔來控制擋位,盡量讓擋位控制處于低擋位,這樣一來車速會控制在可控的範圍之内,可以減少刹車的使用頻率。

有的車輛有S擋,S擋雖然是運動模式,但是一般是轉速不到紅線區不升檔,因此可以利用S擋挂到低擋位來控制車速。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6

還有的車輛有L擋,L擋是低速模式,無論怎麼踩油門,都不會升到3擋,隻在1擋和2擋間切換,也可以用來控制車速。

當然了,如果你的車,隻有D擋,以上這些擋位都沒有,謹慎慢行,适當在專供停車的車道休息一段時間,讓刹車系統散熱,是比較妥善的駕駛方式。一些新能源的車型,則可以利用動能回收力度,來進行減速。

即使不是出于防止刹車熱衰減的考慮,也推薦大家使用以上的方式去下一些坡度比較大,或者長坡路段,因為這樣下坡,速度非常平穩可控,過彎的時候,也不需要一腳急刹控制車速,大大提升了安全性。有經驗的大車駕駛員,都會利用發動機的反拖來控制車速。

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事故2.4萬起6400人死亡)7

總的來說,即使是家用車,刹車熱衰減這件事,也不可掉以輕心,安全無小事,挂入S/M/L擋僅僅需要1秒鐘,卻能夠大大減少安全隐患,何樂而不為呢?古人雲,“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做好危險的防範工作,要遠比危險到來時候的緊急處理要重要得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